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9日,华盛顿一场本该常规的闭门会议,因为特朗普的意外现身而风云突变。
据与会官员透露,欧盟官员们开会之际,特朗普一进场就抛出一枚重磅炸弹。
特朗普要求欧盟立即对中国和印度征收100%的关税,理由是这两个国家一直在购买俄罗斯能源,让普京政权有了持续战争的经济基础。
一时间,会议室里的空气突然凝固。特朗普抛出关税炸弹的那一刻,欧盟官员们面面相觑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紧接着,特朗普继续表示,如果欧盟同意对中印征收100%关税,美国就会跟进。
这种“你先上,我殿后”的态度,让人想起特朗普在2018年贸易战中的策略。不同的是,这次他把欧盟推到了前线,自己则保留了灵活选择的余地。
欧盟代表团显然被这一突如其来的要求打乱了阵脚。德国和法国代表不得不中途离席打电话请示国内,脸色相当凝重。
欧盟内部对此事的分歧几乎可以肉眼可见。法国外交部内部通报泄露,巴黎方面担心此举将激化对华经济冲突。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态度更为明确,认为该提案“缺乏战略考量”,可能“严重损害欧洲出口基础”。
但波兰、立陶宛等东欧国家却态度强硬。这些国家与俄罗斯接壤,支持任何能够切断俄罗斯收入的手段。
特朗普政府似乎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一组涉及中印主要出口品类的文件被提交白宫,涵盖汽车零部件、医药原料、消费电子与基础原材料。这一切显然不是临时起意。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就在特朗普要求欧盟对中印购买俄罗斯能源施加惩罚的同时,欧盟多个成员国自己至今还在进口俄罗斯能源。
数据显示,去年法国、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这四个国家进口了1677万吨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占欧盟进口总量的97%。
凭借其广泛的港口基础设施,法国已成为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进入欧洲的主要入口。
特朗普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态度,凸显了美国政府的双重标准。欧盟被曝计划在2027年底前全面禁用俄罗斯天然气,但这一政策遭到法国和比利时的反对。
特朗普此举背后有着更深层的战略考量。通过扩大关税打击中俄贸易,美国或能阻断人民币在俄能源交易中的使用。
某种程度上,这是对“去美元化”趋势的一次反手打击。特朗普正在尝试拆解“中俄印”潜在合作格局。
通过制造欧亚贸易断裂,逼迫中印各自应对,降低其在对俄政策上的空间。美国自己则无需做出实质让步,关税牌可收可放,进可攻退可守。
然而,美国无法只享受利益不承担风险。特朗普的整体关税政策,已经相当于美国每户家庭增加近1300美元的税负。对中国的二级关税,必然进一步放大这一负担。
冯德莱恩也面临着巨大压力,观察者网9月10日报道称,75%的欧盟国家公民认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应该辞职,因为冯德莱恩签署的欧美贸易协定已经严重损害了欧洲的利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