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朋友注意!这些农村常见商品竟违法?别因贪便宜惹上麻烦!
前几天回农村老家,刚进村口就看见王大伯蹲在路边叹气,身边堆着几袋刚买的“特价化肥”。一问才知道,他贪便宜从村口流动摊贩那买了化肥,结果撒到地里,玉米苗不仅没长,反而蔫了一大片。更糟的是,摊贩早就没影了,想找都没处找。后来村支书过来一看,说这化肥是“三无”产品,根本不合规,买这种东西本身就可能涉嫌违法。其实不光是特价化肥,农村大集、小卖部里不少常见的商品,看着便宜实用,实则可能违法,今天就跟农民朋友们好好聊聊,别再因为贪小便宜吃大亏。
这些农村常见商品,看着正常实则违法
很多农民朋友买东西,习惯看“价格”和“用处”,却很少注意是否合规。但实际上,农村集市、流动摊贩里卖的不少东西,早就触碰了法律红线。
第一种是“三无”农资产品。像种子、化肥、农药这些种地必备的东西,最容易出现违法产品。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资产品必须标注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和成分说明,没有这些的“三无”产品,一律不准销售。去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中,查获的“三无”化肥、假种子案件,有68%都发生在农村集市和流动摊贩。比如河南某县查处的假玉米种子,包装上只有“高产玉米种”几个字,没有任何厂家信息,农民种下去后,亩产比正常种子少了300多斤,最后维权都找不到责任人。
第二种是“超标”日用百货。农村小卖部里常见的便宜塑料制品,比如塑料袋、塑料盆,还有低价售卖的一次性筷子、餐具,很多都不符合国家标准。根据《塑料制品禁用限用管理规定》,厚度低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属于超薄塑料袋,早就被禁止生产销售;而不合格的一次性餐具,可能残留荧光增白剂,长期使用对身体有害。去年市场监管总局在农村地区抽检,发现不合格塑料制品的检出率达到23%,大多是小作坊生产的“三无”产品,通过低价流入农村市场。
第三种是“无证”农机配件。现在农村种地离不开农机,像拖拉机的刹车片、收割机的齿轮这些配件,不少农民会图便宜买“副厂件”“无证件”。但根据《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农机配件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并有生产许可证和质量认证。这些无证配件大多是小作坊仿造的,材质不达标,比如农机刹车片可能耐磨度不够,作业时容易出现刹车失灵,去年江苏就发生过一起拖拉机刹车失灵引发的事故,经查就是用了无证刹车片。
为啥这些违法商品,总在农村“扎堆”?
很多农民朋友纳闷,这些违法商品明明不合规,为啥还能在农村常见到?其实主要是“供需双方”和“监管环境”的原因。
从买方来说,“贪便宜”是主要诱因。农民种地、过日子都讲究“精打细算”,比如一袋正规化肥要150元,流动摊贩的“特价化肥”只要100元,不少人就会抱着“试试”的心态购买;还有日用百货,低价塑料袋、餐具比正规产品便宜一半,觉得“反正用着方便,凑活用就行”,很少去想是否合规。
从卖方来说,农村市场“监管盲区”多。流动摊贩打“游击战”,赶集时来、散集后走,没有固定摊位,监管难度大;而一些农村小卖部,老板自己也分不清商品是否合规,觉得“别人能卖,我也能卖”,从批发商那低价进货就上架销售,根本不看资质证件。
还有一个原因是“信息差”。很多农民朋友不知道哪些商品属于违法范畴,比如不清楚“超薄塑料袋不能卖”,也不知道农机配件需要生产许可证,看到别人买、自己有需求,就跟着买,根本没意识到可能违法。
避免踩坑,记住这3个“实用办法”
其实避免买到违法商品,不用花太多精力,记住3个办法,就能有效避坑,还能避免因购买违法商品惹上麻烦。
第一个是“看证件,不买‘三无’”。买农资、农机配件、日用百货时,先看包装上的“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证,缺一不可。比如买种子,要看是否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编号”,包装上是否标注品种名称、适宜种植区域;买化肥,要看成分表是否明确氮、磷、钾含量,生产厂家地址和联系方式是否清晰。没有这些信息的,再便宜也别买,哪怕摊贩说“保证好用”也别信。
第二个是“选渠道,认准‘正规’”。尽量到固定的、有资质的店铺购买:买农资去乡镇的“农资连锁店”“供销社农资部”,这些店铺大多有正规进货渠道,商品质量有保障;买日用百货去乡镇的连锁超市,而不是村口的“夫妻小卖部”;买农机配件去品牌农机的“授权服务站”,虽然价格可能比无证件贵一点,但安全有保障,后续还有售后。
第三个是“留凭证,别怕‘麻烦’”。不管买啥,都要索要购物凭证,比如发票、收据,上面注明商品名称、数量、价格和购买日期。万一买到违法商品,比如化肥用了出问题、农机配件质量不合格,这些凭证就是维权的关键。如果是流动摊贩,没给凭证,记得拍下车牌、摊位照片,方便后续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另外还要提醒大家,发现有人售卖违法商品,比如流动摊贩卖“三无”农资、小卖部卖超薄塑料袋,别觉得“跟自己没关系”,可以拨打12315或12316(农业农村服务热线)举报,既帮自己避坑,也能让这些违法商品少坑人。
农民朋友过日子、种地都不容易,别让“贪便宜”变成“惹麻烦”——买商品时多花1分钟看证件、选正规渠道,看似麻烦,实则是避免后续更大的损失。毕竟不管是农资出问题影响收成,还是不合格商品影响健康,都比省那点钱亏得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