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是日本人心里的宝贝山,平时看着那么安静,对称的锥形山体,雪顶闪闪发光,谁能想到它其实是个活火山呢?它坐落在本州岛中部,离东京才100公里左右,直线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但你知道吧,自从1707年那次大喷发之后,它就安静了300多年,这段时间长得有点不对劲。
专家们直言,这山的历史喷发周期大概每30年一次,现在这么久没动静,简直是异常状态,下次爆发随时可能来。尤其是最近,日本政府和东京当局开始紧张起来,各种模拟和计划铺天盖地地出,核心就是担心火山灰一层一层堆起来,能把整个东京搞得瘫痪。灰不光是脏,还重,还细,吸进去伤肺,压在屋顶上能塌房子,堵路堵到车动不了。这事儿听起来像科幻,但全是基于历史和科学数据,真实得让人脊背发凉。
富士山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而是好几个古老火山叠加起来的。最早的那个叫小御岳火山,700,000年前就开始活跃了,后来又有爱鹰山什么的,东南边也闹腾了好一阵。100,000年前,老富士形成,高达3100米,喷了不少火山灰和熔岩。接着4000年前,新富士开始建起来,现在的山体基本就是它贡献的,占了四分之五的体积。从8000年前到4500年前,小规模爆炸为主,之后又有大熔岩流。总之,这山的历史就是一部喷发史,各种类型都有,熔岩流、火山碎屑流、火山灰、侧面爆发,号称“喷发百货店”。从地质记录看,它至少喷过15次大爆发,自781年有文字记载以来,就没消停过。
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当然是1707年的宝永喷发。那年11月,大地震先来了一波,里氏8.7级,震坏了大阪一大片。49天后,12月16日,富士山从东南坡开了新口子,喷了整整16天。灰柱冲上天,风一吹,火山灰像雨一样落下来,覆盖了江户(现在的东京)、横滨一带。东京市区积灰2-3厘米,横滨地方甚至30厘米厚。熔岩流下来,填平了当时的濑之海湖,分成现在的西湖和精进湖,还形成了青木原树海。
那次灰总量巨大,估计8000万立方米,经济损失按当时算,够买下整个江户城好几倍。直接死人2000多,间接因为农田毁了、粮食短缺,饿死上万。灰堵了河道,洪水平时泛滥,屋子塌了,路不通,通讯基本靠吼。江户时代交通靠马和步行,那灰一落,全国物流就卡壳了几个月。日本人后来管这叫“灰的灾难”,从那以后,富士山就没再喷过。但专家分析,这次喷发就是地震压了岩浆室,两种岩浆混一起,才爆得那么猛。
现在呢,300年过去,富士山表面上看风平浪静,但地下可没闲着。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有人担心会诱发富士山,但监测显示没啥大动静。2021年,又有4.8级小震,网上传“富士山要喷了”,但气象厅赶紧辟谣,说风险没升。话说回来,专家们不放心,因为这山太年轻了,地质上属于活跃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藤井俊嗣,他是火山学大牛,主管气象厅的火山喷发预测联络会。
他直言,300年没喷是“异常”,历史周期才30年,作为活火山,喷发是必然的,早晚的事儿。藤井教授还说,富士山岩浆室压力可能比1707年前高1.6兆帕,这数据来自国家地球科学灾害预防研究所的模型,虽然没法直接测,但间接算出来,够让人警铃大作。他不是危言耸听,基于地质层和历史数据,强调灰风向一西南偏西,就能直奔东京。
今年2025年,日本政府坐不住了。8月26日,内阁府在火山防灾日那天,放出一段AI模拟视频,约10分钟长,用计算机图形重现了宝永级喷发场景。视频基于2020年中央防灾委员会报告,假设15天西南风把灰吹向东,东京圈1.2亿立方米灰落下,大部分地方2-10厘米厚,总量是2011年东日本地震碎屑的2.5倍。灰两小时内到东京,健康、交通、电力、水全乱套。藤井教授当顾问,还亲自解说,指出这种破坏会让日常生活停摆。视频不是吓人,是为了让民众直观感受风险,提高警惕。发布后,东京居民下载防灾APP的多了,海报到处贴,超市口罩卖疯了。
东京当局更直接,5月先出初版防灾计划,四个月内改两次,因为早期版太模糊,没操作细节。现在的《火山灾害预防计划》超具体,优先清理连接政府、医院的路,3月就和道路协会签协议,配清扫车和装载机。灰清理顺序定了,应急服务先通。疏散指南分层:灰低于3厘米,居家关窗戴口罩;3到30厘米,去附近避难所;超30厘米,全市疏散令,尤其是木造房风险高,灰加雨一压就塌。官员说,以后会指定市外安置点,避免东京圈挤成一锅粥。计划参考新燃岳火山8月底喷发,那烟柱5500米高,灰飘数百公里,提醒大家灰危害真不是闹着玩。
日本气象厅管111座活火山,富士山24小时监测,地震仪、GPS全上。公众教育也跟上,学校讲座教戴口罩姿势,APP发警报。藤井教授还推“先生火山学”,实地考和实验室分析,帮政策把关。部分学者如东京大学减灾教授目黑喜美郎,说视频场景需特定风向,不是高概率,但准备必须。话说,日本这防灾劲头,值得学。1707年那会儿,靠人力扛,现在AI模型、协议演练,韧性强多了。
当然,喷发概率低,但不是零。地质上,环太平洋火山带,日本占大头,南海海槽地震可能诱发富士山。鎌田浩毅教授也警告,南海大震来,富士山跟上,东京退回江户时代,生命线全断。政府专家组3月出指引,四阶段应对,从少灰居家到大灰撤离。储备一周物资不够,得多备,因为喷发可能两周。灰处理,建仓库或海运,训练更多专家。藤井教授强调,100年没大灰灾,日本得醒醒。
东京不光是首都,还是经济心脏,灰一压,全国遭殃。但通过计划和教育,风险能降。民众意识起来了,买护目镜、应急包成常态。未来,监测升级,国际合作共享数据,2026年或出更准AI模型。话说,富士山喷不喷,谁知道,但准备好了,总比措手不及强。这山美是美,可别真来次大惊喜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