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9日晚上,西安的体育场内,中国男足U23用一场0-0逼平澳大利亚,稳稳拿到了明年U23亚洲杯正赛的门票。这场“打平就出线”的关键战,没有进球却全程绷紧神经——为啥一场平局能让球迷松口气,又藏着忍不住揪心的隐忧?
这场较量从第一分钟就透着紧张。澳大利亚后场解围出现失误,拜合拉木像扑向猎物的猎豹般断下皮球,横传的瞬间却差了半拍,皮球擦着王钰栋的脚尖滚过,全场刚响起的欢呼瞬间落了下去。之后的比赛,澳大利亚牢牢把控球率压在60%以上,球员频频尝试边路突破和中路渗透,可中国队的密集防守像织了张网,边后卫卡位精准,中场球员及时回追协防,没给对手太多真正靠近禁区的机会。
整个上半场,中国队的思路特别明确:把防守放在第一位。球员们不惧和澳大利亚球员拼身体,哪怕被撞倒也立刻起身回防,进攻端却没太多亮点——王钰栋和拜合拉木的双前锋组合,虽然靠着高压逼抢消耗了对方后卫的体能,可每次拿到球要么被对方断下,要么传球找不到队友,进攻端像是少了点“章法”。下半场局势没太大变化,中国队继续用严密防守限制对手,最终0-0的比分保持到终场,顺利以小组第二的身份出线。
![]()
赛后第一个好消息,要算主教练的战术和球员的执行完全合拍。这场球没走“冒进进攻”的路子,反而把“不丢球”当成核心目标,澳大利亚全场那么高的控球率,却连一次真正威胁球门的射门都没太多,不是传中被顶飞,就是远射偏出底线。球员们把战术板上的防守要求落到了每一次跑位里,没有擅自前压,也没有漏人失误,这种“听话又能扛”的表现,比赢球更显成熟。
第二个好消息更实在:中国队不用再看其他小组的脸色了。前两轮比赛,中国队2-1险胜东帝汶、10-0大胜北马里亚纳群岛,已经积6分锁定小组前二,只是落后澳大利亚9个净胜球暂居第二。这场逼平后,中国队积分涨到7分,净胜球达到11个,直接确定成为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二,不用再熬夜刷其他小组的赛果,也不用指望“半个亚洲帮忙”,这种靠自己挣来的主动权,比任何好运气都靠谱。
![]()
可高兴劲儿还没过去,一个坏消息就摆到了面前:王钰栋和拜合拉木这对前锋,碰到强队就没了“锋芒”。前两场面对东帝汶、北马里亚纳群岛时,两人能靠速度和跑位找到射门机会,可碰到澳大利亚身体强壮、防守严密的后卫,既没法靠个人突破撕开防线,也没法在小范围内转身调整射门。要么拿球后被对方后卫轻松断下,要么传球时没算准队友跑位,整场比赛下来,进攻端几乎没给澳大利亚门将造成压力——这不是临时状态不好,而是面对硬仗时“硬解能力”的短板,就像平时练的是“顺风球技巧”,碰到“逆风局”就少了点能“一锤定音”的本事。
其实这场平局还藏着两个容易被忽略的点。一是“打平就出线”的魔咒终于被打破了。过去很多年轻队伍碰到这种局面,要么想赢怕输导致失误,要么防守漏人被对手偷袭,可这次中国队能稳住心态,不冒进不慌张,说明教练组不仅练了战术,更做足了心理建设,这种心态上的进步,对年轻队伍来说比技术提升更珍贵。二是进攻端的“依赖症”得赶紧治。前两场靠对手实力弱刷了不少净胜球,可到了真正的硬仗,进攻端就没了头绪,既没有能突破的点,也没有能组织的核心。明年正赛的对手只会更强,靠防守能保下限,想走得远,进攻端的“造血能力”必须补上。
![]()
这场0-0的平局,是一张合格的出线门票,更是一份清醒剂。好消息证明这支队伍能扛住压力、执行战术,坏消息提醒我们进攻端还有明显短板。明年踏上U23亚洲杯正赛赛场时,没有弱旅会给你“练手”的机会,想要不只是“参与”而是“竞争”,防守要稳住,进攻更得跟上。这支年轻的队伍刚跨过一道坎,后面的路,还得攻守两端一起硬起来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