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苹果的“无聊”,才是中国手机品牌最大的噩梦

0
分享至


iPhone 17(图源:界面新闻)

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苹果的“燃”主题发布会如期而至。

却让无数熬夜守候的果粉们直呼“燃不起来”。

两个小时的发布会看下来,朋友圈里满是“无聊”、“鸡肋”的吐槽。

就连资本市场也毫不留情——发布会刚开始介绍iPhone,苹果股价就应声下跌,最终跌幅接近2%,用最真实的数据表达了市场的失望。

这场发布会带来了三款新iPhone:常规升级的iPhone 17和Pro系列,以及全新亮相的轻薄款iPhone Air。

同场亮相的还有三款Apple Watch和AirPods Pro 3耳机。

有趣的是,苹果似乎依然遵循着"单数年小改,双数年大改"的潜规则,这次iPhone 17和Pro的升级确乎仍显得有些保守。

但平心而论,苹果这次依然可以视为拿出了几分诚意的。

此前盛传的涨价并没有发生,标准版iPhone 17起售价依然保持在5999元,还额外升级了内存和高刷屏,算是"加量不加价"。

而新成员iPhone Air定价7999元起,Pro版本8999元起,这个价格体系倒是在意料之中。

虽然发布会内容被吐槽“凉凉”,可苹果的热搜体质依旧不减,流量甚佳。

(这不,我也蹭上一波了)

深夜的发布会刚结束,#苹果发布会#就火速登顶热搜榜首。

到了第二天早晨大约六七点左右,热搜前十中仍有六个话题与新款iPhone相关,让人不得不感叹:“苹果还是那个苹果”。

1. 苹果的“保守创新”

两个多小时的产品亮相并未带来预期中的“爆燃”,这种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表面上看似是苹果创新能力的又一次“滑铁卢”,但若我们仅仅用“挤牙膏”三个字来简单概括,或许正落入了苹果设计的商业陷阱之中。

事实上,苹果的“保守”,从来都不是一种无奈,而更像是一种战略选择。

iPhone 17系列产品矩阵,就有这种“保守”而巧妙的市场算计。

标准版iPhone 17“加量不加价”——起售价维持在5999元,却换上了更大的内存和高刷屏幕;新推出的iPhone Air以7.99毫米的极致轻薄惊艳四座,却大胆取消了实体SIM卡;Pro系列则通过外观设计的微调,继续巩固其高端定位。升级看似不温不火,实则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精准打击的市场策略:用标准版稳住基本盘,用Air试水前沿技术,用Pro系列攫取高额利润。

至于eSIM功能的全面推行,目前国内似乎只有中国联通一家支持,但苹果此举无疑是在为未来的技术标准铺路。

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苹果率先取消3.5毫米耳机接口的争议决定——起初备受质疑,最终却引领了行业变革。

苹果貌似总在玩一场“先破后立”的游戏,一般的套路是:通过硬件创新倒逼生态变革,再通过生态壁垒巩固市场地位。“强制创新”的背后,实质是苹果对产业链控制权的深度渴望。

在定价策略上,通过iPhone Air(7999元起)和Pro系列(8999元起)的价格上探,实际是成功地将产品均价再次拉升,同时又不失标准版(5999元起)这个“亲民”选项,让消费者在对比中产生了“性价比”的错觉,实则悄然抬高了整个产品线的价格天花板。

反观安卓阵营,至今仍在价格战的泥潭中挣扎,难以突破高端市场的利润壁垒。

2. 资本市场的反应

发布会期间的股价下跌,反映的是投资者对缺乏颠覆性创新的即时失望。

但哪怕大家再看远一点,就会发现苹果的估值逻辑早已发生转变——从增长故事转向“现金流+生态护城河”的稳健变化。

硬件创新放缓固然令人担忧,但服务收入占比超过25%的苹果,已经构建起了难以撼动的生态优势。

App Store、云服务、广告等业务组成的服务矩阵,正在成为苹果新的增长引擎。

当然,苹果也不是一直都牛的。

在中国市场,eSIM的推广受限于运营商支持度,可能影响iPhone Air的销售表现;华为凭借Mate 60系列的强势回归,正在高端市场形成分流效应;而产业链向印度等地的转移,也伴随着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这些风险因素都在考验着苹果的全球战略布局。

尤其是苹果制造“去中国化”正在按下快进键的当下。

据外媒最新报道,苹果计划从2025年起,在美国市场销售的iPhone将全部转向印度组装;到2026年底,预计每年在美售出的超6000万部iPhone,百分百印上“印度制造”。

这并非突发奇想。

早在特朗普上一任期,苹果就已悄然启动供应链南迁。

2020年,印度工厂已开始量产iPhone11。

但今时不同往日——这条迁移流水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

尽管如此,中国仍是苹果最核心的生产基地。

截至2024年,超85%的iPhone由中国工厂完成组装,全球超一半的苹果零部件仍在中国生产。

但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像一把悬顶之剑。

今年4月,特朗普抛出“对等关税”大招,部分税率飙至125%。

摩根士丹利当时警告:苹果每年或损失330亿美元,相当于其2025财年利润的四分之一。

虽几天后苹果产品被火速列入豁免清单,躲过一劫,但政策反复无常。

苹果不得不加速全球布局,以抵御下一轮潜在冲击。

供应链之外,苹果还面临另一场更为严峻的战役:AI创新的掉队。

一年前iPhone16发布会上,苹果曾高调宣称“为AI而生”,用大半篇幅描绘智能蓝图;而如今,AI却几乎沦为发布会的边缘话题。

当折叠屏也不再称得上突破,AI已是苹果必须拿下的背水一战。

2018年,苹果从谷歌挖来AI负责人John Giannandrea,被视为重振信号。

然而八年过去,苹果在AI赛道上不仅被谷歌、微软遥遥领先,更被OpenAI等后来者甩在身后。

更尴尬的是,苹果连承诺也屡屡跳票。

2024年WWDC上惊艳亮相的“Apple Intelligence”,原定去年10月登陆中国,却一推再推,至今未见踪影。

期待,好像正逐渐沦为失望。

3. 战术还是战略?

面对苹果的“保守创新”,中国厂商的反应颇值得玩味。

小米总裁卢伟冰评价iPhone“牙膏挤爆了”,这种言论固然有助于短期营销造势,但若陷入“创新骄矜”的陷阱,就不太秒了。

尤其是现在热流四散的时候。

苹果的可怕之处从来不在于单代产品的惊艳,而在于其深厚的生态护城河、强大的品牌溢价和标准定义能力。

iOS与Mac、Watch、AirPods的协同效应,构建了一个几乎密不透风的生态系统,即便创新不足,苹果仍能维持高端定价,这是安卓阵营至今难以企及的高度,而从Lightning到eSIM,苹果始终掌握着技术标准的主导权,而非被动跟随。

中国厂商不能为了创造营销的效果而下场实施所谓的“战术嘲讽”,这并无任何益处。

参数竞赛和价格战争固然能在短期内获取市场份额,但要想真正与苹果分庭抗礼,必须构建起自己的核心壁垒。

这需要我们在底层技术(芯片、操作系统)、供应链话语权(如折叠屏铰链、电池技术)和全球化渠道能力上进行长期投入。

华为在麒麟芯片和鸿蒙系统上的突破,正是这种战略定力的体现。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战略上可以藐视,但战术上必须重视。

所以我认为,在战术层面,中国厂商应该更聚焦于用户真实痛点。

苹果的eSIM推进虽然激进,但国内用户更关心的可能是双卡双待、快充、信号等基础体验;在折叠屏、AI大模型本地化、卫星通信等新兴领域,中国厂商已经展现出领先优势,需要加速商业化落地;同时,要避免过度依赖国内市场,通过海外本土化运营降低单一市场风险。

4. 中国手机的破局点

这是一场关于创新的博弈,也是一场关于时间观的竞争。

苹果的“保守”源于其对长期主义的坚持——不追求昙花一现的惊艳,而是通过微迭代维持用户换机周期,用生态壁垒抵消创新不足。

中国的厂商则更需要在这种“快”与“慢”之间找到平衡:既要把握短期市场机遇,又要布局长期技术投资。

真正的竞争必然不是在热搜榜上的,而在供应链、操作系统和全球化能力的漫长征途中。

苹果的“挤牙膏”背后,是一场精心计算的商业策略,任何吐槽或讽刺都无法阻挡。

而中国厂商的破局之道,也不在于一场发布会的胜负,而在于能否构建起可持续的创新体系和商业模式。

现在,我们唯一确定的是,手机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在这里,单点创新的时代已经结束,系统竞争的时代正在开启。

谁能率先完成从“产品创新”到“生态创新”的跨越,谁就能在下一轮竞争中占据主动。

而对于中国厂商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本文作者 | 东叔

审校 | 童任

配图/封面来源 | iPhone 17(图源:界面新闻)

编辑/出品 | 东针-知识频道(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菲律宾即将“变天”,12万军队蓄势待发时,中方突然做了个大动作

菲律宾即将“变天”,12万军队蓄势待发时,中方突然做了个大动作

南权先生
2025-09-16 13:30:11
山口百惠的手有多巧,她参加拼布展的14幅作品,最后一幅令人惊叹

山口百惠的手有多巧,她参加拼布展的14幅作品,最后一幅令人惊叹

我来我看见
2025-09-16 19:30:40
参加28年奥运会?KD:如果我还是我的话 不想坐在板凳末端当老将

参加28年奥运会?KD:如果我还是我的话 不想坐在板凳末端当老将

直播吧
2025-09-17 09:04:02
蒋万安反对“一国两制”,将率领四人再访大陆,大陆用10个字回应

蒋万安反对“一国两制”,将率领四人再访大陆,大陆用10个字回应

泠泠说史
2025-09-16 16:56:35
军法无情!希尔斯基下令解除乌军两名军长职务,俄红军村又丢一城

军法无情!希尔斯基下令解除乌军两名军长职务,俄红军村又丢一城

史政先锋
2025-09-16 16:21:16
曾被联合国断言“没救”的黄土高原,中国硬磕了70年,现状如何?

曾被联合国断言“没救”的黄土高原,中国硬磕了70年,现状如何?

Hi科普啦
2025-09-16 10:24:29
欧冠爆大冷!亚洲黑马创奇迹 客场连扳3球逆转前冠军 89分钟绝杀

欧冠爆大冷!亚洲黑马创奇迹 客场连扳3球逆转前冠军 89分钟绝杀

我爱英超
2025-09-17 05:26:40
伟大3-1!0.7亿平民队创历史:欧冠首秀3大突破,力压阿森纳登顶

伟大3-1!0.7亿平民队创历史:欧冠首秀3大突破,力压阿森纳登顶

侃球熊弟
2025-09-17 04:44:23
牛马打工人发牢骚的搞笑文案

牛马打工人发牢骚的搞笑文案

微法官
2025-09-16 00:05:42
老罗再牛,也怕变成谭秦东

老罗再牛,也怕变成谭秦东

难得君
2025-09-16 11:14:58
张水华:不会从医院辞职!得养活自己和孩子,没赞助没奖金也要跑马

张水华:不会从医院辞职!得养活自己和孩子,没赞助没奖金也要跑马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09-17 08:56:40
3万亿投资砸向新疆,新疆即将逆天改命?

3万亿投资砸向新疆,新疆即将逆天改命?

枫冷慕诗
2025-09-16 19:24:27
中方:已向新西兰外交部门有关负责人提出严正交涉,对新方有关部门无理行径表示强烈不满

中方:已向新西兰外交部门有关负责人提出严正交涉,对新方有关部门无理行径表示强烈不满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6 15:14:09
韩媒报道中国年轻人患上“首尔病”:还没离开首尔,已经开始怀念…

韩媒报道中国年轻人患上“首尔病”:还没离开首尔,已经开始怀念…

奋斗在韩国
2025-09-16 17:18:03
反向圈粉!张雨绮真的不尴尬吗?直播卖内裤引热议,是她穿过的内裤?

反向圈粉!张雨绮真的不尴尬吗?直播卖内裤引热议,是她穿过的内裤?

瞎说娱乐
2025-09-16 16:04:18
冷空气今天抵达浙江!天气迎来大转折,高温缓解,气温降至“2”字头

冷空气今天抵达浙江!天气迎来大转折,高温缓解,气温降至“2”字头

台州交通广播
2025-09-17 10:31:55
杨一中,被逮捕

杨一中,被逮捕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7 00:25:11
时隔25年回归!曝62岁穆帅重返葡超豪门+带队踢欧冠,或周末上任

时隔25年回归!曝62岁穆帅重返葡超豪门+带队踢欧冠,或周末上任

我爱英超
2025-09-17 09:44:18
导演王全安当全剧组的面,掀开张雨绮衣服,一把拉下她肚兜红带子

导演王全安当全剧组的面,掀开张雨绮衣服,一把拉下她肚兜红带子

百态人间
2025-09-15 11:52:34
女子散步误踩“化骨水”去世,记者调查:氢氟酸溶液可直接网购

女子散步误踩“化骨水”去世,记者调查:氢氟酸溶液可直接网购

极目新闻
2025-09-16 11:07:17
2025-09-17 12:43:00
东针 incentive-icons
东针
分享有价值的思考和关于世界的看法
78文章数 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数码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SE3成最大黑马​!

头条要闻

雷军公开小米17Pro最新设计:全新背屏设计可控制汽车

头条要闻

雷军公开小米17Pro最新设计:全新背屏设计可控制汽车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官媒发文证实,李乃文再破天花板

财经要闻

曝匹克大幅降薪 员工还要进行"三观培训"

科技要闻

英伟达RTX6000D遇冷,中国大厂不买账

汽车要闻

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上市售价17.9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艺术
游戏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什么?造人的工厂你都没开过?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