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林西县:土豆大丰收 富民强村“一块甜”

0
分享至

走进新城子镇下场村马铃薯种植基地,大型机械轰鸣驶过,颗颗饱满、沾着新鲜泥土的马铃薯争先“跳”出地面,铺满田垄,村民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忙着将刚出土的马铃薯分拣、装袋、搬运,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丰”景图。


马铃薯种植基地

“大家捡土豆的时候不要图快,大土豆和小土豆要分开装,挖烂的土豆另外装。”下场村党总支书记张国彬正提醒务工人员如何分拣土豆。“今年我把我们家20亩土地都流转出去,一亩地1000元,我和老伴又在马铃薯种植基地干活,一天一个人就有180元的收入。”村民赵宝才笑呵呵说:“土地流转出去省事又省心,而且又在家门口务工,既能照顾家又能挣钱,日子过得比过去舒服多了!”

近年来,新城子镇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建强支部堡垒、盘活土地资源、整合集体资金,大力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将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土地和低效生产状态的土地整合起来,集中流转给具有专业种植技术和丰富种植经验的合作社经营,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全程托管“一条龙”服务,通过实施集中连片作业,降低种植成本,实现了土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品牌化“五化”生态种植,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让“一村一块田”,长出“新财富”,实现节能省力又稳产,同时,农民可以得到土地流转租金和务工收入薪金,真正让农民的土地“活”起来,让农民的腰“鼓”起来。

“得益于这一创新举措,我们村今年流转土地1100亩种植马铃薯,而且承包户会额外支付每亩地10元服务费,其中5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另外50%用于后期土地检测监测、综合评估等务工补工费用,真正实现了土地流转顺民意,农户集体双受益。”下场村党总支书记张国彬说道。

“随着‘一村一块田’改革的深入实施,土地利用率明显提高,我们将继续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建设县域南部高产高效种植示范区,促进农业增产、集体增收、农民致富。”镇党委书记武利说。

集碎为整、成方连片,小田变大田;深松深耕、精确栽培、耕防收全程机械化,差田变肥田;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闲田变忙田。经过一番“乾坤大挪移”,地还是那块地,种出来的价值却已今非昔比。“一村一块田”不仅撬动了农村发展新动能,更为推进乡村振兴蹚出一条“新路子”。(王丽娜)

来源:赤峰市林西县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35358文章数 2005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