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克里米亚,被德军俘虏的苏军士兵,还受了伤,手上打着绷带。
1942年的克里米亚半岛笼罩在战争的硝烟中,这片连接黑海与亚速海的战略要地成为苏德双方殊死争夺的焦点。当曼施坦因指挥的德国第11集团军以钳形攻势突破苏联克里米亚方面军的防线时,一场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惊人的围歼战在此上演。被俘的苏军士兵们排成长龙,在德军的押送下走向未知的命运,他们的身影成为这场战役最令人心碎的注脚。
克里米亚被德军俘虏的苏军女战士。
这些战俘随后被分批押送至后方。行军途中,德军看守的虐待成为常态。到1942年秋季,刻赤战役中被俘的苏军已有超过半数死亡。
德军对待苏军战俘的残酷有其意识形态根源。纳粹将斯拉夫人视为"劣等民族",早在1941年3月就通过"政委命令"要求就地处决被俘的政治军官。在克里米亚,这条命令被严格执行。第11集团军作战日志记载:"所有被识别出的政委、共产党员和犹太人已被隔离处理。"所谓的"处理"实则是集体枪决。塞瓦斯托波尔陷落后,德军在城郊的马克西姆·高尔基一号炮台附近建立了临时处决场,每天都有数十人被带到这里执行死刑。
这苏军战俘,也真的是够惨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