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东的石油资源大国卡塔尔一直以中东军事强国自居,斥资数上百亿美元打造顶尖空军,其列装的法国“阵风”(配AESA雷达与“流星”导弹)、欧洲“台风”(多用途制空)、美国F-15QA(定制化航电与电子战套件)均为全球顶尖先进的4.5代战机。此外,卡塔尔还构建多层防空网,含可拦截弹道导弹的美国“爱国者”PAC-3、欧洲中程防空的NASAMS,并与美军乌代德基地(驻1万美军,为 美国中央司令部前方总部)的雷达监视系统直连,理论上多哈领空应是中东最难突破的区域之一。
但事实上呢,卡塔尔却未能拦截以色列对多哈的空袭——此次袭击针对哈马斯领导人,最终致哈马斯高层哈利勒·哈亚之子、助手及卡塔尔一名安全人员死亡,哈亚本人幸存。事件引发外界对卡塔尔“串通纵容”或“防御无能”的强烈质疑。
空袭细节与双方回应
以色列此次空袭选在多哈西湾泻湖(驻有使馆与外籍社区),使用精准防区外弹药(疑似空射导弹或滑翔炸弹)。全程卡塔尔战机未紧急起飞,防空系统未发射拦截弹,无任何拦截尝试。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室声明称,这是以色列独立行动,愿承担全部责任,目标是参与加沙停火谈判的哈马斯高层(含哈亚与哈立德·迈沙阿勒)。
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强烈谴责袭击,称其违反国际法、威胁民众安全,已启动最高级别调查,并申明绝不容忍以色列破坏地区安全的行为。
以色列突破防御的可能路径
全球国防界(尤其是购买上述装备的国家)核心疑问是:以色列如何在美军眼皮底下突破多哈防空?其一,以色列有纵深打击传统(如1981年炸伊拉克核反应堆、2007年炸叙利亚核设施),核心装备F-35I隐形战机雷达反射截面极小,可悄无声息投弹;其二,以色列拥有“黛利拉”巡航导弹、“狂暴”空对地导弹等防区外武器,射程150-300公里,无需战机进入卡塔尔领空;其三,以色列擅长电子战与网络压制,可干扰雷达、瘫痪指挥系统,这或解释为何卡塔尔防空未探测威胁;其四,地理上可能借道沙特或海湾空域,甚至用隐形无人机、潜艇发射导弹。
更敏感的是,美军乌代德基地的联合空中作战中心(CAOC)监控整个中东空中动向,若美军知情,卡塔尔或被通报或刻意隐瞒,凸显卡塔尔领空主权争议。
“串通”与“无能”的争议
分析人士分歧严重:一派认为卡塔尔与美军系统深度整合,不可能毫无预警,推测其“默许”——因美以等长期施压卡塔尔与哈马斯断交,卡塔尔或借此次袭击减少国际批评,同时以“主权受损”扮受害者,平衡地缘立场;另一派则认为是以色列技术压制,F-35I与电子战让卡塔尔雷达、指挥系统瘫痪,导致战机无法起飞、防空失灵。
无论哪种情况,卡塔尔数十亿美元的先进装备未发挥作用,其军事可信度严重受损。
防空体系崩塌的连锁影响
此次事件让卡塔尔蒙受战略耻辱:快速反应战机、“爱国者”“NASAMS”均未响应,暴露其依赖进口装备(无自主控制权)、依赖美军体系、指挥链衔接断裂的漏洞。这也给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提了醒——沙特“萨德”、阿联酋“巴拉克”等西方防空系统,或难抵御隐形与电子战攻势。
更广泛来看,事件削弱全球对美制防空系统的信心(类似乌克兰对抗俄军导弹的困境),也破坏卡塔尔“安全外交枢纽”形象,让其调解加沙冲突的中立地位受质疑。
地缘政治余波
对以色列而言,此次空袭展示其打击范围覆盖海湾,威慑哈马斯(使其海外避难所不安全);对美国而言,盟友领空遭袭却无反应,其海湾安全承诺的可靠性受质疑;对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对手,或借此事进一步削弱卡塔尔在GCC的影响力;对伊朗,可借鉴以色列压制美制防空的手段;对卡塔尔,无论“串通”还是“无能”,其安全态势、外交角色都将长期受影响,地区国家或加速寻求中俄土等替代防御伙伴。
【小编毒舌】各位中东的老乡,咱们中国这边的防空系统质优价优,欢迎大家选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