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他终于挤进了日本参议院。石平,这个1962年出生在四川成都的北大学子,当年还怀揣着“中日友好”的留学梦,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日本右翼政坛的“宠儿”。一个“归化一代”的华裔,能在派阀丛林的日本政坛占据一席,靠的不是能力,而是一条极其简单粗暴的捷径:疯狂反华。
18年时间,从入籍日本到被维新会推荐参选,再到以47939张票勉强挤进参议院,这条道路上,他抛弃了自己的出身,把辱骂祖国当成简历,把煽动仇恨当成政治筹码。有人说,他是日本政坛的“奇迹”。但仔细一看,这奇迹的底色,不过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投名状。
![]()
石平的履历看似光鲜,北大哲学系、神户大学博士、媒体专栏作家、大学客座教授。但他一路走来的轨迹清晰可见:2007年刚刚入籍,就摇身变成了“China Watch”的常驻评论员,专门在《产经新闻》散布所谓“洞察”。入籍第二年,马上在拓殖大学挂上“教授”头衔——那可是日本殖民台湾的遗产学校,以右翼色彩闻名。一个新归化的华裔,凭什么能在日本如此顺风顺水?答案很直白:因为他开口闭口都是“中国威胁”,因为他毫无底线地踩在自己民族的伤口上博取掌声。
他称中国是“纸老虎”,鼓吹日本应当在钓鱼岛问题上主动出击,趁机对抗中国;他否认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把铁证如山的史料称为“谎言词典”;他支持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甚至叫嚣日本该发展核武器;四川地震时,他劝日本不要提供援助,生怕中国少受一点苦。有人说,这是“思想立场”,其实更像是拿着祖国的血泪当投名状,去换取日本右翼社会的一个入场券。
出版市场上,他更是靠贩卖“中国崩溃论”大发横财。《我为何抛弃了中国》《中国人没有未来》《中国人的真面目》——这类书在日本的右翼圈子里畅销,但在中国人眼中,就是廉价的自我出卖。书封面上印着他的名字,那冷冰冰的两个字,比任何辱骂都刺眼。
![]()
可讽刺的是,这样一位极力摆脱中国身份的人,在日本社会依然被嘲讽为“外来者”。2017年,他讽刺追问丑闻的记者望月衣塑子是“恶心的自我陶醉”,结果立刻被日本政界人士反击:你石平除了攻击中国,还会干什么?在他们眼里,这种“皈依者”的狂热,恰恰暴露了内心的不安。你越是亢奋地抽打自己的出身,日本人越清楚你真正是谁。
今年7月,他终于以维新会的比例代表身份当选参议员。这本该是高光时刻,可结果呢?维新会的政党票从784万票掉到437万票,跌幅惊人。他是压线当选,但政党却整体衰退。某种意义上,他的当选不只是个人的讽刺,更是维新会的困境:在关西还能玩一玩民粹,但放眼全国,只能靠一个“反华华裔”的奇观博眼球。
石平现在挂名在“外交防卫委员会”,还急不可耐地加入“日华议员恳谈会”,嚷嚷要加强对台关系。想想看,历史上多少华裔在海外政坛拼搏几十年,才赢得社会认同。他呢?凭借着辱骂祖国,短短十几年混进国会,却永远摘不掉“归化华裔”的标签。对日本右翼来说,他是个有用的工具;对日本普通人来说,他始终是“外来人”;对中国人来说,他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尊严。
![]()
有人把他称作“当代汉奸”。这词听上去古老,却精准。因为他所做的一切,就是拿着祖国当踏脚石,把出卖当捷径,把背叛当荣耀。他或许能在东京千代田区的国会议事堂里混上六年,但他换不来真正的尊重。甚至在日本社交媒体上,质疑他的人依然不断:“中国人就是中国人,永远不是日本人。”
政治的热闹终究会散去,日本维新会还是那个局限于关西的小党,而石平,也只能在永田町的走廊里当个小丑般的存在。他的一生,已经被自己写下了注脚:背叛换来的,不过是一张暂时的门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