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的名号被商家擅自借用,损失怎么算?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法官真情化解侵权案,用法律天平衡量——
一个名字的价码
“骆法官,我辛辛苦苦做测评视频,表情夸张到脸都僵硬了,结果呢?有人不声不响地把我的名字挂在他们的商品上。”日前,某短视频平台网红小华皱着眉头对承办法官骆旭蓉倾诉道,脸上带着郁气。
事情还要从几个月前说起。小华在某短视频平台拥有数百万粉丝,团队工作人员某次无意间刷到淘宝平台上某店铺的一款青梅精产品,赫然标注着“网红小华同款”几个大字。但事实上,小华团队从未与这家店铺有过任何合作授权。
于是,小华的维权之路开始了……
说清道理:划定“流量”的底线
今年5月,小华将商家诉至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要求其删除“网红小华同款”字样,并赔付16万元。
骆旭蓉看完卷宗后,心里有了数。案情不复杂,关键是商家已经主动删除了“网红小华同款”字样,调解的可能性很大。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调解室的门关上,这场谈判就这么开了头……
“名字就是我的招牌!”小华气愤地说。粉丝因信任其测评而购买产品,商家却借势引流,损害了小华苦心经营的信誉。
“骆法官,我们真没想那么多。就觉得人家是大网红,产品是同款,挂个名头好卖点。我们没用他照片,也没说他是代言人啊。就‘同款’两字,真有那么严重吗?”商家忐忑不安地问道,额头渗着层薄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盗用、假冒他人姓名。你们使用‘网红小华同款’,本质是利用‘小华’二字的商业价值引流。消费者看到这个标签,第一反应会不会觉得这个产品跟他有关?”骆旭蓉的声音在调解室里格外清晰。
当网红的名字不再只是一个代号,而成为凝聚市场信任的商业标识时,对它的保护就不是似是而非的选择题,而是关乎法律底线的必答题。
见商家态度松动,骆旭蓉语气缓和下来:“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你们积极的态度,没用肖像视频,没谎称授权,产品也合格,特别是发现问题后及时删除了‘网红小华同款’字样。这说明,咱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对吧?”
“骆法官,我们确实不懂法,疏忽了。后来发现不妥,就马上改了名字。错了,我们认,也愿意赔,只是这数额……”商家叹了口气。
算清数额:用数字打开心结
双方当事人表达出和解意愿后,赔偿金额便成了横在眼前的最后一道坎。骆旭蓉深知,调解不是“和稀泥”,赔偿必须体现对侵权行为的惩戒和对权利人的补偿,更要有据可依,让双方当事人都心服口服。
“赔偿不是漫天要价,也不是象征性给点钱就了事。老板,咱们实事求是,引流后具体销售了多少件?利润空间大概多少?我们用数据说话最公平。”骆旭蓉拿出准备好的计算器,根据店铺后台销售数据截图等证据,一项一项进行核算。
核算出大致的侵权收益区间后,骆旭蓉微微侧身面向小华说道:“小华,你说的像信誉受损、粉丝误解、潜在商业合作机会流失等这些损失,确实难以核准。我们也综合考量一下,商家侵权行为比较轻微,持续时间不长,影响范围只局限在淘宝平台,并且积极改正。咱们结合刚才算的收益,再考虑你的损失,找个两边都能接受的数,行不?”
骆旭蓉像个经验丰富的“谈判专家”,时而引导,时而让双方自己商量,为他们留足思考的时间和讨价还价的空间。
商家凑过去核对着数字,认为法官的账算得明明白白,是这个理。小华也从最初的不甘,到仔细聆听骆旭蓉对他“软损失”的公正陈述和认可,心结也渐渐化解。
经过几轮坦诚而务实的沟通,一个在各方心理天平上被反复“校验”过的数字终于落定——1万元。
握手言和:案结事也了
商家长舒一口气,这个数额在他的预期内,但也算“肉疼”地买了教训。小华也点了头,这个结果,既维护了他的权益,也让他看到了对方的诚意和法律的公正。
双方在调解书上郑重签下名字后,商家主动伸出手,带着歉意说:“小华老师,实在对不住!是我们法律意识太淡薄了,给您添麻烦了,以后一定先沟通要授权。”
小华也站起身,握住了对方的手:“老板,我也理解。现在创业都不容易,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多注意就行。”
骆旭蓉也提醒道:“这份调解书和法院的判决书一样具有法律效力,钱按时给,事儿就彻底了了。”
调解室的门推开,走廊里的光照了进来。
小华攥着调解书,脚步轻快了些。这场纠纷的解决,让他得以专注于内容创作,继续守护粉丝的信任。
商家背着包,走前又回头看了眼调解室的牌子,把这次教训刻在了心里,他也能踏实卖货了。
几天后,1万元赔偿款按时打到了小华的账户。手机提示音响起,小华看了一眼银行到账短信,心里最后一丝郁气也彻底消散了。
名字有了价码,更有了被法律守护的尊严,这份实实在在的“到位”,给这场维权风波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骆旭蓉在调解室里谈出的理与数,最终都化作了双方继续前行的底气。
调解室的门又一次关上,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墙上的锦旗投下细碎的光斑。骆旭蓉合上卷宗,这是她今年接手的第187个案子,她想起义乌商人常挂在嘴边的“诚信赢天下”,“诚信”二字,终究是踩不得的底线。
来源:人民法院报·4版
记者:余建华 | 通讯员:饶晓丹 张琪
见习编辑:贺晴 |联系电话:(010)67550765|电子邮箱:fyxw@rmfyb.cn
新媒体编辑:孟祥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