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满15年人不幸去世,钱会白交吗?家属能领这些钱!
早上在小区楼下买包子,听见张阿姨和卖早点的大姐唠嗑,说她远房侄子前阵子突然走了,才四十出头,社保倒是缴满15年了,一家人正愁呢——这钱缴了这么多年,人没了,难不成就白交了?其实不光张阿姨家,身边不少人都有这顾虑,总觉得社保是“活的时候才能用”,万一没享着就出事,之前的钱就打水漂了。但真不是这么回事,国家早把这些情况考虑到了,就算人不幸去世,家属也能领到几笔钱,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跟大家说说。
第一笔: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能全额取出来
大家平时缴社保,养老保险是分两部分的:一部分进“统筹账户”,归国家统一调配,给现在领养老金的人发钱;另一部分进“个人账户”,这部分钱其实就是咱们自己缴的那部分(比如职工社保里,个人缴的8%全进个人账户,灵活就业人员缴的20%里,也有8%进个人账户),是实实在在属于自己的。
要是人没了,不管是刚缴满15年还没领养老金,还是领了几年养老金就出事,个人账户里没花完的钱,都能全额取出来,一分不少给家属。而且这笔钱不用等太久,家属带着身份证、户口本、死亡证明,再去社保局填个申请单,走流程就能领。我邻居家大哥去年走的,他爱人就是拿着这些材料去办的,大概一周就到账了,查了明细,就是他个人账户里剩下的所有余额,一点没差。
这里得提醒一句,统筹账户里的钱是取不出来的,但这也不算“白交”——毕竟咱们缴社保的时候,享受了医保报销、失业保障这些福利,而且统筹账户也是为了保障整个养老保险体系能正常运转,不是白花的。
第二笔:丧葬补助金,办后事能帮衬一把
不管是职工社保还是居民社保,只要参保人去世了,家属都能领一笔“丧葬补助金”,专门用来办后事,比如买墓地、办葬礼这些开销,能帮家里减轻点负担。这笔钱的金额不是全国统一的,是按当地政策来的,但都是有官方标准的,不会乱给。
比如职工社保的丧葬补助金,现在大多是按“当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来发。像2023年北京的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是7332元,那丧葬补助金就是7332×2=14664元;要是在三四线城市,比如2023年潍坊的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349元,那补助金就是8698元。居民社保的丧葬补助金会少一点,比如有的地方是几千块,但不管多少,都是国家给的“补贴”,家属记得去领。
申领的时候也简单,还是带着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这些材料,去户籍地或参保地的社保局办就行,现在不少地方线上也能申请,不用跑冤枉路。
第三笔:抚恤金,给家属的“生活补助”
除了个人账户的钱和丧葬补助金,还有一笔很重要的钱叫“抚恤金”,这笔钱是给去世参保人供养的亲属的,比如家里的老人、未成年孩子,或者配偶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的,能靠这笔钱维持一段时间的生活。
抚恤金的标准比丧葬补助金复杂点,但也是按官方政策来的,主要看参保人的身份(职工还是居民)和缴费年限。比如职工社保的抚恤金,缴费满15年的,按当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倍发;缴费超过15年的,每多缴1年就多1倍,最多能拿到24倍。举个例子,2023年上海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是7932元,要是参保人缴了20年社保,那抚恤金就是7932×(9+5)=111048元,这笔钱对家属来说,确实是不小的帮助。
不过得注意,抚恤金不是谁都能领的,得是“依靠参保人生前供养的亲属”,比如60岁以上没有养老金的父母、18岁以下的孩子,或者残疾、无劳动能力的配偶,申请的时候需要证明亲属关系和供养情况,但只要材料齐,流程也不复杂。
最后再跟大家说句实在的:社保不是“亏本买卖”,就算天有不测风云,国家也不会让咱们缴的钱白交。要是身边有人遇到这种情况,别慌也别漏了,记得提醒家属去社保局咨询申领,这些钱本来就是该拿的。平时咱们也可以多了解下社保政策,心里有数,遇事才不慌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