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死不起了?撒个骨灰费用上万,还得排队等一年,为什么这么特殊?

0
分享至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中,对于逝去的人都讲究入土为安,可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安葬方式也发生改变,土葬再也不是单一选择。

只是没有想到,有这样的一种安葬方式,不仅需要花费上万元,甚至还需要排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究竟是怎么的安葬方式呢?





中国人历来重视身后事,落叶归根、入土为安是深植于文化心理的传统观念。土葬作为延续千年的主流殡葬方式,不仅是一种安葬形式,更被视为对逝者的尊重和纪念。

随着人口增多、城市化进程加快,可用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传统土葬方式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在大城市,墓地资源紧张导致价格水涨船高。



一块普通墓地的价格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还不包括后续管理维护费用。

于是,一些市民开始寻找替代方案。在偏远或房价较低的区域购买小户型住房,专门用于安置亲属骨灰,这类房屋被民间称为骨灰房。



这种现象在一二线城市并不少见,甚至出现了一栋楼里住的人没有住的逝者多的说法。尽管这种做法实属无奈,但从法律与社会规范角度来看,并不符合公序良俗。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更环保、更节约资源的生态葬法逐渐进入大众视野。那么,除了骨灰房,还有没有更体面也更可持续的选择?





海葬,顾名思义,是将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种殡葬方式。但它并不是简单地把骨灰扬入海中,而是有一套规范流程和环保要求。

通常,海葬需使用可降解容器盛放骨灰,将其沉入指定海域,并在24小时内自然溶解,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近年来,选择海葬的人数显著上升。这一变化既与政府倡导有关,也反映出人们殡葬观念的逐步转变。为鼓励生态葬,多地推出了海葬补贴政策。

2023年,福州市就出现了对海葬居民家庭奖补3000元的话题,大连市计划建设海葬纪念广场,沈阳市户籍居民甚至可享受免费海葬服务并领取补贴。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也提高了公众对海葬的接受度。

但海葬之所以特殊,还不止于此。由于海域使用受到严格管制,海葬活动必须由具备资质的殡葬服务机构向生态环境部门申请许可后方能进行。



个人擅自进行海葬属于违法行为。正是这种规范性与环保性,使海葬成为一项需要预约和排队的殡葬服务。既然海葬这么受欢迎,那实际执行起来又是怎样的情况?



尽管海葬被誉为绿色、经济的殡葬选择,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排队长、费用高的问题。目前海葬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集体公益海葬和私人订制海葬。

集体海葬多由政府或非营利机构组织,收费较低甚至免费,但等待时间较长。北京市的集体海葬目前排期已至2025年,且通常只面向本地户籍居民。



外地家属如需参加,还需支付每人380元的乘船费用。类似情况在其他大城市也同样存在。如果不想等待,也可以选择私人订制海葬服务,但费用明显更高。

根据多家殡葬服务公司报价,独立海葬套餐价格从3800元到13800元不等。差别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上,是否包含专车接送、船只类型、参与人数上限、告别仪式设计等。



高价套餐通常还可提供一对一协助、线上祭祀平台等附加服务。海葬排队现象的背后,其实是公共服务资源与民众需求之间的暂时性失衡。

随着环保理念普及和政策鼓励,近几年选择海葬的家庭快速增长,但相应的船次、海域使用时段及服务机构数量尚未完全同步增长,导致需大于供。



海葬受季节与天气影响较大,通常每年可开展的时间窗口有限,尤其在北方沿海城市,冬季几乎无法出海,这也加剧了排队情况。海葬的高费用其实是一种市场化选择。

集体海葬本身具有公益属性,价格低廉甚至免费,但容量有限;而定制海葬则提供了更多个性化、有仪式感的服务,满足部分家庭的情感需求,价格也因此分层。



不难看出,海葬虽然在理念上提倡回归自然,但在现实中仍是一种需要规划与预算的殡葬选择。

排队现象反映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平衡,也说明越来越多家庭开始接受这种新型安葬方式。除了海葬还有怎样的新型安葬方式呢?





海葬的兴起不仅仅是一个殡葬方式的变化,更是一种社会观念与文明进程的折射。从入土为安到入海为安,中国人对待生命终点的态度正在变得更加多元、开放和环保。

这一转变离不开政策引导。



自2016年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以来,各地陆续推出树葬、花坛葬、草坪葬、海葬等多种生态葬法,并配套补贴措施加以推广。

以北京为例,自1994年首次举办集体海葬以来,截至2023年,已有超过3.4万名逝者选择魂归大海。天津、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也陆续建立海葬纪念设施,推出常态化的集体海葬服务。



公众接受度的提升也是关键。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和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开始认同“厚养薄葬”的观念。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不占用土地、不影响环境的安葬方式,让告别变得简单而有意义。数据表明,近三年来全国选择生态安葬的比例逐年上升,虽然总体占比仍不高,但增长势头明显。



当然,生态葬的推广仍面临一些现实挑战。

除了服务供给不足、排队时间长的問題,传统保留骨灰、立碑纪念的观念仍深入人心,尤其在一些地方习俗浓厚的地区,生态葬的接受度仍有待提高。



此外,不同地区之间的政策差异、服务标准不统一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葬的普及效率。

但长远来看,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土地资源持续稀缺,生态葬无疑将成为未来殡葬改革的重要方向。



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意识到,纪念逝者真正重要的是心中的怀念,而非物质的堆砌。海葬、树葬等生态葬法不仅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也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对生命更好的尊重与告别。



海葬,作为一种节地生态的安葬方式,不仅回应了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问题,也体现了社会文明与环保意识的提升。从死不起的无奈,到舍得撒的释然,背后是中国殡葬文化正在经历的静默转型。

尽管目前海葬仍面临排队时间长、服务价格分化等现象,但我们也能看到,从政府到社会,都在积极推动生态葬的普及与服务优化。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全国选择生态安葬的比例已增长至3.2%,北京、天津等多地海葬数量也呈显著上升趋势。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纪念逝者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而不必拘泥于形式与物质。



生命的尽头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存在的开始。无论是回归山林,还是融入大海,每一种方式都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告别。

也许在未来,随着观念持续转变与服务不断成熟,海葬不再特殊,而是成为一种平常而自然的选择。到那时,我们或许能更从容地说,死亡不是终结,而是另一种开始。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曹德旺官司输掉后,怒斥审判长:你私下收了200万,以为我不知道?

曹德旺官司输掉后,怒斥审判长:你私下收了200万,以为我不知道?

萧竹轻语
2025-09-11 16:45:37
局长敛财百万,办案人员:龌龊、不堪入目

局长敛财百万,办案人员:龌龊、不堪入目

拾点先生
2023-09-18 20:52:32
上海外环外房价:为何跌势可能持续?

上海外环外房价:为何跌势可能持续?

说故事的阿袭
2025-09-17 06:57:56
不止反隐身!美媒推测空警-700已服役,电子战技能更棘手

不止反隐身!美媒推测空警-700已服役,电子战技能更棘手

杨风
2025-09-15 22:03:02
iOS 26“液态玻璃”设计翻车 被嘲图标太大 像老年机界面

iOS 26“液态玻璃”设计翻车 被嘲图标太大 像老年机界面

手机中国
2025-09-16 16:10:09
领表第二天,张亚中发出怒吼,马英九振臂一呼,馆长选择对了!

领表第二天,张亚中发出怒吼,马英九振臂一呼,馆长选择对了!

科普100克克
2025-09-16 17:49:41
20岁居莱尔被断球后的反应遭批,球迷:放在巴萨连替补都踢不上

20岁居莱尔被断球后的反应遭批,球迷:放在巴萨连替补都踢不上

侧身凌空斩
2025-09-17 06:37:38
我发现了罗永浩吵架没输过的秘诀

我发现了罗永浩吵架没输过的秘诀

亮见
2025-09-16 14:48:17
小米YU7卖车日记,从一车难求到如今血亏,小米也不保值了?

小米YU7卖车日记,从一车难求到如今血亏,小米也不保值了?

汽车天涯
2025-09-17 10:28:02
中国女篮大换血引爆热议 李梦等6老将缺席宫鲁鸣底气够吗

中国女篮大换血引爆热议 李梦等6老将缺席宫鲁鸣底气够吗

恨透誓言
2025-09-17 09:30:48
江苏痴情女子卖房救重病男友,前后花了47万,竟发现他没病还已婚有娃!法院判了

江苏痴情女子卖房救重病男友,前后花了47万,竟发现他没病还已婚有娃!法院判了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9-16 11:06:01
不后悔!巴黎高层披露送走多纳鲁马的真正原因

不后悔!巴黎高层披露送走多纳鲁马的真正原因

星耀国际足坛
2025-09-16 13:42:06
奥运冠军刘子歌:27岁嫁给50岁教练,父母缺席婚礼,如今怎么样了

奥运冠军刘子歌:27岁嫁给50岁教练,父母缺席婚礼,如今怎么样了

芳芳历史烩
2025-09-03 12:24:50
曾经溢价3万,如今价格暴跌,二手小米YU7害惨黄牛

曾经溢价3万,如今价格暴跌,二手小米YU7害惨黄牛

优视汽车
2025-09-14 10:46:10
武汉自行车车圈厂改制引争议 老职工十余年追问资产去向反被拘

武汉自行车车圈厂改制引争议 老职工十余年追问资产去向反被拘

眼望北方
2025-09-17 06:53:02
飞来横祸!杭州女子误踩化学品离世,孩子发文悼念,当地官方通报

飞来横祸!杭州女子误踩化学品离世,孩子发文悼念,当地官方通报

明月杂谈
2025-09-16 05:56:19
美国两大盟友口风忽变!太想跟中国交朋友了,加拿大率先低头认错

美国两大盟友口风忽变!太想跟中国交朋友了,加拿大率先低头认错

贺文萍
2025-09-17 10:11:46
黄岩岛凌晨传回捷报,中方成功完成清场驱离,菲律宾最后大败而归

黄岩岛凌晨传回捷报,中方成功完成清场驱离,菲律宾最后大败而归

文雅笔墨
2025-09-16 15:50:09
祝福!中超球星确认未来计划:我愿回家乡退役,以后肯定离开中国

祝福!中超球星确认未来计划:我愿回家乡退役,以后肯定离开中国

国足风云
2025-09-16 13:48:35
菲律宾强闯黄岩岛准备的很充分,连白旗都提前准备好了!

菲律宾强闯黄岩岛准备的很充分,连白旗都提前准备好了!

阿龙聊军事
2025-09-17 10:27:01
2025-09-17 11:19:00
谢纶邮轮摄影
谢纶邮轮摄影
干过5艘游轮,拍过教皇;援过西藏,上过20次布达拉宫。平凡日子拍拍历史的流逝印记
743文章数 1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索赔1000亿元人民币 当心中国被躺枪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索赔1000亿元人民币 当心中国被躺枪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官媒发文证实,李乃文再破天花板

财经要闻

曝匹克大幅降薪 员工还要进行"三观培训"

科技要闻

英伟达RTX6000D遇冷,中国大厂不买账

汽车要闻

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上市售价17.98万起

态度原创

旅游
房产
健康
数码
亲子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数码要闻

watchOS 26 新特性:苹果上线 Apple Watch 慢速充电橙色提醒

亲子要闻

折磨人的孕期湿疹,到底是咋回事?该怎么办?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