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从不给人讨价还价的机会!”
他叫庄华,一位身价超十亿的“猎头教父”,随手签下的单子都价值上亿。
然而尽管拥有着亿万身家,却也逃不开猝死的命运。
5月12日,上午还在签千万合同的他,下午就死在了健身房。
突发的心梗,让他在几分钟内就离开了人世,攥在手里的手机还有17条未读消息。
庄华用自己的方式,给所有在“拼命”路上狂奔的人敲响了警钟!
在熟人眼中,“自律” 与 “好学” 是庄华的核心标签。他每日工作不断,还坚持健身十年多,就连日程表都精确到分钟。
可这份人人称道的自律,最终却成了悲剧导火索......
5 月 12 日上午,庄华在办公室梳理工作,当到时间去见客户时,脸上依旧带着从容的笑意。
签下那份千万级合作协议时,客户还打趣说“庄总看着比年轻人还有干劲”,他笑着摆手,说“下周要去瑞士,得提前把体能练足”。
下午三点庄华准时到健身房,热身后他上了跑步机开始慢跑。
但是10 分钟他突然捂胸晃倒,器械碰撞声打破平静,有人发现后赶紧关跑步机防止对他二次伤害,有人跪在他身边呼喊名字,还有人颤抖着手拨打急救电话。
8分钟后急救人员携担架赶来,心肺复苏、除颤仪齐上,可庄华瞳孔已散大,生命体征微弱。
医生诊断 “突发急性心血管疾病,错过最佳抢救时间”,62 岁的他永远定格在跑步机旁。
当消息传开,整个猎头行业都陷入了震动。庄华执掌的 CGL 公司,官网一夜之间换成黑白底色,首页弹出的悼念文案里,满是员工对他的不舍。
他的朋友圈停留在 5 月 12 日清晨,分享的仍是一篇行业趋势分析,下方还留着几条未回复的评论。
手机里 17 条未读消息,有客户的合作问询,有员工的工作汇报,却再也等不到他的回复......
作为集团创始人,他的财富早已经突破了10亿元大关,可这么多的财富,却没法换来多活一天的时间。
甚至还没来得及好好享福,他的人生就这么按下了暂停键。许多网友感叹:“十亿买不到十分钟,真是太讽刺了”!
而回看庄华的一生,其实也十分让人感到可惜.......
1963 年,庄华出生在上海一户普通人家。父母没盼着他大富大贵,就希望他能好好读书,将来靠本事过上好日子。
这份朴实的愿望成了庄华学习的动力,上学时他成绩一直拔尖,80 年代参加上海高考,直接考了全市第四名。
按说凭这个成绩,进国企、端 “铁饭碗”,一辈子吃喝不愁没问题。
但庄华偏偏是个 “不安分” 的人。
当时猎头行业在国内刚起步,大家都觉得这行不靠谱,他却认定这里面有大机会。
1996 年,28 岁的庄华和几个朋友合伙开了伯乐管理公司。刚开始条件特别艰难:办公室又小又挤,员工没几个,遇到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但庄华从不打退堂鼓,亲自跑业务、谈合作,为了拿下项目熬夜做方案,为了说服客户磨破嘴皮子。
后来他琢磨出一套 “人才供应链” 的新办法,甚至还在行业里引起了轰动。
靠着这套办法,他帮腾讯挖到了第一批海外技术人才,还把一位顶尖芯片专家推荐给了华为。
这些漂亮的案例,让伯乐公司一下子出了名。再后来,他的公司在亚洲开了 22 家分公司,一年能赚好几亿。
虽然庄华已经成功跻身亿万富豪之列,但成功的背后,是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全年无休换来的。
而且猎头行业的压力一直都很大,背后还有着无数个深夜的电话、邮件和临时会议。
他把日程表填得满满当当,不仅除了每天完成工作,还要把健身当成 “必须完成的任务”,每天锻炼两个小时。
有人说他太拼了,几十年都没好好休息过一天,连过年都在国外陪客户,身体迟早承受不了负担。
当时大家都开玩笑的说,“庄总就像个“永动机”一样不知疲惫。”
人们总说“自律的人做什么事都能成功”,可他却忘了,自律的前提是给身体留够喘息的空间......
庄华的经历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在很多人都存在的问题。他留下的不只是价值百亿的公司和精彩的创业故事,更给所有努力追梦的人敲响了警钟。
真正的自律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该休息就休息,不能把自己当成不会累的机器。
真正的成功,不是拿健康换来的成就,而是身体好、精神足,能实实在在地享受自己奋斗得来的好日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