这两天阿里高德地图推出“扫街榜”应用,剑指美团的本地化业务。产品的介绍会,与其说是介绍产品。不如说是做了一场美团APP的痛点解析。以及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可以说火药味十足。
简单地说,就是阿里高德地图认为,目前美团的团购业务,好评多为商家刷出来的。很多的高评商家,都是依靠送礼品、给折扣等方式,与用户换取的好评。使得说很多的好评店家,其实产品和服务一般。而很多物美价廉的商家,却容易因为恶意差评,得不到推荐。导致于很多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实际上是遭受到了APP欺骗。
而 阿里高德地图推出的“扫街榜”,就要真实很多。一方面是 阿里高德地图承诺,永不商业化。一方面是引入芝麻信用作为支撑,评论都会结合用户的信用等级做加权,再以AI风控来做有效识别,过滤掉虚假评价,保证每一条好评都真实可信。
用 阿里高德地图产品介绍会上的标题:“扫街榜”期望能够营造出良币驱逐劣币的健康生态,让消费者因为选择变得简单而敢消费;让好服务被看见、好商家能赚钱!
抛开 阿里高德地图说的“永不商用”先不谈,我想老朋友再看这个发布会的时候,大概会和我有一样的疑惑。引入了芝麻信用,加上AI识别,就能保证好评是真的了?
好像压根谈不上啊,比如说店家依旧可以做活动,邀请用户进行评价。这点来说 阿里高德地图和美团有什么区别么?还是说 阿里高德地图觉得芝麻信用比较高的用户,对于店家以折扣小礼品换取好评这件事,就有了抵抗能力?或者说 阿里高德地图觉得自己的芝麻信用对标的就是“高净值人群”,而高净值人群相比较实际收益,会更侧重于信用评级代表的“社会责任”呢?
我个人觉得,高净值人群并不一定就等于有社会责任。而且本地化消费这块,阿里在长三角,不可能不知道长三角的高净值人群消费,依靠的是介绍,而不是“本地生活APP”。
所以说 阿里高德地图能否解决现在店家评分虚假的问题,我觉得可能关键在那个AI上。也就是阿里的这个AI,到底集成了多少平台的用户数据?如果只是单纯的阿里数据,其实并不会有完整的用户形象。但是如果结合了腾讯的聊天数据,百度的搜索数据,滴滴的出行改数据,B站微博的评论数据等,那么还真可能生成这样一个“信用模型”。
但是我会更好奇,
阿里AI真的能集成这样的数据吗?
想了想好像也不是不可能,如果》真的可以落地。那么阿里确实能做到这种事,并且这个“扫街榜”的背后也不仅仅是阿里而已。所以美团打不过,或者说这次被挂着“叼”而没反应,也就成了能理解的事。
然后聊一下:
阿里高德地图说的 “永不商业”
“永不商业化”,这句话是我觉得最“耍猴”的一句话,但是确实是目前互联网最爱听的一句话。所以这句话的破圈,既是阿里市场部能力的体现,也是现在互联网质量下滑的表现。
首先“扫街榜”不商业化,不代表说本地化生活不商业化。说的简单点,这个不商业化,仅仅说的是不会卖广告。不会说需要商家付钱,才会在高德地图上标识,才会有评论的显示。高德地图会免费接入,甚至会给推荐流量与用户,不会问商家收一分钱,也不会提供商家付费项目。
但是要知道这个 “扫街榜”是基于地图推荐的,说的直接点。他的产品逻辑不是用户以后再榜单上去找自己去哪里,然后看好评判断。而是直接问AI,问AI自己想吃什么,最近好评的店是什么,自己偏好是什么,让AI直接导航带你去。
所以AI才是这款产品的盈利点,而本地化生活的模式,就是美团那套。也就是说上团购商品,然后平台抽成获益。因此产品盈利点,还是来自于AI推荐过去后,用户团购商品的抽佣。
那么问题来了,AI推荐是基于什么逻辑呢?当然,肯定是基于好评,以及用户的各类需求。但是不同的团购品抽佣不同,而AI同步推荐的商户不会超过5家。那么哪5家会获得推荐的资格呢?我觉得这个问题不算是个问题,大家都能想明白。
至于说最终的盈利点,请回顾。这个 “扫街榜”与其说是盯着美团去的,不如说是盯着滴滴去的,盯着大家去的。
毕竟这事难免又会引到两个点,一个是消费回归线下,线下消费将会被带动起来。毕竟阿里高德也好,美团也罢,都是本地到店消费模式。所以冯仑和陆鸣的那个争论,当时说的“猜想”很快就能看到结果。
另一个是电商平台的《平台法》与《价格法》,包括《税制》和《广告规则》的变化,都意味着互联网线上经济进入到了2.0模式。这是公文群6月给大家讲过的反内卷2.0,公文群的群友可以重新回忆一下那期的内容。从那个角度看阿里高德地图这个“扫街榜”,会想起很多有意思的事。
最后一个感叹:
与商业来说无可厚非,阿里是真的很不错。
与个人来说哭笑不得,反内卷的灰色幽默。
而陆鸣和冯仑的争论,下半年该有结果了。
关联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