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过:“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人心易浮躁,人性多复杂。
一个人唯有战胜自己的内心,就好像宁静能战胜燥热一样。
如此,修得一颗清净的心,才能回归宽心的一种状态。
现在日子过得快,还事多,人心就容易乱。
学会及时看穿人心,同时把自己的这颗心给安顿好。
接下来的道路,心宽一点,自在一些,慢慢走好。
收住浮动的人心
人心啊,就像一盆水。
如果自己老是端着,一晃荡,摇摇摆摆,那么里面的什么东西都看不清了。
只有把自己这颗心先放稳了,放平了,就像瓶子里的泥沙先沉下去,水自然就清了。
曾国藩有言:“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
其实,人心要想静下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毕竟,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总是纷纷扰扰,甚至时常让人感到疲惫,惆怅,无奈,痛苦。
但是,我们也唯有按捺住自己那颗躁动的心,收住浮动的人心。
如此,才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逐步地靠自己,一点点地创造机遇,提升价值。
到最后,等你有了一定的经验,那么心一旦静下来,外面世界再乱,也跟你没关系了。
因为在这个时候,其实你已经能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养好安静的静心
静心的层次,不是让你啥也不干,而是在收住心之后,知道该怎样发力。
真正的发力,一定是无形的。
这种无形的力量,统统源于心静。
而选择静心,是为了更坚定地前行。
心静的人,就像在打井一样,不断往深处挖,最终挖得够深了才能见到水。
但是呢,如果在挖掘的过程里,人心不静不说,还特别浮躁的话。
那么,那问题就大了去了。
因为自己势必会被外界的纷纷扰扰、是非恩怨,得失成败影响到自己的心态。
于是,看似表面很热闹,很精彩,很得劲,其实都是在瞎折腾。
人到一定年纪就会明白,除了心静地做好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其他都是过眼云烟。
而唯有深层的宁静,才是力量的源泉。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如此说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人啊,把名利看淡了,把心静下来了,志向才能清晰,做法才能正确。
最终,心静下来了,路才能走得长远。
修出豁达的宽心
学会宽心,就是给自己松绑。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烦恼,有很多困扰,有很多痛苦。
当然,不是事本身有多大,而是我们心里把它想得太大了。
那么,我们的内心又是怎样把它想得那么大的呢?
道理也很简单,就是我们的心不够宽阔,不够包容。
于是,你容不下别人,其实就是放不过自己。
《菜根谭》里讲:“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
人活着,真的不要指责别人的小过错,不要揭发别人的隐私,不要记着别人的旧仇。
而是懂得修身养德,修出一颗豁达的宽心,这也是给自己积福。
当我们的心里不记挂这些那些有的没的事,天地自然就宽了。
说白了,所谓的宽心,最终宽的是自己,善待的也是自己。
人这一辈子,不过就是修心的过程。
及时收住心,才能定下来,慢慢静下心,才能稳下去,最后宽了心,才能活得自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