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5号,#盒马告别会员店#的词条冲上热搜。但在一片惋惜中,一条“盒马NB才是真的香”的评论意外刷了屏。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仅仅24天后,盒马NB就搞了个大动作:高调更名为“超盒算NB”,江浙沪17家新店齐开。
这可不是换个名字那么简单,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单飞”大戏。
过去,“盒马”这块金字招牌,其实一直扛着分裂的期待:一边是盒马鲜生辛辛苦苦建立的中高端形象,另一边却是NB“天天低价、件件爆款”的亲民路线。
结果呢?消费者在NB店买了打折鲜奶,可能转头就吐槽“盒马品质不够高级”。用户迷糊,品牌也内耗。
但现在,NB腰杆硬了:试水两年多,狂奔出近300家店,实打实跑通了模型,更成了盒马增长最猛的引擎。新店常常几小时就要补货,熟食烘焙上架即空是常态。
所以,“超盒算NB”这个新名字,不仅是干脆利落地喊出“超级划算”,更是一份“独立宣言”。
这也可以看作盒马,或者说新零售下半场的开篇。为什么?
作为第一个喊出“新零售”的物种,回看盒马这十年,“快”和“多”曾是它的关键词。
2016-2019年,其创始人侯毅因盒马鲜生门店扩张太慢,连试8种新业态,但难免踏入“创新者的窘境”,结果多数一两年就夭折。
2019年初,阿里下达盈利的死命令,盒马不得不踩下急刹车,进入漫长的“瘦身”期。
一场重要的转折发生在2023年初:盒马把处理临期品的邻里和奥莱,整合成“盒马NB事业部”,定位也从“软折扣”转向“硬折扣+社区店”,埋下了今天爆发的种子。
2024年3月侯毅离场,严筱磊接棒。她一锤定音:未来只聚焦两大核心,盒马鲜生和盒马NB。
严筱磊的策略很明确——在新零售下半场,覆盖多少人群、拥有多少业态早已不关键,资源必须砸向已验证的、能跑通的模型。
效果立竿见影:2025财年,盒马首次实现全年盈利,GMV冲上750亿。
但对手也没闲着。就在NB更名隔天,美团“快乐猴”开启杭州首秀,京东折扣超市也在刘强东老家宿迁四店同开。
玩家从不稀缺,但零售的终极战场,大家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凭什么让用户持续为你买单?
盒马用十年探索试错后换来的答案,其实很朴素:商品力。“持续打造新鲜独特商品和孵化爆款的能力,才是用户愿意持续走进盒马、并心甘情愿买单的终极前提。”
如今,摆在“超盒算NB”们面前的,是更广的空间,也是更硬的骨头。当甩开母品牌光环,要在新老玩家的贴身肉搏中杀出血路,并不容易。
这场零售硬仗,恐怕才刚刚打响。你怎么看?评论区见。
扫码链接新浪潮!
*本文由浪潮新消费原创,作者容奇。欢迎加首席交流官白帆微信(fan_062400),围观新浪潮朋友圈,深度交流资源对接, 加入行业创始人社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