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时,升旗手张威用标准的动作,将红旗展开,抛向空中,冉冉升起。张威也随之火了起来,但是在张威接任之前,可是升旗手张自轩,他也跟着火了。
张自轩在天安门升了12年国旗、7000多次零失误,退役后一头扎进直播间卖起了农产品。
然而却迎来了不少的骂声,那么他到底做了什么?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他用了一句话回应他不后悔。
旗帜的重量
在成为众矢之的以前,张自轩是活在神坛上的人。他是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升旗手,一个把国旗看得比自己命还重要的兵。
为了能稳稳地擎住那面30斤重的旗帜,他每天举着5公斤的哑铃练习挥臂,一练就是上千次,直到胳膊失去知觉。
为了走出标准划一的正步,他绑着十字架纠正身形,一走就是五公里,汗水能把几层衣服都浸透。
这个工作,他可是干了整整十二年。十二年里,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升起了七千多次,每一次,他的动作都像用尺子量过一样精准,没有出过一次差错。
无论骄阳似火,还是大雪漫舞,只要立于庄严的国旗下,即便蚊虫在脸颊肆虐叮咬,他亦能稳如磐石、岿然不动。
这份专注和付出,让他成了无数人心中的“最帅升旗手”,也是后来接任的张威眼里的偶像。
2022年的最后一天,是他最后一次执行升旗任务。当他把手中的国旗交给战友,走下天安门城楼时,这个硬汉一句话没说,眼眶却红了。
他十二年的青春,都融进了那面飘扬的红旗里。对他来说,升旗已经不是一项工作,而是生命的一部分。
找到了新的“战场”
退役之后,依循安排,张自轩返回河北老家。在县里的单位有了一份稳定的事业编制工作。
朝九晚五的工作节奏,体面又安稳,很多人都羡慕不来的工作。可对张自轩来说,日子却过得有点“飘”。习惯了军营里凌晨四点起床、高强度训练的节奏,突然闲下来,他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
他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讲讲军营的故事,偶尔也会在家门口升起一面国旗。起初他只是想简单的记录生活,没想到吸引了不少粉丝。真正改变他想法的,是一次意外。
那年夏天,他老家平乡的水蜜桃熟了,却因为销路不畅,眼看就要烂在地里。当地的干部找到他,希望他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帮忙。
张自轩当时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了人生第一场助农直播。
没想到,一个小时就卖出了七千多单。那一刻,他看着后台不断跳动的数字,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原来自己换个方式,也能为老百姓办实事。
这种踏实感,瞬间填补了他内心的那份空虚。他意识到,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战场”,也有了新的目标。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辞掉铁饭碗,专职做助农主播。他说,军人退役,并不是使命的结束,而是换个阵地继续为人民服务。
用行动代替辩解
这个决定,瞬间把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质疑和谩骂声铺天盖地而来。
“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非要当网红,想钱想疯了吧?”“穿着军装直播,不就是在消费情怀吗?”“打着助农的旗号,最后还不是自己赚钱?”曾经那个神圣的“升旗手”形象,在一些人眼里,似乎沾染了铜臭味。
面对这些声音,张自轩没有在网上跟人争辩。他选择了用行动来回应。他背上行囊,开始了全国助农的旅程。
他去了云南红河,帮那里的农民卖梯田红米;他跑到海南三亚,推介当地的热带水果;他也深入湖北秭归,为那里的橙子打开销路。
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先花几天时间跟农民们同吃同住,跑到田里地里,亲自了解这些农产品是怎么种出来的,背后有什么故事。
在他的直播间里,听不到声嘶力竭的“秒杀”和“清仓”,他只是朴实地告诉大家:“这是老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东西好,值得买。”
有一场直播,他一个人连着讲了两个小时,嗓子都哑了,最终卖出了一万五千多单,直接把当地的物流都给干“瘫痪”了。下播后,他累得瘫在椅子上,脸上却带着笑,因为他又帮乡亲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有人问他,面对那么多骂声,有没有后悔过当初辞职的决定。他只是淡淡地说了六个字:“问心无愧,坚持初心。”
他有自己的信仰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张自轩的选择。他们看到,他并没有利用自己的身份去博取同情,也没有靠着情怀去煽动消费。
他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发光发热。他身上的那股子兵味儿,体现在了做事的较真和负责上。在山里直播的信号不好,他经常会一个人在田埂上坐到半夜,反复测试网络,只为第二天能顺利开播。
他的坚持,也让很多人受到了影响。一些退伍的战友看到他的视频后,也开始思考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有大学生给他留言,说看了他的故事,坚定了毕业后回乡发展的决心。而那些受他帮助的农民,更是把他当成了自家的亲人,是他们眼里的“希望”。
除了助农,他还经常走进学校,给孩子们讲国旗的故事,手把手教他们标准的升旗姿势。在他账号中,最近一期的就是教孩子们收旗的标准。
当孩子们围着他,满眼崇拜地听他讲起在天安门的经历时,张自轩的身上,升旗手和助农主播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身份,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他不再只是那个仰望国旗的人,更成了一个将信仰播撒在土地上的人。
当被问及“为什么总把升旗的故事挂在嘴边,是不是在博眼球”时,他这样回应:“每一次的爱国主义教育,都是我的骄傲。因为少年强则国强,这一份责任是刻在他骨子里的。”
结语
或许,对张自轩而言,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站在多高的地方,而在于能为脚下的土地做些什么。在天安门,他升起的是国家的荣耀;在田野间,他升起的是农民的希望。
自己做的决定,想必他不会后悔。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