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产业革命在民用如火如荼的时候,它一定会延伸到军工领域,或者可以这样说,当技术变革发生在军工领域,也一定 会反哺社会。
比如说新质生产力,还有就是如今正在进行的新能源革命,当电能取代机械能,所带来的就是颠覆性的提升。
此次我们93阅兵展示的100式坦克,采用了混合动力,网友亲切称之为“双离谱”坦克,这是因为它已经颠覆了坦克技术,你可以将其称之为移动军火库。
2013年的时候,美国陆军正在实施作战基地“零能耗”计划,并已选定卡森堡和布利斯堡作为试验基地,计划2020年,在士兵电力、基础设施和车辆电力系统这三个关键领域的能源使用达到“零能耗”其它基地力求其中1~2项达标。但是很可惜,美军最终失败了,美军工利益盘根错节,美军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早在90年代的时候,美军就已经意识到了,仅就装甲车辆而言,低油耗的混合动力或全电车辆,能够在机动、防护、电子结构方面取得先天优势,更有直达突击及快速后撤的便利,从而赢得战争先机。
正如当初内燃机取代蒸汽机一样,电机取代内燃机,所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以100式坦克为例,实现了高静音性与高机动性结合的突袭平台。电动机几乎无声的运行特性,使坦克能够在战场上实现近乎“隐身”的机动,再结合电机系统所带来的高扭矩与快速响应能力,让坦克可以像越野车一样高速狂飙,从而彻底改变装甲部队的战术运用方式,使其真正成为具备高强度突然打击能力的机动节点。,
电力的增加,直接实现了三大目标,首先是信息化的提高,其次就是高能武器上车,最后就是减少了后勤问题,因为燃油坦克需要配备油罐车。
美军计划打造的混动坦克
燃油坦克就一个12V的蓄电池,机械结构根本没有办法进行信息传输、态势感知,而电力供应的大幅提升为坦克高度信息化奠定了能源基础,首先坦克内部结构的变化,围绕电机构成了一个核心,有了统一的大脑,这是智能化的基础。
现代战场所依赖的雷达、通信设备、数据处理单元和电子对抗系统都是耗电大户,稳定的电力输出使得坦克不再仅仅是一件火力平台,更成为一个移动的情报节点和信息枢纽。它能够实时处理战场数据、与无人机、步兵单位及其他装甲力量形成网络化协同,所以,我们可以看见,我们的100式坦克上有无人机,无人机会让坦克开了全图一样,迅速掌握周围几公里的战场信息。
那电力的存在,也为高能武器上坦克提供了可能性,比如最直接的反无人机综合系统,在俄乌冲突,更小更精准的巡飞弹和FPV自杀无人机异军突起,变成了坦克的天敌,基本没有什么武器能够击落这么小的高速目标,如果说普通的无人机和巡飞弹叫做'低慢小”目标,那么FPV无人机就是“低快小目标。
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的“豹”2主战坦克就遭到了俄军大量FPV穿越机的打击,前线的俄军士兵为FPV穿越机加挂了RPG-7火箭筒的弹头、简易爆炸物甚至是MON-50定向反步兵地雷,成为一种自制巡飞弹,专门对着坦克薄弱的顶装甲和侧后装甲撞去使其丧失作战力。
因此俄乌冲突让不少国家有了疑问,在无人机快速发展的当下,坦克还存在价值吗,而现在中国混动坦克给出了答案。
100式坦克炮塔四周镶嵌四面相控阵雷达单元,配合红外探测器,可同时追踪多个来袭目标,可以进行威胁目标自动跟踪、识别和验证,全自动识别。当探测到威胁时,车载主动防护系统可以迅速发射拦截弹幕,这套系统不仅能拦截传统反坦克导弹、火箭弹,还能有效应对各类无人机的攻击。
然后综合反无人机系统也可以启动,对无人机蜂群进行大范围攻击,直接群灭。除此之外,100型坦克还可以实时共享战场态势,引导我方的炮兵、远火和无人机进行精确打击。这种“网络中心战”模式,使单车火力打击范围得到极大的扩展,彻底改变了传统坦克“单打独斗”的作战样式。
可以说,混动坦克除了样子和燃油坦克一样之外,无论是技术架构、理念和作战方式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将改变陆战规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