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中,那么燃,周末到河南!”或许不会有人想到,看上去默默无闻、老实厚道,甚至有些“土气”的中原大省河南,其实暗中撑起了中国商业世界的半边天。
河南自古就是商业重镇,三商兴盛,商贾云集。当海洋文明推崇贸易、创新与个人英雄主义时,大陆文明的商业逻辑却扎根于土地、传承与群体。蜜雪冰城、胖东来、泡泡玛特,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都有河南的一份功劳。
河南,作为中原文化的核心,其商业精神恰恰是大陆文明的缩影。在追求“长期主义”的今天,河南的商业文化正以独特的韧性,悄然酝酿着何以为“商”的答案。
曾经的河南,离商业世界很远。这是一片在农耕文明时代就有着独特禀赋的土地。黄河奔流带来肥沃黄土,在地势平缓的豫东平原、南阳盆地的沉积下变成适于耕种的土地,从此,这里年年生长着茂盛的黍、麦,世代农耕的村庄聚落里鸡犬相闻。
这样的景象,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今河南省郑州市的裴李岗村出土的大量作物种子、碳化果壳、陶器和纺锤,证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成为了河南这座中原大省的底色。
▌郑州市新村镇出土的石磨盘,裴李岗文化是中原地区发现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也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之一 | ©视觉中国
庄稼的丰收带来持续性的粮食储备和人口增长,最早的一批城市与邦国开始在这里出现,自此开始五千年未间断的文明史。
河南处于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区域。在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独占四个: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如果说中华文明是枝叶葳蕤的参天大树,河洛文化就是其深厚根系,从这里生发出来尧、舜、禹的早期传说,华夏文明的文化脉络,甚至于闽南文化、客家文化,都从此而来,生生不息。
▌商丘市华商文化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中国“商”的起源在河南 | ©视觉中国
与常人想象不同,河南的经商历史也源远流长,甚至汉字中“商”的由来也与河南有着斩不断的联系。因商部落人其开创牛车贸易,“商业”便成为早期以物易物交易活动的指代。商人始祖王亥便是河南商丘人。
▌左图为开封鼓楼,右图为洛阳九洲池紫薇城唐代遗址 | ©视觉中国
到了宋朝,一卷《清明上河图》,则让我们看到河南的另一面。画家张择端极具写实性的画笔,定格下北宋汴京在清明前后的一帧风光。汴河两岸车水马龙,“官舻客艑满淮汴,车驰马聚无闲时”,南来北往的粮食运输、人员往来,都从这里走。街道两边酒旗招摇,茶馆、药铺、粮店一家挨着一家,在这里逛一圈,就能买到最时兴的商品百货。借助隋唐大运河的便利,农业生产的积淀,河南这座农业大省正在酝酿着商业的种子。
▌开封清明上河园,为依照《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1:1的比例复原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 | ©视觉中国
从农业社会走向商业帝国,河南是独一无二的。或许是因为河南与土地的密切联系,信奉“民以食为天”的准则。放眼今天的河南,最出名的一批恰恰是食品产业。
以用料足、肉质好著称的双汇火腿肠就是来自于河南省漯河市。这里走出了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开创了中国肉类第一品牌。
在河南省新郑市,则是走出了一家枣业大亨。“好想你”从一颗红枣出发,把小品类做专做好,成为红枣品牌龙头。“好想你”还根据药食同源的角度出品红枣神茶,获得国家专利。红色喜庆的新疆若羌枣在河南人的包装下,行销全国,成为送礼佳品。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中国首座全景式沉浸戏剧主题公园,景区内项目以黄河文明为创作根基,如百亩良田、非遗里的河南、李家村和火车站等。 | ©视觉中国
从便宜大碗的蜜雪冰城,到小时候最爱的卫龙辣条,再到中央厨房概念下率先火起来的锅圈食汇,这些河南出身的食品品牌陪伴了许多人的童年、少年和长大后的时光。
在这片散发着麦香的土地上,人们最懂如何将食物处理到极致。从小吃着烩面、胡辣汤长大的河南人,认准了“把一粒麦子磨到最细”,从而在黄土地上创造了商业奇迹。
为什么河南的企业这么“中”?或许值得我们再回顾一下这片中原大地的性格。
商业精神和在地文明,往往是不能分割的。在长期与土地打交道的过程中,河南人在作物的生长中习得了最初的经商智慧。小麦一年一熟,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万物有成熟的秩序与规则。如果偃苗助长,往往颗粒无收。
▌从郑州黄河风景区的麦田遥望炎黄二帝雕像,河南作为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和1/4的小麦 | ©视觉中国
这样环境下孕育的商业文化,也自然而然地推崇长期主义。在中国商业版图上,河南企业总能在传统行业里“卷”出极致,甚至让后来者望尘莫及。这种“中原式内卷”的本质,不是跟风竞争,而是长期主义的极致践行。
认准一个行业,深耕几十年,用时间筑起护城河。如河南的白象牌方便面从1997年创办至今,已跻身方便面市场前三名,做成了响亮的民族品牌。
▌黄河旁的麦田风光,黄河奔流带来了肥沃的黄土的一次次沉积,最终变成适于耕种的土地 | ©视觉中国
而总部位于郑州的思念食品,也是从做中国人逢年过节餐桌上必少不了的饺子、汤圆起家,做到了如今每年八亿袋速冻食品的生产规模,把小小面点做出400多个花色品种,年生产能力超过90万吨。这恰似河南人的农耕智慧:不追求昙花一现的风口,而是像侍弄庄稼一样经营企业。
▌一面是商业,一面是农业,河南人在其中早已学会像侍弄庄稼一样经营企业 | ©视觉中国
为了在人才辈出的商界立足,豫商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能将不起眼的一顶假发卖到全球“销冠”,恐怕也只有河南能做到。据统计,全球每十顶假发里,就有一顶来自河南。
明清时期,河南许昌一带就有了去民间收购假发,来做戏剧行头的产业。改革开放后,许昌人抓住本土产业的根基,把假发产业真正做起来。为了提升品质,许昌把假发分成不同档次,精益求精。从最开始的手工制作,到创新工业流水线烘发工艺、网帽工艺,再到拥有自家专利,一步步走来,河南“瑞贝卡”成为国内“假发第一股”。
▌ 所谓历史,也不过是麦子熟了一千次 | ©视觉中国
但是,从农业到商业的转变,也要经历一番阵痛。对于坐拥肥沃黄土和平坦地形的河南来说,只要年复一年勤勤恳恳种地,粮食丰收不是难事。但是商业世界却是风云变幻的,有着激烈的竞争,需要对市场敏感。
善于稳扎稳打的河南企业家,也能使出“神之一手”。泡泡玛特的全球爆火,无疑让人刮目相看。而很难有人想到,泡泡玛特盲盒的灵感源于创始人王宁对于河南随处可见的水浒卡的洞察。而王宁所成长的河南新乡也是中国泥塑之乡。从小浸润在手艺人造型生动的泥塑艺术中,在泥猴、泥人、各种泥塑的小玩意儿的陪伴下长大,新乡的孩子从小对于手办就不陌生。
但是要在商业上更进一步,河南企业家有自己的“卷”法。不断打磨玩具的精细程度和品质,精致手办加上抽盲盒收藏机制,将童年记忆转化为成熟的商业模式,掀起的潮流很快席卷全球。
作为大陆文明的代表,除了扎根黄土,做长久打算,豫商还有一大特质是以人为本。
几乎与河南的农业社会同时出现的,是治理黄河水患的历史。黄河间歇性泛滥,洪水冲毁房屋,摧残庄稼,都需要整个村镇男女老少的人口一齐行动,修葺堤坝,清除淤泥。在如今河南省济源市的五龙口镇,至今仍保留着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从秦始建,至唐称为“秦渠”并大规模开浚,明代为“广济渠”。历朝历代都在五龙口旧渠的基础上疏浚河道,休整河渠。这是河南人的集体记忆。
▌河南洛阳黄河小浪底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 | ©视觉中国
在同一村落里,紧密的熟人社会也让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成为本能。如同河南豫剧《花木兰》中唱道:“邻里相帮是本分,你借我犁我借你秤”;《朝阳沟》中还有经典的“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抱成团”。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集体主义,决定了河南人为人处世的态度。
河南人重视集体,也重视集体中的每一个普通人。或许是世界上最早的国立大学,洛阳的东汉太学,开始推崇“有教无类”的教育平等理念;也或许是生于巩县的诗圣杜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喊,河南的文化底色,始终把人本主义奉为圭臬。生于今河南淅川县的商圣范蠡,曾“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三聚三散,是豫商的经商底气,也是致富后回馈乡里的追求。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内的实景演绎,河南人的生活和审美艺术通过表演的方式传达给每一位游人 | ©视觉中国
另外,在安土重迁的农业社会,人们把信誉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有了口碑,生意自然不会太差;相反,如果投机取巧,以次充好,很快就会流失客源。因此,河南的豫商还培育出了“见利思义”、“义利并举”的性格,把这笔买卖生意做了上千年,延续到今天。
时至今日,从“汉魏故都”河南许昌起家的本土商超胖东来,同样靠着员工幸福指数与消费者口碑,赢得亿万网友自发“朝圣”。河南人懂得搞钱,但更懂得比金钱更重要的是人心。把“讲信誉、重情义”的价值观融入商业逻辑,于豫商文化中对“义利并举”的坚守。在大陆文明孕育的商业文化中,商人不仅是逐利者,更是良善社会的守护者。
▌河南许昌胖东来时代广场,以极佳的服务与优秀的待遇闻名,奠定“用真品换真心”经营基调 | ©视觉中国
同样,那个门口永远排着长队、价格永远感人的蜜雪冰城,也是起家于河南。创始人张红超从一个小冷饮摊起步,把“低价不低质”作为铁律,靠着两元一杯柠檬水的价格攻陷大街小巷,甚至一路开到越南、印尼、澳大利亚,成了全球连锁的平民饮品代表。它用一杯冰鲜柠檬水,让人们认识了郑州的味道。
▌蜜雪冰城郑州总部,一杯冰鲜柠檬水走向世界的河南奇迹 | ©视觉中国
如今国人厨房里常常能看到的十三香,由河南开封市许县人王守义研制。在“科技狠活”添加剂遍地的调味品界,王守义十三香就像其名字一样,守住经商仁义,成为一股清流。这味“国民调料”来自二十多种天然中药材,桂皮、花椒、丁香、胡椒......在古法调配下,研磨成粉,能增加食材的独特香气。
一开始,王守义十三香只是一家小小的家庭工坊,随着口碑越来越好,逐渐做到工业生产规模。后又被评为河南省名牌产品,授予“守信用企业”称号。
▌泡泡玛特,河南多面的商业基因不是凭空诞生,而是依托于当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以人为本”的根本信念 | ©视觉中国
在商业竞争的汪洋中,河南商人懂市场、亲民心、重效率,用最朴素的方式完成最广阔的扩张。
从郑州的都市夜色,到洛阳的汉唐遗梦,从胖东来的人间理想,到蜜雪冰城的草根逆袭,再到泡泡玛特的潮玩王国,这就是河南,传统与现代、务实与进取并存的土地。
“这么中,那么燃”,不仅是一句广告语,更是一种新的河南叙事。这个中原腹地,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世界:搞钱,也可以很有温度,很有文化,很有格局。
编辑/Tasia
文/叶凡
图/视觉中国
设计/Apri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