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伊朗和俄罗斯的关系,这几年本来挺铁的,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后,伊朗没少帮俄罗斯忙。伊朗从2022年8月开始,就往俄罗斯送了400多架无人机,还有30万发炮弹和上亿发子弹。
这些东西通过里海航线运过去,美国想拦都拦不住,因为里海是内陆湖,外部势力插不上手。
伊朗这援助可不是小打小闹,那些Shahed-131和Shahed-136型号的无人机,在乌克兰战场上帮俄罗斯打击了不少目标,像是雷达和炮兵阵地。
俄罗斯那边缺弹药,伊朗的炮弹和子弹就成了大礼包。这合作让伊朗、俄罗斯和中国三国看起来像个小团体,常被叫“铁三角”。
伊朗2023年7月4日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组织,这组织的核心就是中俄主导的,伊朗加入后,三国在面对美国压力时更有底气。
可谁想到,2023年7月10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莫斯科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理事会开会时,突然发表了个声明,支持阿联酋对三个岛屿的主权主张。
这三个岛是大通布岛、小通布岛和阿布穆萨岛,都在霍尔木兹海峡里头。岛不大,但位置太关键了,扼住全球石油运输的咽喉,每天有五分之一的石油从这儿过。
伊朗从1971年英国撤军后就控制这些岛,在上面驻军、建设施,还移民过去,强调这是自家领土。阿联酋那边不服,一直说岛是他们的,要求国际法庭介入或双边谈判解决。
俄罗斯这声明一出,直接说支持阿联酋的和平解决方案,通过国际法庭来定争端。这等于在伊朗的主权问题上插了一刀。
伊朗反应可大了,7月12日就把俄罗斯大使召到外交部去,递交抗议信,说俄罗斯没资格评论伊朗的岛屿归属。伊朗外交部官员强调,这些岛是伊朗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任何外部干涉都不行。
伊朗媒体也炸锅了,民众在网上议论纷纷,说俄罗斯这是在背刺盟友。伊朗外交部长阿米尔-阿卜杜拉希扬在国家电视台采访中直言,伊朗的领土完整是底线,俄罗斯如果不收回言论,伊朗就会调整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
他还说,虽然伊朗跟中俄关系好,但外交政策是基于国家利益的,不是铁板一块。如果英国、法国、德国这些西方国家的行动对伊朗有利,伊朗也会合作。这话听着像是在向中俄摊牌,必要时可以转向西方,平衡一下压力。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了。2022年12月,中国在中阿峰会联合声明里也提了类似内容,支持通过谈判解决岛屿争端,当时伊朗就召见中国大使抗议。
伊朗觉得这触碰了敏感神经,因为这些岛的历史争议由来已久,从英国殖民时代就埋下种子。伊朗坚持历史文件证明岛是他们的,阿联酋则说英国撤军前岛是他们的属地。
伊朗这么生气,还因为俄罗斯这举动跟他们的援助形成鲜明对比。伊朗冒着美国制裁的风险帮俄罗斯,结果俄罗斯在关键问题上不挺伊朗,这让伊朗觉得不值。
阿卜杜拉希扬的表态不是随便说说,他是伊朗外交的掌舵人,生于1964年,在德黑兰大学读国际关系,1991年本科毕业,1996年硕士,2007年博士。
他的研究重点在中东外交和伊朗策略上。进外交部后,从基层干起,1997年管伊拉克事务,2007年驻巴林大使,2011年升副部长管阿拉伯和非洲事务。
2021年莱希上台后,他当上外长,推动跟中俄合作,还通过中国斡旋在2023年3月跟沙特恢复关系。
他在联合国发言,反对单边制裁,支持巴勒斯坦,在以色列和美国问题上立场硬朗。他出版过回忆录,强调伊朗外交独立性。
伊朗这立场转变声明,根子在莱希政府的平衡外交政策上。伊朗想在保持中俄关系的同时,不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
阿卜杜拉希扬说,伊朗外交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会跟任何符合利益的国家合作。这话一出,国际上议论纷纷。
西方媒体分析,这可能改变中东格局,因为伊朗如果转向西方,能缓解制裁压力,还能影响俄乌冲突。伊朗继续援助俄罗斯,但这事让伊朗更警觉,外交不能太依赖一方。
俄罗斯那边也意识到惹麻烦了。7月18日,拉夫罗夫打电话给阿卜杜拉希扬,重申俄罗斯尊重伊朗主权和领土完整,没直接道歉,但强调维护友好关系,为未来合作铺路。
这通话缓和了紧张,伊朗媒体报道后,国内情绪稳了点。可没过几个月,2023年12月,俄罗斯又跟阿拉伯国家发类似声明,支持通过谈判解决岛屿争端。
伊朗再次召见俄罗斯外交官,抗议一番,但没升级到断交。两国军事经济合作继续,伊朗的无人机和弹药还通过里海运过去。
这争端历史可追溯到1908年英国占领岛屿时。1971年英国撤军,伊朗海军接管,阿联酋两天后独立,就开始声索。
国际社会呼吁伊朗和阿联酋合作协商,但伊朗坚持岛是核心利益,不让步。俄罗斯支持阿联酋,可能是想拉拢阿拉伯国家,换取他们在其他问题上的支持,比如能源合作。
俄罗斯跟海湾国家关系改善,2023年跟GCC签协议,涉及贸易和安全。但这让伊朗不爽,因为俄罗斯需要伊朗的军援,却在领土上让步。
伊朗的回应也影响了跟中国的关系。中国2022年的声明让伊朗抗议,但中伊合作没断。中国是伊朗石油大买家,帮伊朗绕过制裁。
伊朗外交是务实的,莱希政府强调多边合作,确保国际地位。阿卜杜拉希扬推动的平衡政策,让伊朗在俄乌冲突中不完全一边倒。他访问莫斯科和北京,签能源协议,但也跟欧洲谈核问题。
事件后续,2024年5月19日,阿卜杜拉希扬和莱希总统在东阿塞拜疆省参加大坝仪式后,直升机坠毁,全员遇难。这事震惊伊朗,全国哀悼。
他的继任者阿里-巴盖里继续平衡政策,伊朗跟俄罗斯关系稳住,援助没停。岛屿争端通过外交渠道谈,但没解决。伊朗强调主权不容侵犯,这事提醒大家,国际关系就是利益交换,没永恒朋友。
俄罗斯的举动让伊朗反思联盟可靠性。伊朗帮俄罗斯那么多,在乌克兰战场上那些无人机帮俄罗斯推进,但俄罗斯在岛屿上不挺伊朗,这让伊朗觉得得留一手。
阿卜杜拉希扬的声明就是信号,伊朗外交灵活,能转向西方如果有利。西方制裁伊朗多年,但如果伊朗调整立场,能谈核协议,缓解经济压力。美国和欧洲想拉伊朗,减少对俄援助。
这事也反映中东地缘政治复杂。海湾国家跟俄罗斯走近,因为能源和投资。俄罗斯想在中东立足,对抗西方影响。
但伊朗是俄罗斯在叙利亚和乌克兰的伙伴,这平衡难把握。伊朗的摊牌,让中俄警醒,伊朗不是小弟,有自己的底线。
总的看,这领土争端虽小,但暴露大国间利益冲突。伊朗的回应接地气,就是维护自家利益,不想被盟友坑。俄罗斯后来表态尊重伊朗主权,缓和局面,但信任裂痕在。
伊朗外交会更谨慎,必要时抱西方大腿,这在国际上常见,谁给利益多跟谁走。事件没结束,岛屿争端还会冒泡,但伊朗的立场清楚:领土是红线,外交是工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