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设计师不懂用户,而是这点小贴心,在‘成本至上、效率为王’的快递江湖里,显得有点水土不服。”
好几百块钱的快递,为什么袋子不能加个拎手?
经常网购的朋友,都知道快递袋子有多脏,有多简陋,有多脆弱。
这也难怪,因为一个快递袋子,在历尽千山万水、上刀山下火海,千里迢迢,被送到家门口时,有时已经伤痕累累,浑身是土。
即便是买好几百的东西,由于很多快递袋子不结实,到手袋子就破个洞,还附赠不明污渍。
你去找商家,商家说“快递的问题”;找快递,快递说“商家包装差”。
最后呢?只能自认倒霉。
更别提搬运体验了。袋子又薄又没提手,重点的还勒手。
你去菜鸟驿站取件,顺便还提点菜,手直接勒出一道道红痕。要不嫌麻烦就只能放地上,然后灰、土、脏水一起伺候。
于是有网友晒出下面这种带拎手的快递袋子:
图:垂耳涂涂/小红书
简直就是快递星人救星好嘛。要是所有快递,都能用这种包装袋就好了。
这种袋子到底香在哪?
首先,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
谁取快递没幻想过“要是有拎手就好了”?
你想啊,胳膊夹五六个快递,像练臂力一样走回家,手指头都勒出红印子。
有了提手,直接一拎,双手解放,优雅得很。
另一方面,这种快递袋也干净。
尤其是装比较贵的衣服的袋子,普通快递袋软趴趴,一沾水一蹭土,里面东西跟着倒霉。
上面网友晒出的这个袋子,结实又挺括,拿在手里都觉得放心。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设计精良的快递袋子,为什么不能普及呢?
提手快递袋为什么没普及?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没普及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三座大山:贵、麻烦、没必要。
第一座大山:差钱。
快递袋是电商和快递公司死抠成本的产物。
普通袋子,生产线“哗”一下就出来了,几乎不要钱。
你要加个提手?那得多一道冲压工序。
产线速度慢了,设备成本高了,还浪费一块原料。
一个袋子多花一两毛,对个人来说无所谓,但对日发几十万件的商家来说,那是能让人肉痛到怀疑人生的开销。
第二座大山:机器也嫌弃。
现在的快递分拣全靠自动化,流水线和机器人最爱方方正正的“乖宝宝”包裹。
带提手的袋子呢,就像调皮熊孩子,小手乱伸,到处勾勾搭搭。要么卡在传送带缝隙里,要么直接挂机器上不走了。结果就是:
“报告,产线被一个提手袋子卡死。”
然后分拣线停摆,工作人员只能跑过来“营救”。
效率没了,成本上去了,主管血压也飙了。
久而久之,快递公司宁愿选最无聊的袋子,也不要让这群“机器人大爷”生气。
第三座大山:好像也不是刚需。
大多数时候,咱从快递柜走回家的路,也就几百米。包裹塞胳肢窝里、抱怀里,或者直接和菜放一块,也能凑合过去。
真要是特别沉、特别大的,商家早给你整纸箱了。
所以带提手的设计,算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既然不是刚需,在成本和效率面前,它自然混不下去。
说来说去,不是设计师不懂用户,而是这点小贴心,在“成本至上、效率为王”的快递江湖里,显得有点水土不服。
不过,也别太绝望。等哪天成本降到白菜价,机器人能优雅处理各种奇形怪状的包裹了,也许我们就能人手一个提手快递,干净、潇洒又体面地拎着快递回家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