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本月,宣告要全面学习胖东来的永辉超市,在西安已经调改了整整一年。
一年中关店、调改、开业等传闻不断的永辉,如同坐上了过山车,既有过股价飙涨超过240%的辉煌时刻,也有今年营业与净利润双双下滑由盈转亏的低谷。
*数据来源于永辉超市官网
8月20日,永辉超市交出了2025年的财务中报。其中,上半年永辉超市实现营收299.48亿,同比下降超过20%;归母净利润为-2.41亿,比2024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87.38%,由盈转亏。
坚定学习胖东来的永辉,到底合格了吗?
PART ONE
一边调改,一边亏损?
2024年8月31日,永辉中贸广场店开门营业,门口是排队等待入内的人山人海,超市内外,“做西安最幸福的超市”的标语十分显眼,充斥着一种“把事执硬”的豪情壮志。
但如果说永辉只是喊了口号,那未免有些冤枉它。作为胖东来的头号粉丝,永辉调改的力度是显而易见的。
从去年第一家中贸店开始,到近期西长安街店调改结束重新开业,目前,西安的所有永辉门店中,调改店已有13家,占据了大半江山。
接连不断的“胖改”在西安还是效果显著的:由永辉和胖东来共同参与研究开发的产品多达56种,呈现在烘焙、熟食、零食和家居种种类别中,后续还有十几个合作产品上线;而在服务方面,不仅有桌凳可供休息,还有洗手池、微波炉、复称台等便民设施,强化了“胖式细节”。
是以,中贸店、金地店等至今还是客流量大的“热店”。
就在财报中报公布的同一天,永辉在全国范围内调改完成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162家,速度上也没有偷懒。
只是纵观所有把胖东来当作学习目标的商超,遇到亏损的似乎并不只有永辉超市:就在同一时期,同样学习胖东来的家家悦营业总收入90.07亿元,同比下降3.79%,增收不增利;而中百集团上半年则亏损2.55亿,关闭177家门店……
“胖改”能否成功不一定,但经历阶段性阵痛是一定的。
PART TWO
为何亏损?
在年中财报里,永辉同样给出了亏损的原因:
*数据来源于永辉超市官网
一方面,调改门店所费不赀:
据证券机构测算,永辉单店改造费用超过800万元,即便有单店的短期爆发,但是相较于高额投入,也是杯水车薪。
另一方面,关店也会产生包括租赁及人员赔偿、商品出清和资产报废等费用。
走进永辉丈八东路店,门口就能看到关于“即将闭店”的公示。对比调改店的热火朝天,这家依旧是传统经营模式且即将谢幕的门店,似乎也并非想象中的冷清。
超市里的陈列依旧是专人打理过的整洁、有序,水果堆头和调改后的门店美观程度几乎相差无几。
货品方面,这里永辉优选和自有品牌比例也和调改后的门店差不多。
最大的不同,或许就是门店内的动线依旧是老样子了。不过来这里采购的顾客并不少,转了一圈,除了清洁用品、锅碗瓢盆这种区域,几乎哪个区域都不缺正在挑选的顾客,甚至连结账自助台都要略等一下才有空的。
有什么具体原因要关掉这样正常运营的门店?唯一可以确认的是,这大概也是永辉全国“关店350家”计划的一部分,与胖东来模式调改战略同步推进。
就在西安,永辉今年4月关闭了翠华路店、北辰大道店;5月关闭了锦业路店;7月关闭了友谊东路店;咸阳的唯一门店咸阳玉泉路店也已于8月20日停止营业,而丈八东路店则计划9月25日停止营业。
从侧面来看,这也是永辉持续“胖改”的决心体现。也因此,调改与闭店的双重压力是有目共睹。
PART THREE
复杂的供应链
给出的亏损原因中,“商品供应链改革”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传统零售行业里,盈利的来源非常复杂,商品销售所带来的利润可称九牛一毛。
再翻翻财报不难看出,零售业所占毛利率仅有17.27%,而服务业所占则有90.74%。
*数据来源于永辉超市官网
这一神秘的“服务费”,其中就有经销商带来的五花八门的“上架费”“陈列费”。
此类费用的产生,源自于永辉超市货架上的展示价值——顾客来来往往,作为一种固定投放,新产品/新品牌只有入驻永辉这样的“庞然大物”才算上了台面,哪怕主要在电商出货,也可以借此标注一个【超市同款】。至于超市卖多少?经销商似乎并不在意。
但现在,永辉为了贴合胖东来的运营逻辑,开始从别人求着上架,变成自己进行优选——也因此失去了诸如保证金、上架费、陈列费等传统收入来源。
对于优化行业生态、提高供应产品品质方面,这样的举措或许是有利的,但短期内,永辉的盈利压力确实是进一步加剧了。
找到了永辉2023年的财报截图,这部分费用确实是“锐减”到了曾经的四分之一:
把话再讲明白一些,少了额外利益输送后,永辉过去作为卖场一哥的“收租模式”已经被主动放弃,但消费者将会收回对商品品质的控制权,永辉的货架,将会更简单、更坦诚。但前提是,这样未建立“深度合作”的状态下,永辉和供应商精简的合作机制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PART FOUR
学胖东来,还得再极致些
有一本名字叫做《海底捞你学不会》的书曾经被奉为圭臬。这本书用62篇独立短文的形式,铺开了对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及其团队全方位调研后得出的结论:
"为什么把人当人对待成为海底捞成功的秘诀"。
而放到胖东来,也一样。
对于消费者来说,“胖改店”的存在让期待胖东来开店到家门口的人们,终于等来了“尝鲜”的机会:
进了永辉超市,无缝对接胖东来的商品专区,各种专供胖东来的产品可以原价买到了:一度,像是啤酒这样的火爆产品还得限购。
但热潮退去后,消费者们似乎也想不出,除了胖东来的商品,永辉到底还能买点啥?“越改越贵”的言论更是时常出现。
对于永辉自己的工作人员而言,更不愿谈及的或许还有待遇问题。胖东来的核心逻辑是用高薪和高福利来让员工主动提供优质服务,而永辉调改店的普通员工虽然综合薪资提升20%~30%,但在于东来眼里仍然不够。
*对比胖东来的普通员工(售货员)的最高工资为9886元
永辉超市2025年度全球供应商大会上,于东来打断正在汇报调改工作的永辉高管,表示要“先活下来,不要想着挣钱”,并反问“盈利已经达到两百万,为什么不去给员工涨工资呢?”
目前根据现有资料可知,胖东来员工总数约4000人。但从今年年初到七月,人员流失仅为0.94%。而最近新乡第三家门店招工启动消息发布后,“胖东来招聘比考公还难”就上了热搜——如此稳定且具有号召力的团队,在今天是相当罕见了。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曾经《海底捞你学不会》,如今的胖东来也依旧如此。它的核心竞争力,或许并不是运营模式难以借鉴,而在于其后长期有效的“品质+服务承诺”。
学门店装修,学自有品牌是“术”,而用品质换信任,用高薪换服务才是“道”。术易求,道难守。胖东来的成功并非神话故事,也不是简单抄作业就能轻松达成的。
永辉的挣扎到底是转型扎根中经历的阵痛,还是时代风浪里难稳的风帆,或许答案依旧悬而未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