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里
有哪些材料?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执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相关规定,主要有履历类材料,自传和思想类材料,考核鉴定类材料,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学术评鉴和教育培训类材料,政审、审计和审核类材料,党、团类材料,表彰奖励类材料,违规违纪违法处理处分类材料、工资、任免、出国和会议代表类材料,以及其他可供组织参考的材料。
流动人事档案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有什么用?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反映流动人员政治面貌、道德品行、学习工作经历、专业素养、工作实绩、遵纪守法以及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情况的历史记录材料,是流动人员参加机关公务员考录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办理政审考察、申报职称评审和核定社保待遇等事项的重要依据。
如何查询自己的档案
存在哪里?
可以登录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http://zwfw.mohrss.gov.cn/)并注册,在“就业创业”板块的“跨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专栏进行查询。目前,该平台支持档案基础信息数据已被上传平台的流动人员在线查询存档情况。
或者致电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进行查询,机构联系方式可在上述平台查询。
入职新公司需要
转移档案吗?
按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规定》和《关于简化优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的通知》相关要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可由户籍所在地或工作所在地的档案管理服务机构管理。鼓励用人单位办理集体委托存档业务,加强档案材料收集。
不转移档案的话,档案材料收集工作难度较大,在个人需要依据档案材料保障相关权益时,难以及时提供相关服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范围包括这些?
(1)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聘用人员的人事档案;
(2)辞职辞退、解除(终止)聘用(劳动)合同、取消录(聘)用、被开除等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人事(劳动)关系的未就业的原机关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军队文职人员的人事档案;
(3)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及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
(4)自费出国(境)留学的高校毕业生及其他因私出国(境)人员的人事档案;
(5)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人事档案;
(6)自由职业或灵活就业人员的人事档案;
(7)其他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反映流动人员政治面貌、道德品行、学习工作经历专业素养、工作实绩、遵纪守法以及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情况的历史记录材料是流动人员参加机关公务员考录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办理政审考察、申报职称评审和核定社保待遇等事项的重要依据。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由
哪些机构保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可由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保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包括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授权的单位。
其他任何未经授权的单位不得开展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严禁个人保管本人或他人人事档案。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如何转递?
流动人员辞职后:
在户籍所在地机构存档的可继续由原机构保管在工作单位所在地机构存档的应及时将档案转递至户籍所在地或新工作单位所在地相关机构保管转档手续需本人(或工作单位专职人员)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窗口办理,也可由本人在相关线上平台办理。
窗口办理时需持存档人员有效身份证件属于单位存档的需携带存档(经办)人员有效身份证件劳动合同或录用手续,单位介绍信等。
流动人员档案
1.档案严禁自行携带转递!
2.个人不可以私自查看本人人事档案!
如需开具相关证明、可向存档机构提出申请,由工作人员查阅后办理相关服务。
注意哦!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包括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设立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授权的单位。
其他任何未经授权的单位不得开展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
严禁个人保管本人或他人的人事档案,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应当提供免费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本公共服务,不得收取档案保管费、查阅费、证明费、转递费等名目的费用!
来源:人事工作者转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源,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