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在2023年5月28日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专访的时候,谈起两岸关系,说中国历史上一遇到分合,总得打一仗,这话一出口,他就声音发抖,眼里含着泪,停顿了好几秒才接着往下说。
他觉得台湾要想稳住台海局面,得从备战、避战、谋和这三个方面一块儿想办法,这样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说白了,这不是随便说说,他是基于自己当政那几年推动两岸交流的经验,得出的结论。
马英九从2008年到2016年当台湾领导人期间,两岸签了23个协议,涵盖经济贸易、文化教育啥的,那时候台海相对平静,经济也跟着沾光。可现在形势不一样了,他担心如果不小心处理,历史的老路子又得重走一遍。
其实马英九对两岸的看法,一直挺务实的。他出生在1950年香港,早年随家人到台湾,读了台湾大学法律系,又去美国拿了硕士博士,1981年回台后,当过蒋经国的英文秘书,那时候就接触到高层决策。
1998年他选上台北市长,2005年当国民党主席,2008年上台后,就开始推动两岸直航、经贸合作啥的。像2010年签的ECFA经济框架协议,直接帮台湾出口大陆的农产品打开市场,凤梨、莲雾这些东西大陆人开始买多了。
2015年他还去新加坡见了大陆领导人,两人握手时间长达80秒,那次会晤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高层多年没见的头一回。马英九总说,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对话的基础,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谋求统一,但过程得和平,得靠谈判。
历史分合的铁律与现实担忧
中国历史长着呢,从春秋战国到秦统一,三国乱战到晋一统,每次从分裂到统一,都得经过大战一场。马英九在访谈里提这个,就是想说两岸现在这种局面,如果不小心,也容易落入老套路。
他算过账,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时间占七成,分裂占三成,但每次转折都得付出血的代价。他哽咽的地方,就在这儿,他说希望两岸中国人能跳出这个格局,用和平民主的方式解决分歧,这样才对得起祖先。
他不是空谈,他觉得台湾现在光靠买武器备战不行,那样只会把大陆逼得更紧,最终可能还是得打。他提的三位一体,就是备战得有,但不能只备战,还得想办法避战,谋和。
备战这块,马英九说台湾得加强防御,买坦克、防空导弹啥的,在海域布潜艇、水雷,登陆点建要塞,政府大楼装导弹拦截系统,用美国卫星监视大陆动向。
这样台军才能不一下子崩盘。可他也知道,备战有极限,台湾体量小,武器再多也比不过大陆的东海舰队啥的。
避战呢,就是储备粮食、能源、水电这些关键东西,一旦开打,就躲进地下设施,避免正面硬刚。谋和是最关键的,他觉得台军战斗意志不强,可能还没打到台北就投降了,老百姓更不想打,就想过日子。
所以得提前准备谈判方案,等大陆过来时,直接拿出来谈条件,把伤害最小化。觉得台湾经不起打,一旦开战,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两岸交流的实践与政策延续
马英九下台后也没闲着,2016年5月20日卸任后,成立了马英九基金会,推动两岸青年交流。2023年3月27日到4月7日,他率团访大陆,这是1949年后首位卸任台湾领导人访陆。
他去了南京中山陵,题写“和平奋斗 振兴中华”,还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说历史不能忘,所有中国人得自立自强。之后去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复旦大学跟学生交流,感受大陆发展。
国台办说这趟行体现两岸同属一家人,共同血脉、文化、历史。马英九回台后,说九二共识又活过来了,坚持它最符合台湾利益。
2024年4月1日到11日,他又访陆,这次去广东、陕西、北京,重点是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他率领大九学堂青年学子,访孙中山故居、中山大学,还去大疆、腾讯、比亚迪这些企业看。宋涛在深圳会见他,说两岸一家人,中国人,家和万事兴。
马英九说,任内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和平稳定,得益于对话。他感谢大陆善意,强调两岸得合作,避免战争,致力和平繁荣。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说,这两次互访让两岸青年多认识彼此,大陆学生来台时,也感受到台湾温暖。
马英九的这些行动,跟他访谈里的观点一脉相承。他总说,台湾不能成第二个乌克兰,2023年10月在纽约大学演讲,说有些美国人想把台湾变乌克兰是错的,得不到台湾人支持。
2025年3月22日,他又说台湾自1991年起就不把大陆当敌人,赖清德把大陆叫境外势力是改两岸现状,违背宪法,得先修宪。他觉得两岸关系不能粗暴比作俄乌,台湾是地区,不是主权国家,在联合国没投票权。
2025年4月30日,在希腊德尔菲经济论坛,他说不希望台湾成第二个香港,改变现状得和平民主,得台湾人同意。
三位一体策略的深层考量与未来走向
三位一体不是新东西,马英九执政时就强调对话避战。备战是现实需要,但光备战会让大陆觉得台湾在挑衅。避战是缓冲,储备物资躲冲突,谋和是长远,准备方案谈和平。
他在访谈里说,台湾智库建议战前囤东西,躲地道,避免正面战。台军弱,一旦打,可能很快就降,老百姓不想反抗,跟谁过日子都行。所以谋和机制得提前设好,降低伤害。
有些台湾政客说,别花钱买美国装备了,得不偿失。过去20年买战机、导弹,但大陆军事先进,代差大。美国没法像援乌克兰那样援台湾,台湾离大陆太近,美军没法通过边境送物资。大陆能围台湾,切断供应、经济、信息,台湾就孤立了,解放军轻松拿下。
马英九觉得台湾当局挣扎没用,只能投降,不然成棋子,像乌克兰被西方推到最后一人。他哽咽说,和平是两岸发展的核心,丢了和平,台湾好日子就没了。
他不赞成台独,2023年10月11日,国台办赞赏他反对台独的态度。他不满民进党把双十活动英文名改成TAIWAN NATIONAL DAY,说这是偷渡台独,得拨乱反正。2023年12月23日,他说中华文化在台湾危急,去中国化是错,得纠正。
未来呢,马英九希望两岸多交流,基金会继续办青年互访,大学校长论坛啥的。2023年7月22日,大陆师生访台圆满,马英九说这是开始,以后每年办,让两岸年轻人多互动。他觉得两岸终将统一,但得和平民主,得说服北京,别用武力。
2025年1月10日,他接受德国之声访谈,说就两岸而言,统一条件是和平民主,以武力可能永远得不到台湾。他强调,台湾不会做美国炮灰,中国问题中国人自己解决,没美国插手空间。
两岸同根同源,血浓于水,得共同努力。国民党有些人觉得他新三不政策——不排斥统一、不支持台独、不使用武力——是给大陆折扣,但其实是求和平。
台海打不起来,台湾重要性在降,产业被大陆替代,未来通过文化输出、经济融入,和平统一的概率大。马英九的哽咽,是对历史的感慨,对未来的期盼。台湾得三位一体想未来,这样才能避开历史铁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