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资源丰富,除了有湘、资、沅、澧四大水系外,还有烟波浩渺的洞庭湖。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湖南省一共修建了一万三千多座水库,总库容540多亿立方米,造就了“水库大省”的美称。
在湖南上万座水库中,库容量最大的一座当数湘江支流耒水上游的东江水库。耒水是湘江的第二大支流,全长为453千米,总流域面积为1.2万平方千米,区域内年降水超过1200毫米,年平均径流量近百亿立方米,有着建设大型水库的优越条件。
东江水电站建设史
早在上世纪40年代,东江水库就已经有建设构想,但因条件限制未能实施,仅于1942年先行设立东江水文站,为后续工程积累了宝贵的水文资料。新中国成立后,该项目被重新提上日程。1958年,东江工程在苏联的技术援助下正式动工,但受中苏关系破裂等因素影响,工程在1961年初被迫停工。
这一停便是17年,直至1978年3月,在中国水利电力第八工程局的主持下,工程完全依靠自主技术力量复工。1980年11月实现截流合龙,标志着主体结构取得关键突破;1986年8月下闸蓄水,水库开始成型;次年11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工程开始发挥核心功能;1992年,枢纽工程全面竣工,历时34年的建设画上句号。
建成后的东江大坝将逶迤而来的湘江最大最长的支流耒水上源东江拦腰截断,形成了形成了“一坝锁东江,高峡出平湖”的美景。东江水库湖面面积160多平方公里,岛屿棋布、青峦叠翠,享有“湖南洱海”之美誉。
在水库建造过程中,建设者们克服了地质复杂、技术薄弱、物资短缺等困难,尤其在1980年代自主攻关期间,针对双曲拱坝结构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等难题,创造了多项国内水电技术突破。东江大坝是中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双曲薄壳拱坝,代表当时中国水电工程的顶尖水平。坝高157米,底宽35米,顶宽仅7米,厚高比0.223,坝顶中心弧长438米。1986年蓄水时,其高度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誉为“亚洲第一坝”,后于2016年被超越,退居亚洲第二、世界第三。
水库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控制流域面积达4719平方公里,占耒水流域面积的近4成。正常水位285米时,库容81.2亿立方米,总库容高达91.5亿立方米,相当于洞庭湖的一半水量,占到了湖南现有水库总容量的六分之一,是湖南省最大人工水库。如果遇上洞庭湖的枯水期,东江水库的库容量几乎是洞庭湖的十倍。
这样一座超级水库的工程代价同样不小,淹没区涉及资兴市5.7万亩良田和13.7万亩山地,6.7万居民被迫迁移。除了蓄水,发电是东江水库另一核心功能。厂房安装4台单机容量12.5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3.2亿千瓦时,在夏季,日均最高发电量可达1300万千瓦时,在华中电网主要承担调峰任务。
为避免下游工农业用水受发电调度影响,在其下游9公里处配套建设小东江水电站进行反调节,该站装机容量11.5万千瓦,与大东江电站合计总容量61.5万千瓦。
东江水库的功能远超发电,是集防洪、供水、航运、生态于一体的综合系统。防洪方面,使耒水下游农田免于洪水威胁,并提升京广铁路防洪标准。供水方面,东江湖水质长期保持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是湘粤赣重要的战略水源,可满足百万人口需求。
截至目前,东江水水库累计发电量近400亿度,相当于节约1300万吨标准煤,在供水安全、碳中和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