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配线系统的错误理解
1、用了电子配线架,跳线跳接是否直接在软件里操作就可以了
答:不能。 第一代电子配线架确实是可以实现跳接在软件里操作,但是又来IEEE标准委员会规定了综合布线的基础部分必须是无源网络,有源设备的损坏不能对链路造成影响而被取消。所以,现在所有的电子配线厂商的控制部门都是高于物理层的一套管理设备。
2、用了电子配线架是否可以知道网线在那里断了?
答:不能。 首先电子配线系统在基础传输系统本身就不在同一个物理成。所以,没有办法探查问题。从技术角度来说,判断网线在多少米损坏,使用的是“时间域反射技术”,通过计算电信号在铜缆里的传输时间,来计算问题发生的方位。这种方式一般需要在断开网络的时候使用,因为网络中在通讯时有大量的01010的数据包,如果不断网,对探查设备的要求会非常大高,当然,也就造成了探查设备造价昂贵了。
3、电子配线系统造价非常大昂贵,会造成投入成本过高,没必要
答: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成熟与提高,目前电子配线系统仅仅只比传统综合布线系统贵23%左右,已经可以让更多的客户接受。
4、电子配线架单配还是双配对我来说无所谓,只要是电配就可以了
答:从结果上来说,两者有本质的区别,这个主要还是看用户对电子的使用要求,如果仅仅是需要知道端口有无异常,单配就可以了,如果客户对链路的变化必须知晓,那设备选择上必须是链路型电子配线架系统了。
二、电子配线架的分类(端口探测型配线架、链路探测型配线架)
1.端口探测型配线架:
优点:1、可以单个配线架独立使用;
2、可以侦测到跳线的插入和拔出,对跳线插入和拔出做告警;
缺点:除了能侦测到跳线插入和拔出外,其他电子配线架功能都做不了,此技术产品基本被行业摒弃掉,但有部分国内厂家在用,因为此技术产品研发简单,OEM产品价格低;
技术实现:1、模块内加装微动开关;
2、模块上加装红外装置;
代表性厂家:康普(单配型)、普天、一舟、清华同方。
2.链路探测型配线架(9针或10针):
优点:电子配线架有的功能9针或10针全部具备;缺点:因为技术依靠是电子回路,所以9针电子配线架必须成对使用,同时网管软件的授权数量也要翻倍,会给用户的投资带来负担;代表性厂家:康普(收购新加坡itrace),以色列瑞特(其他厂商电子配线架基本都是OEM此家),国产布线厂家(或OEM瑞特,或模仿)。
3.链路探测型配线架(芯片型):
优点:单个电子配线架就可以完成9针或10针电配的所有功能,节省用户资金投入,操作更符合中国国情;
缺点:对厂家技术积累要求过高;
代表性厂家:尤斯乃特(NFC进场识别技术),AMP(CPID接触式芯片技术)。
三、如何选择电子配线架?
1、我只要知道跳线有插入和拔出,我想省钱,那么您购买端口侦测型电子配线架就够了;
2、我需要电子配线架能自动记录端口跳线的变化,如果我没有授权,有人变动跳线会有记录,我们建议您选择9针类型电子配线架;
3、我除了要2的所有功能外,我还要省钱,那我估计您只能选择AMP和尤斯乃特的产品,后面,我会给您技术为什么您只能选择这两家。
四、为什么要用电子配线架?
传统布线的工作模式:
1、跳线之前,先查阅文档,找到要跳接的端口位置;
2、按照查到的数据,在配线架手动跳接;
3、跳接好后要验证网络链路是否畅通;
4、确认无误后,做跳接记录,更新数据库。
如果有不负责的人员操作,那么机房有可能最终会是这个样子(如下图):
所以电子配线架的第一个任务,也是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全监视。也就是说,只要有人动跳线,电子配线架就应该马上探测到,并把新的链接关系自动地记录下来并更新到链接数据库里。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两种方式来完成这种探测,第一种是碰触式探测,这种方法是在电子配线架上的RJ-45模块上安装上一个碰触开关,一旦跳线插到模块里就会碰触到这个开关。这个开关通过电路会通知系统,这个模块有跳线插进来了。
另一种方法比较复杂,称之为第9针式探测。这种方法是在普通的8芯跳线里加上一芯线。两边的水晶头也从8针变为9针。当水晶头插到模块里以后,普通8芯线接通的同时,第9芯也接通了。这第9芯线通知系统整个跳线接通了。
可以看出,这两种方法有个本质的不同,碰触方式只能判断某个模块插进跳线,而不能判断跳线的另一头是否也插进了另一个模块,更不能知晓是插在那个模块上了。而第9芯方式是线路式探测,可以探测整个跳线的连通状态。跳线的两端插没插好,插在那两个模块上都一清二楚。
FOLLOW US
关注我们官网| www.uscnets.com
让复杂的数字基础设施与服务变得更简单
持续投入12年+
服务20万个信息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