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总统普京的阿拉斯加会谈,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尽管外界一直传言,特朗普即将牵头美俄乌三国峰会,但到目前为止,具体的日期依旧未能确定,这给了外界诸多的遐想空间。
而对于如何监督俄乌停火的有效性,特朗普与欧洲方面商讨出了一个新的方案,结果引发了俄罗斯方面的激烈回应,和平的希望,似乎开始变得渺茫了起来。
普京不同意欧洲和平方案?
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称,在9月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牵头举行了关于入乌维和的“意愿联盟”会议,美国总统特朗普以线上的方式参加会晤。而在会后的记者会当中,马克龙表示,已经有26个国家同意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并且派遣一支陆海空组成的特遣部队入乌,只待俄乌双方实现停火。不过马克龙也发表了一番“免责声明”,强调这支部队“无意与俄罗斯开战”。
但作为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却不怎么想,在9月5日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所举办的一场经济论坛当中,普京表示,如果有外国的军事部队被部署在乌克兰,特别是在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进行期间”,那么它们都会被视作是俄军的“合法打击目标”。
这一番表态几乎是直接否认了欧洲方面所提出的“维和部队”方案,也昭示着美俄双方在实现和平一事上,存在巨大的分歧,因为对于俄罗斯而言,若北约国家的部队进入俄乌缓冲地带,那么乌克兰自身反而会失去“缓冲意义”,俄罗斯将又一次在事实上与北约国家接壤,乌克兰也等同于是北约组织的“准成员国”,这将给俄军带来巨大的战备压力。
俄乌冲突未来在何方?
实际上,单纯从西方国家给出的和平方案上,我们就能明显看出,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完全忽视了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的安全关切,仿佛俄罗斯已经在乌克兰“战败”,所以在合同的条件上全面由西方国家所主导。但这显然是一个错误认知,俄军虽然在前线进展极其缓慢,但这种“日拱一卒”的打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乌克兰的有生力量和北约的装备库存,若是继续打下去,俄军并非没有胜算。
因此,俄乌能不能实现和平,很大程度上不在于普京怎么想,又或者特朗普怎么想,而是在于西方国家能不能真正理解俄罗斯的安全关切,能不能换位思考,明白俄罗斯真正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一股脑地给俄罗斯扣上一个“侵吞领土”的大帽子。
当然了,仅是这一点,对于目前已经陷入政治极化的西欧来说相当困难,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俄乌冲突或许会成为另外一场发生在东欧的“两伊战争”。
文章部分信息来源:观察者网:马克龙:26国将“在停火或和平协议框架下”,向乌克兰部署军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