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身上突然长了一些小疙瘩,中间还有个小肚脐眼?这很可能是一种叫做传染性软疣的皮肤小问题。
一、传染性软疣长啥样?
它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中间有小坑的疙瘩,具体看人群:
- 孩子常见样:多在脖子、肚子、胳膊腿上,疙瘩是粉色或肤色,直径一般比黄豆小(2-5毫米),摸起来有点硬,顶端有个小凹陷,挤的话可能出白色乳酪样东西。
- 成人常见样:如果是性接触传染的,多在下腹部、生殖器周围、大腿内侧;免疫力低的人(比如化疗、感染HIV),可能长在脸上、眼睛周围,疙瘩数量多还可能更大。
- 它通常不疼,但可能会痒,抓了容易扩散,别让孩子(或自己)抓!
二、咋传染的?
- 直接接触:孩子跟患病小伙伴搂抱、摸对方疙瘩;成人和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都可能传上。
- 间接接触:共用毛巾、浴巾、睡衣、搓澡巾;去公共泳池游泳、用公共浴缸,病毒可能粘在这些地方。
- 自己传自己:抓了一个疙瘩,手上沾了病毒,再抓别的地方,就会越长越多(这也是孩子总出新疙瘩的主要原因)。
三、要不要治?
能自己好,但建议早处理,避免扩散。
- 自愈时间:免疫力正常的人,疙瘩一般6个月到2年内会自己消,消了就不传染了。
- 为啥建议治:等着自愈的过程中,疙瘩可能越长越多,还可能传给家人;如果长在隐私部位或脸上,也影响生活和外观,早治能少遭罪。
四、怎么治?
1. 医院常用治法
- 物理处理:最常用刮除术,医生用小工具把疙瘩里的病毒核心刮掉,快且直接;也能用液氮冷冻(冻掉疙瘩)、激光(烧除疙瘩),疼的话会先涂麻药。
- 涂药治疗:适合疙瘩少或怕疼的人,医生会开外用膏,按要求涂几周;如果有感染,会开抗生素药膏。
- 特殊情况:疙瘩长在眼睛周围、数量特别多,或免疫力低的人,医生会转诊皮肤科专科,可能用抗病毒药。
2. 在家护理:重点防扩散、防感染
1. 痒的时候别抓!孩子可以戴手套睡觉,涂炉甘石洗剂止痒;成人也别用手抠,痒了用凉毛巾敷。
2. 遮盖疙瘩:孩子上学、自己去游泳时,用防水创可贴或宽松衣服盖住长疙瘩的地方,避免接触传染。
3. 个人用品分开:自己的毛巾、浴巾、睡衣单独洗,用开水烫后暴晒;别跟家人共用浴缸、搓澡巾。
4. 注意卫生:勤洗手,尤其是摸过疙瘩后;洗澡别搓澡,轻轻冲,洗后用碘伏给破损的疙瘩消毒。
5. 别自己挤疙瘩!挤了容易留疤,还会让病毒扩散。
五、啥时候必须去看医生?
1. 分不清是不是软疣:比如疙瘩又疼又肿、结了痂,或跟其他皮疹(比如湿疹、水痘)分不清。
2. 疙瘩长在危险地方:尤其是眼睛周围,可能引发结膜炎(红眼病),得及时处理。
3. 情况变严重:疙瘩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或抓后感染流脓。
4. 特殊人群:免疫力低的人(比如正在化疗、有HIV),发现疙瘩必须马上就医,避免扩散。
传染性软疣不是大病,只要认对、防住传染、及时处理,很快就能好。尤其家里有孩子的,多留意皮肤情况,早发现早解决,别让小疙瘩变成大麻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