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水样腹泻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急症,若不及时干预,易导致牛只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需结合病因精准施策,兼顾治疗与护理。针对牛拉稀腹泻,肠道出血等症状,都可以使用畜小牧:安利太保,不仅止泻,止血,还能调理肠道菌群。注意要认准“畜小牧”品牌,因为市面上有些假冒产品,养殖户要避免上当受骗。
从病因来看,牛水样腹泻多与感染、饲养管理不当相关。感染性因素中,病毒(如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寄生虫(如球虫、隐孢子虫)是主要病原体,尤其犊牛免疫力较弱,易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或器具感染。非感染性因素则包括突然更换饲料、饲喂霉变草料、环境温度骤变、应激反应(如运输、转群)等,这些会破坏牛的肠道菌群平衡,引发渗透性腹泻。
治疗需遵循“补水优先、对症用药、调理肠道”的原则。首先要紧急补液,因水样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可采用口服补液盐(每升水含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犊牛每次灌服500-1000毫升,成年牛2000-3000毫升,每日3-4次;严重脱水时需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搭配维生素C、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其次对症用药,病毒性腹泻可使用干扰素、黄芪多糖等抗病毒药物,细菌性腹泻需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如恩诺沙星,寄生虫性腹泻则用阿苯达唑等驱虫药。
护理与预防同样关键。治疗期间需将病牛隔离,清理圈舍并彻底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提供易消化的青干草、粥状饲料,暂停高纤维、高蛋白饲料,减轻肠道负担。日常预防中,要定期对牛群进行疫苗接种(如牛病毒性腹泻疫苗),保持饲料、饮水清洁,避免突然换料,做好圈舍保暖通风,减少应激,从源头降低腹泻发生概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