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E弹性体材料因其优异的弹性、耐磨性和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日用品、汽车配件及电子电器等领域。然而,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制品表面或内部若出现气泡,不仅会破坏外观质感(如形成凹坑、透光性下降),还会削弱其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降低、抗冲击性变差),直接影响产品合格率与使用寿命。那么您知道TPE弹性体材料有气泡,该怎么办?下面广东力塑小编为您介绍:
TPE弹性体材料出现气泡的处理措施:
一、强化材料预处理与干燥
(1)彻底干燥原料:
TPE弹性体材料若含水分或低分子挥发物,高温注塑时会蒸发形成气体,导致气泡。需在注塑前将TPE弹性体材料置于80-100℃的干燥箱中烘干2-4小时,确保含水率≤0.5%。
(2)检查原料包装:
若原料切粒后未充分冷却即包装,可能残留水分。TPE弹性体材料烘干后需密封保存,避免重新吸湿。
二、优化注塑工艺参数
(1)调整温度控制:
降低料筒温度:若机筒温度过高(尤其是加料段),会导致部分塑料过早熔融,空气无法从加料口排出。需逐段降低料筒温度(如从220℃降至200℃),避免TPE弹性体材料降解产生分解气。
提高模具温度:模具温度过低(如低于40℃)会加剧熔体与模具的摩擦,增加流动阻力。可适当提高模具温度至50-60℃,增强TPE弹性体材料流动性,减少气泡风险。
(2)优化注射速度与压力:
多段注射控制:采用中速注射充填流道、慢速填满浇口、快速注射填充模腔、低压慢速保压的工艺,使模内气体在各阶段及时排出。
增加保压压力与时间:保压压力不足会导致熔料与型腔表面不密贴,产生气泡。可适当增加保压压力(如从50MPa升至70MPa)并延长保压时间(如从2秒延长至4秒)。
(3)控制料量与背压:
料量不足或加料缓冲垫过大会导致熔料填充不稳定,需确保料量充足且缓冲垫适中。
增加背压(如从1MPa增至2MPa)可促进熔体中的气体排出,但需避免背压过高导致熔体温度升高。
三、改善模具设计与排气
(1)优化浇口与流道设计:
浇口过小或位置不合理会限制熔体流动,增加气体被困风险。可加大浇口尺寸(如直径从1mm增至1.5mm)或调整浇口位置至制品厚壁区域。
流道细长会导致熔料流动不连续,需增加流道直径或缩短流道长度。
(2)增强模具排气性能:
在模具分型面设置排气槽(深度0.02-0.05mm),或在适当位置安装真空排气装置,确保型腔中的空气和挥发性气体能及时排出。
检查模具分型面是否堵塞或排气孔道不足,必要时进行清理或增加排气孔。
四、减少胶料滞留与设备维护
(1)缩短胶料在炮筒内的滞留时间:
胶料滞留时间过长会导致降解产生气体,需优化TPE弹性体材料生产周期,减少总周期时间。
(2)定期维护注塑设备:
检查螺杆、料筒和喷嘴等部件是否磨损或堵塞,确保TPE弹性体材料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磨损的螺杆会导致熔体剪切力过大,产生分解气。
五、合理使用脱模剂与添加剂
(1)限制脱模剂用量:
脱模剂过多会阻碍气体排出,需适量使用或换用无硅脱模剂。
(2)调整添加剂配方:
若TPE弹性体材料中添加了过多润滑剂或增塑剂,可能导致TPE弹性体材料流动性过强,需与供应商沟通调整配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TPE弹性体材料气泡问题的解决需从材料预处理、工艺优化、模具设计、设备维护及添加剂使用等多维度综合施策。通过彻底干燥原料、调整温度与压力参数、优化模具排气、缩短胶料滞留时间并合理使用脱模剂,可显著减少气泡缺陷,提升制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实际生产中建议结合试模验证,逐步调整参数以找到最佳工艺窗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