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预付式消费陷阱防不胜防
芦山县法院审结的这起美容纠纷案
不仅为消费者敲响警钟
更给商家划清了责任红线
案件回放:
朋友圈营销引发的"美丽陷阱"
2024年7月,消费者杨某通过朋友圈得知某美容中心开业活动,先花299元购买体验卡。在工作人员推荐下,又冲动购买了价值3980元的"全脸精雕9部位"套餐,并签署了《面部抗衰系统档案》。但服务后以"效果未达宣传"为由要求退款,遭拒后诉至法院。
法院判决:
证据不足难获支持
合同关系成立
虽无书面合同,但签字确认档案+付费行为构成预付式消费合同。
履约认定关键
商家已按约定完成服务,杨某未能举证存在服务缩水、欺诈等违约行为。
效果认定难题
美容效果属主观体验,无书面约定标准时以行业惯例判定履约情况。
典型意义:
预付消费警示
给消费者的提醒
01
警惕"免费体验"套路,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服务内容、退费规则。
02
勿轻信朋友圈宣传,保存聊天记录、付款凭证等证据。
03
效果争议需及时取证,建议选择分期小额预付。
给商家的警示
01
杜绝"效果承诺"话术,避免使用绝对化宣传用语。
02
建立规范服务流程,完善客户确认签字制度。
03
定期清理过期档案,主动提示合同注意事项。
维权指南
若遇消费纠纷,可拨打12315投诉,或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申请调解。记住:保留合同、付款凭证、沟通记录是维权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