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勾勒的“三步走”蓝图中,2027年AI应用普及率超70%、2030年超90%、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社会的目标,不仅标志着中国正加速拥抱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更向各行业抛出了“如何借AI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
作为与民生消费深度绑定、兼具服务属性与商业属性的典型领域,酒店业站在智能化转型的十字路口,在吹响全面AI号角的当下,酒店业如何顺潮而进?
图源:摄图网(ID:500535578)
01 AI打通酒店服务的任督二脉
近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酒店业早已不再将AI视为“锦上添花”的技术噱头,而是主动将其嵌入运营肌理,构建起效率驱动、体验升级、收益增长的价值闭环。诸多酒店的实践,已然勾勒出AI赋能酒店业的清晰路径。
图源:摄图网(ID:600575791)
在客户服务端,AI打破传统服务的时空限制与响应壁垒。尚美数智推出的虚拟数字人“尚小美”,依托DeepSeek大模型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实现从被动应答到主动服务的转变。其24小时在线模式覆盖凌晨咨询、深夜需求等人工服务盲区,将客户咨询响应时间从15分钟压缩至30秒;同时通过分析用户浏览轨迹、消费偏好等数据提供千人千面推荐,推动推荐转化率提升23%。
在运营管理端,AI成为酒店降本增效与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引擎”。首旅如家的“AI数字店长”直击酒店业供需错配的管理痛点,其覆盖3000+家门店的规模效应,依托实时抓取的区域客流、竞品价格、节假日趋势等数据,完成42万次自动调价,既避免了淡旺季客房空置率过高的资源浪费,也减少了过度预订引发的客诉,最终推动门店平均入住率提升,实现了“数据驱动决策”的管理升级。
在营销与决策端,AI让酒店的精准化运营与风险可控成为可能。雅里数科携手群核科技,打造酒旅行业首个AI智能化BIM“灵犀智绘”。它颠覆传统酒店设计流程,实现设计→施工→运维全链路数字化,最终使设计周期缩短50%,施工误差降低30%,成本预估准确率达92%。此外,由雅里数科与阿里钉钉深度共创的AI工作台“灵犀博士”,它以往千人千面的工作台高度集成为千人一面,用户只需通过AI入口输入需求,就能直达对应功能。
从这些案例中不难发现,AI在酒店业的价值早已超越单一功能优化,而是通过数据流动与算法迭代,打通了服务—管理—营销的全链条,形成降本、增效、提质三位一体的赋能效应。
02 不是跟风,是刚需!酒店拥抱AI的真相
酒店业对AI的积极布局,是在多重行业压力叠加下的破局必然。当前,中国酒店业正处于从增量扩张向存量竞争转型的关键阶段,传统发展模式的瓶颈日益凸显,而AI恰好成为破解这些痛点的钥匙。
图源:摄图网(ID:600101197)
其一,人力成本占酒店运营成本超30%,且呈持续上升趋势,中小酒店人力成本年均增幅达8%-12%。同时,酒店业工作时间长、重复性强的特点导致基层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招工难、用工贵问题突出。AI通过替代部分重复性劳动,既能降低人力依赖,又能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服务波动。
其二,市场竞争白热化倒逼价值重塑,同质化困局亟待突破。迈点研究院首席分析师郭德荣在解读《2025年中国酒店投资运营与品牌发展报告》时指出,当前酒店业已进入存量竞争的关键阶段。一方面,酒店数量持续增加,尤其是中高端酒店市场的供给过剩;另一方面,消费者需求正在从满足基本住宿向追求个性化、场景化、情感化体验转变。AI通过分析用户数据勾勒精准画像,可提供定制化房型、餐饮推荐,结合数字人、V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帮助酒店建立差异化优势。
其三,运营效率瓶颈制约发展质量,传统管理模式难以适配新需求。酒店业受季节性波动影响大,传统人工管理依赖经验判断,难以实时响应市场需求:旺季人工不足导致服务质量下降、超售引发客诉,淡季资源闲置造成浪费。AI凭借数据处理与自主决策能力,可实现动态调价、智能排班、精准库存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可以说,AI的出现,恰好击中了酒店业当前面临的人力、竞争、效率三大核心痛点,其渗透过程既是技术驱动的必然结果,更是行业寻求自我突破的主动选择。
03 酒店AI绕不开的“人情味”与安全难题
尽管AI为酒店业带来了显著的赋能效应,但在落地过程中,一系列深层次的挑战也逐渐显现。
酒店服务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传统前台的微笑问候、主动帮提行李的贴心举动、面对客人焦虑时的共情安抚,这些非标准化的情感互动,构成了酒店服务的温度与灵魂。而AI的标准化、程序化特性,恰恰与这种情感需求形成了天然的矛盾,当客人想咨询周边小众景点时,AI基于预设数据库的推荐,难以替代员工“我上周刚去过,那边风景很不错”的个性化分享;更有部分酒店为追求智能化标签,将入住引导、投诉处理等全流程交由机器完成,导致客人产生被机器支配的疏离感,彻底背离了酒店服务的本质。
除了人情味缺失,AI应用还面临三大现实难题:一是技术适配性不足。当前语音控制、图像识别等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时常出现指令误识别、身份误判等问;
二是数据安全风险凸显。AI运行依赖海量用户数据,包括身份证信息、消费记录、出行偏好等敏感内容,一旦出现数据泄露或被滥用,不仅会侵犯客人隐私,更会降低酒店的品牌信任;
三是员工适配难题。部分基层员工因担心被AI替代而产生抵触情绪,而管理层也面临如何培训员工与AI协同工作的挑战,若不能妥善处理员工的心理焦虑与能力提升问题,AI的赋能效应将大打折扣。
04 写在最后
AI为酒店业打开了智能转型的新空间,既能破解人力、效率、竞争等痛点,又能推动行业服务升级。可以明确的是,酒店业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人”,技术只是服务工具。唯有平衡AI的智能与服务的温情,实现人机协同、人文与技术融合,酒店业才能真正步入高效且有温度的智能新纪元,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