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你敢信吗?
2025年的春晚,当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在舞台上扭起东北大秧歌时,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吸了过去。
第二天,这些机器人的制造商——宇树科技,瞬间火爆全球。
但今天,咱们不聊机器人,聊聊这群“铁疙瘩”身体里一个不起眼,却差点让整个产业“窒息”的小东西——动力连接器。
不要小看这小东西,它可是整个机器人的“心脏动脉”。
更让你想不到的是,研制这种高科技产品的不是不是什么国际巨头,而是一家来自常州的、只有300名员工的中国小厂——艾迈斯。
就在春晚之后,这家小厂的订单瞬间暴涨,月产量需求从两年前的8000套,疯狂飙升到20万套,暴增超过2000%!
2025年第一季度,艾迈斯就拿下了4.3亿人民币的订单。
一个巴掌大的小零件,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工厂,怎么就成了引爆千亿机器人赛道的关键先生?这背后,是一个潜伏二十年,一举掀翻美国技术铁幕的传奇。
事情得从20多年前说起,那时的“中国制造”,是廉价的代名词。
艾迈斯的创始人胡正宇,就在这个行业里为外国品牌做代工。
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因为一个叫“连接器”的小玩意儿,把所有中国厂商的脸按在地上摩擦。
这东西说白了,就是电池和马达之间的“插头”,负责传输动力和信号。
听着简单,但技术含量极高。
当时,国产连接器插拔20次就接触不良,而美国泰科电子的产品,能稳定工作5000次以上。差距就是这么残忍。
更屈辱的是,美国企业用密不透风的专利网,垄断了整个高端动力连接器市场。
中国厂商每生产一个航模动力连接器,就得乖乖向美国人支付4.2美元的专利费。
不仅如此,进口产品价格是成本的3倍,订货周期长达2个月,还动不动就断供。你的生产线,你的产品迭代,全看人家的脸色。
这就是赤裸裸的“卡脖子”,人家吃肉,你连汤都喝不上,还得挨打。
胡正宇的团队不信邪,2002年,他们在常州郊区的一个车库里,把美国人的连接器拆了、测了、画了无数遍,想找出其中的奥秘。
但逆向研究,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
时间来到2007年,胡正宇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惊掉下巴的决定。
他砍掉了公司所有正在赚钱的业务,家电连接器、汽车小配件……统统不要了!他要把全部身家和精力,押注在那个被美国人死死卡住的大电流动力连接器上。
在当时,这无异于一场豪赌。
“与其在多个领域平庸,不如在一个点上做到极致。”胡正宇后来说。
他看准了,这个不起眼的小零件,未来将是无人机、机器人等所有智能设备的心脏。谁掌握了它,谁就掌握了未来的主动权。
接下来的两年多,是寂静的潜行。没有收入,只有投入。当外界还在为代工订单抢破头时,胡正宇的团队在实验室里,向着那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发起冲锋。
2009年,北京模型展,艾迈斯带着他们的第一款自研产品——XT60连接器,悄然登场。结果,一战成名!
XT60不仅在价格上比美国同类型连接器便宜一半,在性能上也不逊于美国的连接器。
性能不比你差,价格还比你低一半,这仗还怎么打?
美国泰科电子构建多年的技术壁垒,被这个中国小厂撕开了一道口子。XT60成功返销美国、德国等63个国家,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如果说XT60是艾迈斯吹响的反击号角,那么与大疆和宇树的合作,则是其彻底锁定胜局的两场关键战役。
2014年,大疆创新正在为他们的“悟”系列无人机寻找一款连接器。要求很苛刻:体积要小,机身要薄,但还得能承受住大电流。
艾迈斯的MR30连接器完美符合要求,它小巧的身板,在测试中竟然稳定承受了50A的电流,远超大疆的预期。
大疆当场就签下了百万级采购大单。而胡正宇接下来的操作,更是堪称经典商战案例。
他发动了猛烈的“价格战”。当时,美国同类产品售价5美元,艾迈斯直接定价2.8美元。美国厂商被迫跟进,降到3美元,胡正宇反手又是一个王炸,直接把价格干到了1.5美元!
这不是恶性竞争,这是技术实力的降维打击。艾迈斯通过自主研发,将生产工序从12道压缩到7道,成本大幅降低。
胡正宇的哲学很简单:“用技术降成本,用成本打市场,用市场养技术。”他不是在赔本赚吆喝,而是把技术创新带来的红利,变成射向对手的子弹。
如果说与大疆的合作是抓住了现机,那么与宇树科技的联手,则彰显了胡正宇惊人的远见。
2015年,宇树科技还只是个刚起步的创业公司,正在为他们的第一代四足机器人寻找连接器。进口产品报价高达8美元一个,对于初创公司来说难以承受。
胡正宇看到了机器人领域巨大的潜力,决定陪这个“小兄弟”玩一把。
艾迈斯为宇树专门定制研发了MR系列连接器,要求极为变态:要在零下40℃到85℃的极端温度下工作,要能承受瞬间100A的冲击电流,还要保证10万次的高强度插拔。艾迈斯不仅做到了,而且价格只有进口货的三分之一。
据说,为了表示诚意,胡正宇甚至免费向宇树提供了价值80万元的产品。
这笔投资,在十年后获得了惊天回报。
时间快进到2024至2025年,艾迈斯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据称,其NX系列连接器凭借优于美国产品的信号衰减率和温升表现,被应用在了马斯克的SpaceX“星链”卫星上。一个小小的中国连接器,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飞上了太空。
而在地球上,随着具身智能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人形机器人产业彻底爆发。
2024年的CES展上,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其成本仅为波士顿动力同类产品的1/5,这背后,艾迈斯的低成本、高性能连接器功不可没。
最终引爆点,就是2025年的春晚。宇树机器人的魔性舞姿,让全球观众看到了中国机器人的实力,也让作为核心供应商的艾迈斯,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订单爆了,但胡正宇却出奇地冷静。面对超过产能的订单,他选择了拒绝。
他给出的原则是:“品质第一,产能第二。”在订单井喷时,他决定维持现有的300人规模,拒绝超过产能150%的订单,以确保每一件出厂的产品都符合最高标准。
这份清醒和克制,在一个浮躁的时代里,显得尤为可贵。他深知,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质量,才是艾迈斯从车库走向世界的唯一通行证。
到2025年8月,在北京亦庄的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上,艾迈斯的连接器已经成为宇树、云深处、蔚蓝科技等几乎所有中国头部机器人企业的“标配”。
从无人机市场占有率超80%,到成为机器人产业的“标准件”,艾迈斯只用了十年。
猛增2000%!美国严防死守的技术,竟被这家常州小厂干到全国前三?
2025-03-13 16:03·沾化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