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2年,四川成都,一个男孩呱呱坠地。25年后,他以北大哲学系高材生的身份踏出国门,那时所有人都以为他会为中日友好做贡献。
6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人却成了日本政坛最嚣张的反华急先锋,面对中国制裁竟然回应"非常光荣"。
从爱国青年到民族叛徒,石平太郎究竟经历了什么?他的嚣张底气又从何而来?
编辑:0919
24小时,从制裁到'光荣'的神操作
2025年9月8日上午,外交部令第17号正式发布。
这份制裁令如三板斧般砍向石平太郎:冻结在华财产、禁止交易合作、拒绝本人及亲属入境。
制裁理由写得清清楚楚——长期在台湾、钓鱼岛、历史等问题上散布谬论,公然参拜靖国神社,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
说白了,就是既干涉中国内政,又伤害中国人民感情。
更让人愤怒的是,他曾是中国人!
这是中国首次对日本国会议员实施制裁,意义非同小可。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专家陈洋直言:"与以往更多依赖'非正式制裁'不同,此次制裁形式更明确、制度更规范。"
然而,制裁令发布还不到24小时,这位石平先生就跳出来了。
他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回应了两句话,语气那叫一个嚣张!
第一句:"对此感到非常光荣。"
第二句:"十几年没去过中国,在中国也没有财产,所以毫无影响。"
听起来好像挺淡定,甚至带点嘚瑟。
但在明眼人看来,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中文社交媒体相关话题阅读量瞬间超过5亿次,支持制裁的声音占比94.7%。
就连《朝日新闻》的紧急民调也显示,62%的日本民众认为政客应该避免刺激中国。
这种"光荣",恐怕只有他自己觉得光荣。
这个北大高材生,是怎么把自己活成笑话的
石平太郎为什么急着跳出来说话?
不是因为不怕,而是因为他必须得"接住"这个热点。
要理解这点,得先看看这人的来路。
1962年生于成都,1984年北大哲学系毕业,1988年作为公费留学生赴日本神户大学攻读博士。
前半生的轨迹,标准的天之骄子路线。
那个年代能进北大读书,可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
大家都以为他会学有所成,为中日交流做点贡献。
没想到他这一去,就彻底变了个人。
2007年,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加入日本国籍,还把名字改成了"石平太郎"。
改国籍本来是个人自由,但问题在于,他不仅改了国籍,还把攻击中国当成了刷存在感的手段。
石平在日本政坛的真实影响力其实很有限。
他既不属于自民党主流派系,也没有深厚的政治根基。
他能冒头,很大程度上是靠极端反华言论吸引眼球、讨好右翼势力。
换句话说,反华成了石平的"铁饭碗"。
一旦安静下来,他就可能迅速被舆论场遗忘。
他第一时间跳出来说"非常光荣",其实是在巩固自己的人设。
即一个"不畏中国打压"的所谓"硬汉"。
但这种姿态,本质上是一场危险的政治投机。
他越是高调,就越暴露了他内心的焦虑。
他需要持续制造声音、维持热度,否则在日本右翼圈子中的"价值"就会迅速贬值。
可悲的是,这种工具性地位决定了他的命运。
一旦失去利用价值,便可能被迅速抛弃。
连日本网民都攻击他是"长着中国人面孔的麻烦制造者"。
中国这招够狠,让某些人再也装不下去了
中国这次出手,绝不是心血来潮。
2025年以来,外交部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共对17个国家的42名个人、29家机构实施制裁。
其中涉及日本的反制措施占总数23.4%。
从制裁美国军工企业到反制美国政客,再到这次精准打击石平。
传递的信号非常清晰:中国的主权和尊严,不容任何人践踏。
而且,他说中国制裁没用,也不准确。
根据日本政治献金公示记录,石平2024年选举期间共获得1870万日元捐款。
其中67%来自与跨境贸易相关的右翼财团。
而这些财团虽然没有直接以石平名义在华开展业务,但通过香港、新加坡的空壳公司进行了至少三笔稀土贸易。
另外,其女婿经营的跨境电商平台"东亚通商"主要经销北海道水产,2024年对华出口额超5亿日元。
今年以来,日本水产品进口量同比暴跌42.7%。
这类精准打击让右翼政客背后的金主开始重新权衡代价。
《反外国制裁法》自2021年颁布以来,已成为中国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的重要法律武器。
与以往更多依赖"非正式制裁"不同,此次对石平的制裁形式更明确、制度更规范。
这标志着中国反制能力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塑造的战略转型。
就连日本政界内部也出现了分化。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公开批评石平"损害中日关系"。
自民党资深议员河野太郎暗示"个别议员不代表日本政府立场"。
日本经济界更是普遍担心政治对抗影响经贸合作。
经团联会长十仓雅和呼吁"政治家应慎重发声"。
中日贸易总额达3200亿美元,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
如果日本执意一意孤行,不仅会在政治上损害双方互信,更会在经济上给自身带来沉重打击。
这次制裁,既是对他个人的惩戒,也是对所有反华势力的一次有力警示。
这一巴掌,打醒了多少装睡的人
中方选择在9月8日宣布对石平的制裁决定,时机选择意味深长。
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此时宣布对日本右翼政客的反制措施,彰显了中国维护历史正义的坚定立场。
中国人对"汉奸"的憎恶,源于近代史上沉重的集体记忆。
抗战时期伪军人数竟超过侵华日军,这种背叛带来的创伤深植于民族心理之中。
所以,石平太郎的行为,无异于对民族情感的公开践踏。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说得一针见血:"卖祖求荣只会自食恶果。"
中方特意点出石平"数典忘祖、出卖良知"这八个字,分量极重。
它不仅在法律层面划出红线,更在道义层面发出强烈谴责。
这意味着,像石平这样靠吃"反华饭"上位的人,今后可能会面临更严格的舆论审视与道德压力。
中方的反制措施,从来不是只针对个人一时的便利,而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定性。
它意味着你将不再被中国市场所接纳,不再被与中国有关的合作网络所认可。
这是一种长远而系统性的排斥。
更重要的是,这次制裁向国际社会明确了中国的底线。
中国的主权,不容交易;中国的内政,不容干涉;中国的红线,更不是摆设。
国际政治从来不相信眼泪,只尊重实力和原则。
中国不惹事,但绝不怕事。
如果还有其他日本政客或者国际人物继续踩线,中方很可能还会打出更多牌。
现在的中国,有决心也有工具守护国家利益。
不管你是谁,背景多复杂,一旦越界,就要付出代价。
这不仅是对石平之流的强力惩戒,更是向所有企图挑战中国底线的势力发出的明确信号。
石平今天的结局,应当成为所有企图挑衅中国底线者的前车之鉴。
唯有恪守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才能真正实现地区的长久稳定与共同繁荣。
结语
石平太郎的嚣张回应,暴露的不是底气,而是虚弱。真正的强者从不需要通过攻击母国来证明价值。
中国的精准制裁开了先河,为全球治理树立标杆。任何挑衅国家尊严的行为,都将面临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审判。
民族尊严不容践踏,国家底线不是摆设。你如何看待这种背叛行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