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万科集团的副总裁毛大庆真敢说!他接受采访时称,2018年以后建的的房子不建议买,2013-2016年建的房子都非常好,当时整个地产行业,建筑行业都在进行质量大比拼,建筑用料非常扎实,那几年建设的房子质量都很好,而2018年之后情况发生巨变,整个链条资金链短缺,偷工减料在所难免!
这时候房子的问题一下子全冒出来了,像墙面鼓包、漏水、外墙脱落这些毛病变得很常见。
小区绿化从原来设计的园林,变成随便铺点草地就交差,精装修变成了毛坯房,想要更好点还得自己加钱。
政府出台限价本来是为老百姓着想,但开发商限价后干脆不在房子品质上花心思,多省一份就能多赚点。
等到业主拿房,发现精装货不对板、墙皮脱落、雨天渗水,投诉率和以往比一下就高了好几成。
一些刚交付的新小区甚至因质量不过关,最后被迫整栋重建,等了一两年,业主还得另找地方暂住。
可这一切背后,归根结底还是行业里资金紧缺带来的连锁反应,每个环节都在压低成本,结果损失都摊在买房人身上。
其实二手房也没好到哪去,很多楼龄超20年的“老破小”,光看价格便宜,但买进去才发现装修根本没法动,水管老化、墙体有裂缝甚至能塞硬币,下水道一到夏天就返味,物业管理跟不上,还容易碰到历史欠费或维修基金用光的情况。
想换个窗户都得整栋楼邻居签字,银行对这些房子也很谨慎,贷款难利率高,住起来啥都得自己操心,加上学区政策变化,原先能保值的二手房也难说了。
只盯着房价省钱,最后却住得烦心,这种错不少人都犯过。
买房确实不能光图便宜,应该多问一句房子什么年份建的,开发商是谁,现场多看看墙体和门窗有没有细节问题,甚至可以找专业人验房,免得后悔。
现在不少人都变聪明了,会查楼盘过去质量投诉,有问题的房子再便宜也不会碰。
现在房子不仅是个投资,更是每天生活的地方。行业里资金紧张带来的麻烦一时难解,限价、用料缩水、偷工减料这些问题,只能靠业主自己多点心。
2013到2016年盖的那些房子之所以口碑好,既有用料足、工艺扎实的原因,也靠当时行业竞争把控了品质。
这样的房子虽然价钱可能更高一点,但长远来看,住得更安心,也不用陷入不断维修和折腾的困境。
买房这事谁都不想被坑,别光看广告、样板间和价格,真正进去住才知道好坏。
从年份、品质到物业管理,每个细节都得留心,尤其是2018年以后盖的新房,买之前最好查清楚开发商过往口碑,有条件就实地去看看,别想着捡便宜,踩了坑后悔就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