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的特权是怎么来的?得从公元前1500年说起。
那时候,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次大陆,带来了种姓制度。他们把社会分成四个等级:婆罗门是祭司,刹帝利是武士,吠舍是商人,首陀罗是干体力活的。
婆罗门自称是“梵天之口”,天生就跟神挂钩,地位直接拉满。
他们垄断了宗教仪式和经典解读,写了一堆经书,比如《梨俱吠陀》,把自己的神圣地位写得明明白白。
村民信这个,觉得婆罗门是神人之间的桥梁,供着他们就像供神一样。
他们主持所有重要仪式,婚礼、葬礼、祈福,全得靠他们。
村民送供奉,钱财流水一样进婆罗门口袋。拉曼家每年光靠这个就赚得盆满钵满。
土地也是他们的硬通货。婆罗门家族往往拥有村里最好的田地,不用交地租,佃农累死累活,收成大部分归他们。
税收豁免更离谱,古代印度就不用交税,英国殖民时期也延续这政策,换取婆罗门支持。
现代社会虽然取消了法律上的税收特权,但婆罗门家族的财富积累早就甩开其他人几条街。
法律上,婆罗门也有优待。
婆罗门犯了重罪,最多被流放,基本不会被判死刑。
教育方面,婆罗门更是把资源攥得死死的。
低种姓的孩子呢?只能去破烂的公立学校,书都没几本,老师还经常旷课。
维克拉姆靠家族人脉轻松进大公司,达利特小孩却连进城的门路都没有。
婆罗门还有一张无形的网——社交网络。他们通过联姻把家族串联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
这种联姻不光是面子问题,还能保证资源不外流。
婆罗门靠这个网络在政界、商界、学术界到处开花。
据2020年统计,印度顶尖科技公司的高管里,婆罗门占了40%以上,可他们全国人口才5%左右。
说到种姓制度的另一面,就得提达利特,也就是所谓的“贱民”。
他们是种姓制度里最惨的群体,被排除在四大种姓之外,干的都是最脏最累的活,比如清粪坑、扫大街。
达利特不能进寺庙,不能用公共水井,连影子碰着高种姓的人都被嫌弃。
2014年,北方一个村庄的达利特男孩因为羊群跑进高种姓的田里,被活活打死,凶手里有个婆罗门地主,事后啥惩罚都没受。
2020年,泰米尔纳德邦还发生过高种姓者闯入达利特葬礼,强行阻止人家办仪式的事。达利特小孩在学校也受歧视,坐最后排,吃单独的饭,老师还经常刁难他们。
政府不是没努力,1947年印度独立,宪法废除了种姓歧视,还搞了配额制,给低种姓提供教育和就业名额。可婆罗门不干了,高校里,婆罗门教授有时候故意给低种姓学生打低分,拦着他们毕业。
就业市场也一样,企业表面上讲平等,实际上高种姓的简历总能优先被看到。婆罗门还用社交网络传递内推信息,重要岗位基本不给外人。
2006年,达利特活动家在泰米尔纳德邦抗议,要求进寺庙祈祷,结果被警察驱散,理由是“维持秩序”。这些抗争虽然让低种姓的声音大了点,但改变不了婆罗门手里的实权。
2020年,泰米尔纳德邦一所高校出了大事,一名婆罗门教授因为歧视达利特学生被停职,抗议者把他的照片烧了,满城都是新闻。
这事让维克拉姆有点触动,种姓制度虽然根深蒂固,但现代化的浪潮已经让它晃了晃。
农村里,婆罗门还是神一样的存在,可城市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人开始质疑这种老一套的等级观念。
参考资料
至高无上的“婆罗门”,到底能享受什么待遇?网友:羡慕了 濮阳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