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宁愿坐19个小时的火车,也不坐6个小时的高铁,看完你就明白了

0
分享至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2025年春运大幕落下,据统计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3亿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在这庞大的出行潮中,一个现象引人深思,高铁以4分钟一班的密度穿梭在京沪线上,单日最高发送近80万人次,但却仍有近30%的旅客选择了速度慢得多的普速列车。

更令人关注的是,81对公益性慢火车在春运期间运送了1200万人次,其中最低票价仅1元,这个价格已经保持了26年未变。

选择坐火车的人大部分都是看中了它的价格优势,然而除了经济实惠之外,火车还有什么能够赶超高铁的优势呢?



四五倍的价格差异

在京沪铁路线上,1461次列车每天准时出发,这趟全程18小时44分钟的绿皮车,硬座票价156.5元,而同线路的高铁二等座票价超过550元。

对很多人来说,这390多元的差价不是一个小数目,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日均收入为312.5元,这意味着一张高铁票的价格可能超过不少人一天的收入。

如果是一家三口出行,选择高铁还是绿皮车,差价可能达到上千元,这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半个月的伙食费。



春运期间的票价差异更加明显,武广高铁等热门线路在高峰时段票价会上浮19%,武汉到广州南的高铁二等座最高卖到553元。

而普速列车不仅票价稳定,还推出了最低2折的优惠,武昌到杭州的硬座仅需22元。

这种价格差异,让许多人在出行时不得不仔细盘算,外出务工人员省下的几百元,能给家里老人买件新棉袄,给孩子交一个月的课外班学费,农村地区的老乡则能用省下来的钱多进点货,赶集时多赚点辛苦钱。



对他们来说,选择绿皮火车不是不喜欢快,而是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务实选择。

公益性慢火车的定价体现了民生关怀,公益性慢火车覆盖21个省份的530多个车站,几十年来票价不涨。

在贵州六盘水,水红铁路沿线的蔗农靠慢火车把甘蔗运到市场,让1斤甘蔗的售价从2毛钱涨到了1块5到2块钱。

这种低价稳定的运输服务,为偏远地区群众打开了增收门路,也让交通成本不再成为阻碍发展的门槛。



绿皮火车的“便利性”

绿皮火车的价值,远不止于票价低廉,它更像一条流动的生命线,延伸到高铁难以覆盖的角落,解决了特殊群体的出行刚需。

很多老火车站位于城市核心区,比如西安站、成都老火车北站,下了车走几步就能到公交站、地铁站,不用再花几十块打车去市区。

而高铁站为了方便扩建,大多建在城市外围,从高铁站到市区少则半小时,多则一两个小时,还得额外花交通费。



对要带大包行李的务工人员、赶时间办事的老乡来说,这种便利比速度更重要。

在偏远地区,慢火车的作用更加不可替代,全国81对公益性慢火车停靠的691个站点中,很多是高铁不会去的山区小站、乡镇乘降所,这些慢火车不仅载人,还成了老乡们的“移动货车”。

云南的5652次列车特意拆了部分座椅,方便菜农装新鲜蔬菜,湖南的7272次“卖菜专列”跑了30年,带动沿线15个古村落开起了民宿,老乡们靠这趟车把土特产卖到城里,日均能多赚500元。



在贵州六盘水营盘苗族彝族白族乡,“一乡十里三站”的独特布局,让当地盛产的甘蔗、脆桃通过慢火车运往各地,帮助村民实现了致富梦。

绿皮火车还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灵活运力,2009年春运期间,京沪线1461次列车临时取消全部卧铺改为硬座,单日运送4000多人,远超列车1866人的正常定员,帮很多人回了家。

这种“能扛事”的变通性,是讲究标准化、高效率的高铁很难做到的。



火车中的“温情”

绿皮火车承载的,还有高铁难以替代的情感价值和社会功能,在高铁上,人们大多低头刷手机,车厢里安静有序,但绿皮火车上的氛围完全不同,因为时间长,乘客之间更容易熟络起来。

有人会分享老家带的零食,有人会凑在一起聊打工的趣事,甚至有人会组队打扑克。



新疆的7556次列车上形成了“移动巴扎”,老乡们在车厢里交换特产、聊家常,山东的7053次列车串联起沿线的乡村市集,很多人坐这趟车不只是为了出行,更是为了赶个热闹、见个熟人。

对很多70后、80后来说,绿皮火车藏着他们的青春记忆。

年轻时出门打工、上学,大多坐的是绿皮火车,车厢里的叫卖声、铁轨的“哐当”声,都是难忘的成长印记。



现在就算条件好了,偶尔坐一次绿皮火车,也像在回忆过去的日子,这种情感连接,不是速度能替代的。

近年来,绿皮火车也在与时俱进,铁路部门不断改善慢火车的设施条件,加装充电插座、改善供暖和卫生条件。

黑龙江的绿皮车全面升级为空调车体,告别了冬天烧煤取暖的历史,一年就能减少180吨以上的煤炭消耗。



结语

高铁无法完全取代绿皮火车,不是交通技术的落后,而是发展理念的进步。

中国的交通发展从来不是追求单一的速度,而是兼顾效率与公平,让不同需求的人都能找到合适的出行方式。

交通的终极意义,不只是让一部分人更快到达目的地,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方便地到达想去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普京发出严重警告:俄乌冲突决定俄罗斯生死,输了俄罗斯将解体!

普京发出严重警告:俄乌冲突决定俄罗斯生死,输了俄罗斯将解体!

文雅笔墨
2025-09-15 11:07:07
智能超混MPV新王炸,2026款岚图梦想家32.99万元起上市即交付!

智能超混MPV新王炸,2026款岚图梦想家32.99万元起上市即交付!

林林Go
2025-09-16 04:39:37
深夜,全线爆发!

深夜,全线爆发!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09-15 23:16:57
知名车评人宣称永不碰小米,曝小米汽车众多问题,更多车主参战

知名车评人宣称永不碰小米,曝小米汽车众多问题,更多车主参战

云景侃记
2025-09-14 11:28:13
湖南18岁女生和父亲西藏自驾游,母亲发现纸篓脏东西,崩溃了

湖南18岁女生和父亲西藏自驾游,母亲发现纸篓脏东西,崩溃了

纸鸢奇谭
2024-10-02 19:27:38
利率3%的大额存单重出江湖,银行又在抢存款了

利率3%的大额存单重出江湖,银行又在抢存款了

别人都叫我阿腈
2025-09-15 16:43:43
一天内被交易三次, 小黑施罗德虽然NBA生涯让人泪目

一天内被交易三次, 小黑施罗德虽然NBA生涯让人泪目

大眼瞄世界
2025-09-15 22:58:01
台媒:台女艺人江祖平自曝遭性侵,绿媒前高层之子被警方带回调查

台媒:台女艺人江祖平自曝遭性侵,绿媒前高层之子被警方带回调查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16:48:04
江西省民政厅原党组书记、厅长李明生被“双开”

江西省民政厅原党组书记、厅长李明生被“双开”

新京报
2025-09-15 15:09:01
山东击落“不明飞行物”! 逐帧分析: 是真的! 中国导弹这么厉害吗

山东击落“不明飞行物”! 逐帧分析: 是真的! 中国导弹这么厉害吗

墨兰史书
2025-09-15 12:30:07
荷兰开炮,意大利开炮,俄军正式与北约交手!爱国者导弹全程哑火

荷兰开炮,意大利开炮,俄军正式与北约交手!爱国者导弹全程哑火

影孖看世界
2025-09-12 16:36:55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文976字愚昧无比,今藏于大英博物馆

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全文976字愚昧无比,今藏于大英博物馆

诗词中国
2025-09-14 14:20:54
美国犹太裔女演员首获艾美奖,发表获奖感言高呼“解放巴勒斯坦”

美国犹太裔女演员首获艾美奖,发表获奖感言高呼“解放巴勒斯坦”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13:30:22
女优皆川兰青春少女出道!只和一个男人发生过关系

女优皆川兰青春少女出道!只和一个男人发生过关系

葫芦哥爱吐槽
2025-09-15 18:46:20
丰满身材敢穿紧身裤?这辣眼装扮反而欲到犯规,谁看了不心动!

丰满身材敢穿紧身裤?这辣眼装扮反而欲到犯规,谁看了不心动!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15 14:21:01
央媒都看不下去了,各地开学发型令太扯淡,权力的廉价表演!

央媒都看不下去了,各地开学发型令太扯淡,权力的廉价表演!

眼光很亮
2025-09-14 18:35:15
篮球苏超见证传奇归来,江苏篮球黄金一代将齐聚开幕式

篮球苏超见证传奇归来,江苏篮球黄金一代将齐聚开幕式

现代快报
2025-09-15 16:09:05
夜跑穿搭太抢眼?看效果就知道!

夜跑穿搭太抢眼?看效果就知道!

独角showing
2025-09-05 08:50:22
当过市长、市委书记、厅长,张国伟主动投案

当过市长、市委书记、厅长,张国伟主动投案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5 10:15:44
于朦胧临走前拿走朋友两块手表的行为,真实原因只有一个

于朦胧临走前拿走朋友两块手表的行为,真实原因只有一个

魔都姐姐杂谈
2025-09-12 05:01:34
2025-09-16 08:11:00
禾寒叙 incentive-icons
禾寒叙
分享每天的旅行日常,带你们一起看世界
1966文章数 39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7分钟上齐3道菜 太二酸菜鱼"活鱼现做"遭质疑

头条要闻

7分钟上齐3道菜 太二酸菜鱼"活鱼现做"遭质疑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中国将依法依规开展TikTok技术出口审批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亲子
本地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学霸的尴尬:中国科大开学考的“下马威”,物理20分还是高分

日常穿衣其实一点都不难,看看这些气质女性,穿得大方高级

亲子要闻

我该怎么办呢?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军事要闻

三人伪装"外卖员""钓鱼佬"窃取军事秘密 详情公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