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敢笑话今年放弃985选福耀科技大学的学生。
9 月 7 日,备受关注的福耀科技大学迎来了首批 50 名本科生。
这所由曹德旺发起、王树国担任校长的 “高起点、小而精” 大学,一开学就凭实力 “出圈”:6 女 44 男的新生构成藏着专业特色,1 名学生配 4 名导师的配置刷新教育模式,两人间带阳台的宿舍、1 元一份的土豆丝更是让网友直呼 “这才是神仙大学”。
更关键的是,学生刚入学就被海尔、海信等企业 “盯上”,加上八年制贯通培养、双学位加持,选择这里的学生,简直是 “赢在起跑线上”。
曹德旺、王树国等人与50名新生及家长合影留念。
一、50 人撑起 300 人师资团,1 生 4 导师的 “顶配教育” 太任性
福耀科技大学的 “小而精”,从新生和师资的比例就能看出来 ——50 名新生,背后是 300 多名教职工,其中 15 人是院士,平均 6 个老师围着 1 个学生转。
更贴心的是 “1 生 4 导师” 制度:生涯导师帮规划未来方向,科研导师带做实验项目,企业导师对接行业需求,学业导师盯着课程进度,相当于给每个学生配了 “专属成长天团”。
这和传统大学 “几百人听大课,老师下课找不到” 的模式完全不同。
福耀科技大学将会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大学,是老师和学生共建的大学。
就像福耀科大录取通知书背面写的那句寄语:
“你们不仅仅是学生,也是这个大学形态的创建者,更将会是这个新时代的开拓者、奉献者!”
有学生说,“原本担心民办大学资源差,现在才发现,这里的老师比高中班主任还关注自己”。
曹德旺早就说过,首年 8 亿预算招 50 名学生,就是要 “对标斯坦福”,靠师资和资源把教育做精。
15 名院士不是挂名,而是要带本科生做科研;300 多名老师也不是来 “混日子”,而是要盯着每个学生的成长 —— 这种 “精准投喂” 式教育,难怪 636 分的考生宁愿放弃其他学校,也要来这里。
二、两人间宿舍带阳台,1 元菜管饱,生活成本比高中还低
除了教育资源,福耀科技大学的 “生活福利” 也让其他高校学生羡慕。
新生住的是 50 平米左右的两人间,带密码锁、大阳台和独立卫浴,空调、热水器配齐,比很多大学的研究生宿舍还宽敞。
有学生调侃,“再也不用抢卫生间,阳台还能摆个小书桌,学习休息两不耽误”。
食堂更是 “性价比之王”:小份土豆丝 1 元,素菜 2 元,荤菜 5 元,10 块钱就能吃一顿有肉有菜的正餐。
对比大城市高校动辄二三十元的快餐,这里的学生每月生活费 1000 元就能过得很滋润。
学校还贴心地准备了入学大礼包,从定制 T 恤、护眼台灯,到新疆棉冬被、洗漱套装,甚至连晾衣架、肥皂盒都配齐了,家长基本不用额外花钱买生活用品。
这种 “低成本高质量” 的生活,背后是学校 “非营利性” 的定位。
作为靠基金会和科研成果转化运营的大学,福耀科技大学不用靠收高额学费盈利,学费每年才 5000 多元,宿舍费 1200 元,加上奖学金覆盖广,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安心读书,不用为生活费发愁。
三、八年制贯通 + 双学位,刚入学就被海尔海信 “预定”
最让学生 “赢麻了” 的,是福耀科技大学的培养模式和就业前景。学校实行八年制贯通培养,本科到博士一气呵成,中间不用像传统大学那样 “考研内卷”。
而且学生大二下学期才选专业,前两年先学通识课,既能打牢基础,又能慢慢找到兴趣 —— 毕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车辆工程这些专业,需要先了解清楚再做选择。
更吸引人的是 “双学位 + 境外留学” 福利:大四可以去意大利米兰理工等名校学习,毕业能拿福耀科技大学和境外名校的双学位;继续读硕博,还能拿到牛津、斯坦福等合作高校的学位。
这对想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不仅节省了申请时间,还能省下大笔留学费用,优秀学生甚至能拿到全额奖学金,覆盖所有支出。
最实在的是,学生刚入学就成了企业的 “香饽饽”。
因为福耀科技大学早就和海尔、海信等企业达成合作,共建实验室、开发课程。
企业不仅派导师上课,还会提前 “预定” 优秀学生,毕业直接入职核心技术岗,不用挤破头找工作。
四、曹德旺赠书、王树国承诺,这所大学要培养 “不一样的人才”
开学当天,曹德旺和王树国的举动,也让这所大学充满 “人情味”。
曹德旺给每个学生送了自己的传记《心若菩提》,让大家写读后感,用自己的奋斗经历勉励学生 “自尊自立自律自强”。
王树国则向家长承诺,“会像家人一样呵护孩子,培养他们的意志和胸怀”,还亲自到报到处迎接新生,迎新现场甚至安排了宇树机器人帮忙搬行李。
这背后藏着福耀科技大学的初心:不搞 “批量生产”,要培养 “独一无二的人才”。
就像王树国说的,“按一个标准考核学生的时代过去了”,这里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制定方案 —— 喜欢科研的,跟着院士做项目;想进企业的,提前对接实习;想创业的,学校提供资源支持。
比如有学生对材料科学感兴趣,科研导师已经帮他规划好了,大二进实验室,大三参与福耀玻璃的新材料研发,大四去米兰理工交流,一路朝着 “材料科学家” 的方向努力。
现在很多家长和学生选大学,怕的是 “花了钱学不到东西”“毕业即失业”,而福耀科技大学用 “低学费、高师资、好就业” 打破了这些顾虑。
50 名新生或许只是开始,但这所大学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教育不一定非要 “大而全”,“小而精” 也能培养出顶尖人才。
民办大学不一定只追求盈利,也能成为 “非营利性” 的教育标杆。对那些想靠实力逆袭的学生来说,选择这里,确实是 “赢麻了”。
下面,我们来看下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各学院院长,看完这些院长的介绍,瞬间觉得那50名学生赚大发了。
智造与未来技术学院
运载与智慧交通学院
计算与人工智能学院
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
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
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
文理学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