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越剧圈传来噩耗:49岁的越剧演员孟再平在8月31日离开了人世。
这位以扮演小生闻名的艺术家,即使打了120万的抗癌针,最终也没能战胜“癌王”胰腺癌,享年49岁......
本文图片、描述源于网络,旨在弘扬正能量,无不良引导。若涉版权或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即刻删除。内容信息可靠,部分情节为提升可读性或有虚构,仅供参考,望理智阅读
孟再平1977年出生在浙江诸暨,16岁时,她正式踏上从艺之路
她的运气很好,一入行就拜了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少楼为师。
跟着名师学戏,孟再平进步飞快,不仅把老师的技艺学了个扎实,还渐渐有了老师的风采,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小王少楼”。
后来到了上海静安越剧团,孟再平又得到了更多学习的机会。
毕派继承人杨文蔚老师特别看重她,手把手地精心栽培她;同时,国家一级演员史济华老师也成了她的师父,教她学习范派唱腔和表演。
有了这些名师的指点,孟再平的功底越来越厚。不管在哪个剧团,孟再平一直专攻小生角色。
2008年,她还在台州自己拉起了一支队伍,当起了团长,给剧团起名叫“孟孟越剧团”,把对越剧的热爱变成了一份自己的事业。
孟再平的表演特别有感染力,神色自然又到位,总能把不同角色的性格琢磨透、演出来。
唱腔上,她的音色浑厚有力,厉害的是,既能把范派的稳健轩昂、朴素大方、悲愤激越唱出来,又能掌握毕派的潇洒飘逸、松弛自然、富有节奏感。
这种融合了两派长处的唱腔,让她的表演独具魅力,也让她在业内获得了很高的认可。
她的代表剧目除了前面提到的,还有《风雪渔樵》《李娃传》《三看御妹》等,每一部都成了戏迷们喜欢的经典。
2023年初,孟再平的胃痛越来越频繁,原本就清瘦的她,体重一路掉到只剩八十多斤。
团里同事看她撑得辛苦,劝她歇两天养身体,她却总摇摇头,转身就往排练场走——排好的戏不能耽误,等着看戏的乡亲们更不能落空。
直到一次去临海演《盘夫》,台下坐满了带着小马扎来的观众,孟再平穿着戏服上台,一开嗓还是熟悉的清亮嗓音。
可唱到一半,她突然觉得眼前发黑,耳边的伴奏声渐渐模糊,身体一软,直直倒在了台上。
同事们慌忙冲上去把她抬下来,送进医院检查,结果出来竟是胰腺癌晚期——这种病恶性程度极高,五年生存率还不到5%。
医生问她想不想治,她没先问病情,反倒先问“还能唱吗”。
为了能多站几天戏台,孟再平没犹豫,去杭州一家私立医院打免疫针。
一针就要八万多,她前后打了十五针,花掉的近一百二十万,是她半辈子唱戏攒下的积蓄,还有把房子抵押贷来的钱。
朋友劝她别再烧钱,她却说:“哪怕多活三个月,能再唱几场,值了”。
可是,再贵的针也不是万能的,她还是没有痊愈。
即使在治疗期间,孟再平仍然坚持演出。
有一回演出前,病痛让她在后台直冒冷汗,手指紧紧攥着化妆台边缘,连化妆师递来的纸巾都没力气接,大家围着她急得直跺脚。
可一听见熟悉的音乐响起,她立刻挺直腰板,眼里瞬间亮起光,仿佛刚才的痛苦都被舞台魔力驱散了。
化疗后,她的手抖得厉害,连夹菜都会掉在碗里,可只要穿上戏服,整个人就像换了模样——抬手、转身都透着范派小生的挺拔,半点看不出病态。
最艰难的日子里,她枕边总放着件月白色范派小生戏服,领口磨得发毛,袖口也褪了色,却是她的宝贝,每天都要轻轻摸一摸、看一看,仿佛那戏服里藏着支撑她的力量。
2023年10月,温岭村庙会上,她完成了最后一次登台。
那时她刚结束一轮化疗,脸肿得连戏妆都遮不住,说话气息也弱,可锣鼓点一响,她一甩水袖,水袖在空中划出漂亮的弧线,开口唱《何文秀哭庙》时,台下几百人瞬间安静下来。
2025年上半年,她创建的越剧团完成了150多场演出,每一场都藏着她的心血——有她在病床上改的剧本,有她强撑着身体给团员排的戏。
9月8日的追悼会格外庄重,多辆迈巴赫缓缓前行,头车上放着她的遗照,照片里的她,还带着舞台上的自信与光彩。
孟再平老师一路走好,到了天堂,没有病痛,希望能继续穿着心爱的戏服,唱最爱的越剧,台下定会有无数爱你的观众。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越剧演员孟再平病逝,年仅49岁,剧团负责人:她患病后仍坚持登台演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