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 宝子们 今天必须跟你们掰扯掰扯轮胎这点事了. 前几天刷朋友圈 看到有车友在高速上遭遇惊魂爆胎 人虽然没伤着 但那图片看得我冷汗都下来了 - 轮胎侧面撕开个大口子 跟张着嘴似的. 这让我想起以前在4S店那会儿 天天都能碰上抱着侥幸心理硬撑的车主 说'再跑两千公里没问题'. 结果呢?不是被拖车拉回来 就是路上直接趴窝.
胎壁起鼓包这事 我必须第一个说 - 因为这玩意儿太要命!. 之前有个女车主来店里保养 右前轮侧面鼓了个鹌鹑蛋大的包 我劝她立刻换胎. 谁知道人家摆摆手说'上个月才鼓的 开慢点就好'. 结果隔周就在国道上爆了 万幸车速不快. 记住啊 但凡看到胎侧鼓包 哪怕指甲盖大小 那就是轮胎里的帘线断啦! 橡胶层薄得跟纸似的 随时会炸.
胎纹磨成'光板'的更是常见. 拿个一元硬币插进沟槽里 如果国徽顶端都露出来了(深度<1.6mm) 赶紧换! 上周还碰到个跑运输的师傅 后轮都快磨平了还在拉货 跟我说'省钱买烟呢'. 我当场把他按在轮胎前:'您看看这裂纹 比老太太的脸还皱 超载加磨平 您是嫌命太长?'
北方车主更得注意老化裂纹. 去年冬天我去哈尔滨看车展 路上见到台老GL8 轮胎都裂成龟壳纹了 车主还拿机油擦得锃亮. 橡胶这东西过了5年就发硬 你把它掰开一看 细纹像蜘蛛网似的铺满胎侧 冬天一冷就变脆. 这状态上高速?等于给自己买意外险.
胎压不准简直是隐形杀手. 夏天最热那会儿 有粉丝私信说空调不凉快还费油. 我一问胎压 - 好家伙!热胀冷缩加上月初打太多气 胎压冲到3.0bar!要知道标准才2.3啊. 轮胎鼓得像个气球 随便轧个石子都可能爆. 反过来说胎压不足更危险 - 有次修理厂拆下条胎 内部橡胶都磨成絮状了 就因为长期欠压行驶.
说到换胎的坑 那真是层出不穷. 最气人的是某些店卖库存胎! 见过台A6新车才跑1万公里就爆胎 拆下来发现轮胎生产日期是四年前的(看DOT后四位 比如'0523'就是23年第5周). 橡胶寿命从生产就开始计算 放久了照样老化. 还有人图省钱单换一条胎 - 四驱车这么干绝对毁差速器 前驱车也会跑偏 修起来够买两条新胎了.
给你们几个实用到爆的干货:
- 每月1号检查胎压 冷车状态量(停一夜最准). 夏天比标准低0.2bar 冬天高0.2bar 加油站免费打气别浪费
- 洗车时让师傅冲轮毂内侧 能看清隐蔽的鼓包和裂纹
- 换胎别单换! 至少同轴换一对 四条都过五年的建议全换
- 补胎位置很重要 胎冠扎钉能补 胎侧受伤直接换新!
- 带瓶胎压监测液(二十来块)小漏气能撑到修车店
- 换完胎必须做动平衡 否则120码方向盘抖到怀疑人生
备胎也别当摆设! 上个月帮抛锚车友换备胎 结果他那个小尺寸备胎憋了三年气 橡胶都压变形了. 最后只能叫拖车 - 二百大洋够买新备胎了.
说到底啊 轮胎花的每一分钱都是保命钱. 有人省下八百换胎费 转头就花三千修悬挂. 更可怕的是那些用杂牌翻新胎的 胎壁里塞的都是劣质帘线. 建议大家买轮胎前查查'途虎评测'或'懂车帝拆解' 三百块和六百块的胎切开后 里面的钢丝层差着两倍数量!
对了 你们见过最离谱的轮胎什么样?我有次收事故车 左前轮竟然用摩托胎凑数. 真的服. 大家还有什么奇葩经历 评论区聊聊?顺便问问 - 你车上轮胎今年几岁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