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一则“2 岁幼童相伴 28 岁母亲遗体数日被发现”的消息冲上热搜,瞬间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
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的一间出租房里,一位年轻的妈妈突然去世,而当时屋里只有她和年仅2岁的儿子。直至几天以后,有附近民工和村民闻到臭味儿,人们才知道这一悲惨消息。2岁的小男孩被民警解救出来,这些天他一直和妈妈的遗体同处一室。
当看到医院急诊室里小男孩乖乖坐在椅子上的身影时,无数网友心疼得泪流成河。当时网友有很多疑问,年轻的妈妈为什么会突然去世?孩子这些天是怎么挺过来的?他靠吃什么活下来的……
随着更多细节的披露,一个挣扎在生活边缘的单亲妈妈形象逐渐清晰。原来,她的人生轨迹充满了艰辛与无奈。
去世的母亲名叫郑雨,据她老家的村民介绍,郑雨的人生从起点就注定坎坷。她的父母均有智力障碍,长期依靠低保生活,郑雨和姐姐自幼由外婆抚养长大。尽管姐妹俩都未受父母智力问题的遗传影响,但原生家庭的困境无疑给她的成长蒙上了阴影。
成年后,郑雨有过三段感情经历,在此过程中也先后生下三个孩子。前两个孩子目前都由男方照顾,她坚持带在身边的是最小的儿子绵绵。
亲属陈林的话道出了郑雨对这个孩子的珍视:"前面的孩子不给她养,她对这个小儿子很看重,说以后要靠小儿子养老。"
据了解,为了争夺小绵绵的抚养权,郑雨曾经以死相威胁才得以如愿。
然而,没有固定收入的郑雨,生活多靠亲戚接济。在社交平台上,她除了分享与绵绵的日常互动,还多次发布打针视频、分享血压、血糖数据。看得出来,她的身体状况早就出现了有问题的信号。
8 月 1 日下午 4 点,她发布了最后一条开四轮电动车的视频,视频里的她或许已经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身心压力。
8 月 5 日,姐姐郑丽最后一次见到郑雨,当时她因身体不适情绪低落,甚至说出 "要去死了" 这样令人不安的话。郑丽坦言,妹妹和家人关系不好,她根本不知道郑雨的具体住处,否则一定会前去探望。
8 月 9 日,亲属陈林接到了郑雨的电话,这也是他们最后的联系。电话中,郑雨让陈林帮忙联系绵绵的父亲阿良把孩子接走,"说自己会死"。这并非郑雨第一次流露轻生念头,陈林心疼她独自抚养孩子的辛苦,劝她好好看病,并答应为她筹钱。可当陈林准备好钱想联系她时,却再也联系不上了。
几天后,周围邻居们隐约听到孩子的哭声,但未曾深究,谁会往那上面想呢?据了解,这一带都是一些老房子,大多是老人在居住。因租金便宜,离镇上也不远,有不少附近工厂打工的外地人在这里租房住。
8 月 17 日白天,一位泥瓦匠在郑雨家附近干活时,多次提到 "怎么这么臭",但嗅觉不灵敏的房主项叔并未在意。直到当晚,因多日联系不上郑雨的朋友前来探望,才发现悲剧已然发生,朋友于是马上报警。
警方赶到时,在这间约 10 平方米的朝南卧室里,弥漫着难以散去的异味。床品铺在地上,生活物品堆在墙边,被褥间散落着果冻等零食和一个疑似被啃咬过的南瓜……
或许正是因为有这些零食以及其它食物,才让2岁的绵绵没有被饿死,终于等到了被发现,被解救的那一刻。
邻居回忆,民警把孩子抱出来时,他上身穿件短袖,下身尿不湿胀得老大,屎尿弄了一身。好心的邻居让妻子给孩子煮了鸡蛋面,又骑车去镇上给他买了新衣服。
8 月 19 日,苍南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确认 2 岁男童经检查身体无碍,已由父亲阿良接回照料,郑雨的死因调查及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中。
8 月 22 日,郑雨被火化下葬。阿良带着绵绵从台州赶回苍南送别,郑雨的二女儿也来了,这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小女孩,一直抱着母亲的照片。当天,阿良在朋友圈发文:"我和孩子送你一程,如果我还在台州,每年的清明带孩子来看你"。
如今,绵绵在台州和父亲阿良一起生活。阿良坦言,自己要抚养 5 个孩子,压力很大,但会坚持把绵绵抚养成人。他此前通过网络与郑雨相识,然后走到一起,但并没有领结婚证。
绵绵出生后,两人之间的矛盾开始变得多起来,吵架拌嘴成了家常便饭,直至感情不和分开。不曾想,在分开一年多后,郑雨就出事儿了,这位曾妥协放弃抚养权的父亲,又重新承担起了抚养责任。
心理专家王怿指出,2 岁孩子处于 "前语言记忆阶段",记忆多来自感官和情绪。也就是说,小绵绵未必能清晰记住 "妈妈去世" 的事情经过,但当时的恐惧、饥饿、遗体气味、黑暗、哭泣得不到回应等感官记忆可能会对他产生心理创伤,通常也会影响未来安全感的建立。
我们无法想象,甚至不敢去想,小绵绵在这几天里到底经历了什么?尤其当夜晚降临的时候,他会是多么的饥饿、恐惧、无助……专家建议应该为孩子做专业心理评估,另外接下来的生活中,尽量通过稳定的抚养环境和及时回应需求来慢慢修复孩子的心理创伤。
当亲属清理郑雨的遗物时,这个 28 岁的年轻生命早已在昏暗的老屋里悄然落幕。她手机里有留存的 8000 多元钱,还是亲戚朋友给她筹集的看病钱。然而,这笔没来得及用的钱,成了她未竟生命的遗憾。
郑雨的悲剧并非孤例,它折射出单亲母亲群体的普遍困境。事情在网上曝光后,就有一些单亲妈妈的留言:假如有一天我猝死了,我的孩子怎么办?真是想想都觉得后怕。
我们同样无法想象,当郑雨在弥留之际,眼看着身边2岁的孩子却又无能为力的时候,她会有多么的不舍与担忧……
郑雨的遭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母亲的挣扎与爱,同时也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如何为脆弱家庭撑起一片保护伞,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笔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养成一种习惯,平时多和独居的亲朋好友们联系联系,形成一种互助网络,这样能有效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我农村老家隔壁住着一位老奶奶,她几乎每天都会出来在街边坐一会儿,跟人聊聊天。若是哪一天没看到她,我父亲就会在晚饭时节去她家里瞅一眼。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就是担心老奶奶生病卧床不起,或是发生不好的事情。
在农村大家都很熟识,这样的有心人不少,但在城市里就不一样了,可能楼上楼下邻居十几年都互相不认识。所以说,如果您有独居的亲戚朋友,没事儿多联系联系,也算是以防万一吧。
郑雨走了,想想她生前生活的艰辛,对她来说或许也是一种解脱。如今小绵绵得到妥善安置,她也可以安息了……
敬请点赞、转发、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