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本是学子开启新程的日子,19 岁的孤独症学生小昊(化名)却在报到当天遭遇 “闭门羹”。尽管他通过广东省残联推荐、院校考核,顺利拿到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但 8 月 30 日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时,却因 “孤独症” 身份被校方临时劝退。目前,广东省残联已介入此事,协调双方解决问题。
录取流程无异议,报到当日突遭变数
小昊的求学之路虽伴随孤独症影响,却始终稳步前行 —— 从公立小学到特殊学校,再到广州市重点职高特教班,他的学习能力与自理能力均得到验证。今年 3 月,广东省残联发布《2025 年残疾人学生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通知》,计划推荐残疾学生至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接受全日制职业教育,招生专业涵盖计算机、电子通讯类,明确 “以肢体残疾及言语残疾学生为主,兼顾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学生”。
在省残联的推荐下,小昊报名参与该项目。4 月 18 日,他与全省 36 名残疾学子共同参加院校组织的笔试与面试,最终成为 9 名录取者之一,5 月 14 日正式收到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并加入新生交流群,全家都以为入学事宜已尘埃落定。
8 月 30 日,小昊在家人陪同下前往学校江高校区报到。因写字速度较慢、字迹稍显潦草,父亲主动向老师说明小昊的轻度孤独症情况,希望获得理解。不料,校方工作人员与领导沟通后,当场表示 “学校不招收孤独症学生”,建议其另寻合适院校,拒绝为其办理入学手续。
校方:不知情 + 无适配条件,担忧影响其他学生
针对劝退理由,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宣传部王姓主任回应称,校方此前对小昊的孤独症情况并不知情。据其解释,该残疾人招生项目已开展三年,往年仅录取肢体残疾与言语残疾学生,面试老师默认按此两类标准审核,未要求学生提交残疾人证,仅收集了户籍、身份证、毕业证等基础材料,“未察觉小昊的孤独症特征,才发放了录取通知书”。
王主任进一步表示,学校目前缺乏接收孤独症学生的专业师资与配套条件,且 “担心孤独症学生入校后,可能对其他正常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他同时证实,与小昊同批次录取的另一名孤独症学生,虽已完成校服购买、宿舍入住,最终也被校方劝退,该生家长选择接受这一结果。
对于家长提出 “出具书面劝退通知” 的诉求,校方仅以电话形式告知决定,未提供纸质文件。小昊父亲对此表示不满:“从 4 月录取到 8 月报到,三个月里校方从未提出异议,现在临时拒绝,导致孩子错过其他学校的报名截止时间,只能在家待着,情绪特别低落。” 他强调,残疾人证编号末尾 “54”(“5” 代表智力残疾,“4” 代表四级轻度残疾)可明确小昊的残疾类型与程度,报名时已提交相关材料,不存在 “隐瞒病情” 的情况。
多方观点:校方行为存争议,残联推进协调
小昊的遭遇并非个例。在全球范围内,孤独症学生在教育领域面临诸多困境的情况屡见不鲜。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约 16% 的孤独症儿童,即每六个中就有一个,在学前阶段被幼儿园或学前项目开除,被拒儿童的平均年龄仅 3.3 岁。这些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后,面临更多与老师的冲突以及对老师的过度依赖等问题。孤独症的特征,如社交沟通困难和一些重复行为,常被误解为不当行为,使得孤独症儿童更容易被学校排斥。此外,教师可能忽视孩子通过非语言方式表达需求的尝试,这加剧了孩子的焦虑,导致他们在年幼时就可能出现情绪失控。
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位母亲凯伦福勒(Karen Fowler)为 12 岁的女儿安伯(Amber)申请中学学位时,遭到了 19 所学校的拒绝。安伯患有孤独症、智力残疾、全面发育迟缓且无法言语。特殊学校和设有孤独症单元的主流学校均以满员为由拒绝了她的申请。例如,基尔巴拉克的一所特殊学校今年收到了 53 份申请,但仅有 3 个学位,安伯在等待名单上排第 50 位。
在美国阿肯色州,一位母亲凯西・奥尔维(Kacey Olvey)为患有孤独症的儿子申请转校时,遭遇了和谐格罗夫学区的拒绝,理由是学校不愿为其孤独症而聘请工作人员。但最终,阿肯色州教育委员会一致投票推翻了该学区的决定,因为根据 2013 年的《阿肯色州公立学校选择法》,学校不得基于残疾歧视转学学生。
小昊的遭遇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残疾学生教育权益的广泛关注。长期关注孤独症群体的福建省心启航助残帮扶中心理事长张秀丽指出,该项目本身面向残疾学生,却因残疾类型区别对待,已涉嫌歧视。福建嘉禾嘉律师事务所律师黄舟雄也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等职业学校不得因残疾拒绝符合条件的考生,且《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未将孤独症列为 “不予录取疾病”;校方发放录取通知书后,双方已形成教育服务合同关系,单方劝退缺乏法律依据。
截至目前,小昊父亲仍坚持 “让孩子按原计划入学” 的诉求,若问题无法解决,将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广东省残联教育就业部已关注此事,9 月 9 日已组织校方与家长进行沟通,后续协调结果将持续跟进。残疾学生的教育公平之路依然任重道远,社会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包容与支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