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落地见效,进一步加强校园法治安全建设,强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9月8日,石楼县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刘迎春带领“橄榄石”未检团队走进南城初级中学,组织开展了一场面向全体教师的法治教育培训座谈会,聚焦学生保护与校园安全治理,推动法治意识深植教育一线。
会上,南城初中校长任海峰就法治副校长制度的政策依据与职能定位进行了介绍。该制度是检察机关延伸司法职能、参与校园治理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加强检校协作,实现犯罪预防与权益保护的双重目标。任海峰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并积极配合法治副校长开展工作,与检察机关紧密携手,共同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营造更加安全、健康的育人环境。
在专题培训环节,未检检察官结合近年来发生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强制报告制度”“入职查询制度”等核心司法保护机制的现实意义与操作要点,强调教师在发现侵害线索、干预不良行为、落实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呼吁教职工切实履行保护责任,共同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
在交流研讨环节,检校双方就学生安全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学校方面介绍了在预防校园欺凌、开展法治教育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包括建立动态摸排机制、引入高校资源参与授课、实施“阳光惩戒”教育方式等。石楼县检察院表示将依托法治副校长机制,协助学校完善防控体系,推动建立重点学生帮扶档案,并对接妇联、团委等部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实现“司法—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保护合力。
刘迎春副检察长在总结中提出三点意见:一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通过个案办理推动类案治理与系统防治;二要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强化教师依法从教意识和保护职责;三要深化部门协同,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实现信息共享、联动响应,共同营造清朗健康的校园环境。
下一步,石楼县检察院将持续深化“法治进校园”工作,聚焦未成年人成长阶段的法治需求与安全痛点,针对性开展防欺凌、防性侵、防网络诈骗等专题法治教育,通过“案例讲解+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的多元化形式,强化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同时,主动加强与学校、家庭、社区的协同联动,构建“司法保护+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的立体化防护网络,切实助推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坚实的司法保障。
来源:石楼检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