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蓁蓁,一个80后宝妈~
家有12岁儿子,在科学养娃的路上,邀你一路前行……
昨天晚饭时,Coco突然小声说:“妈……班里几个男生,总叫我‘蠢猪’,还学猪叫。明天我不想去上学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筷子都抖了抖。
上小学时,Coco的人缘很好,即使跟同学发生矛盾,也都顺利解决了,没想到上初中了会遇到这样的事。
他爸脱口而出:“哎呀,同学跟你逗着玩的吧?别那么小心眼儿!”
听到这话,Coco的头更低了……
这让我想起闺蜜家的儿子轩轩,刚上四年级那会儿,他总说班里几个孩子给他起外号,什么“矮冬瓜”、“鼻涕虫”。
闺蜜觉得男孩子皮实点好,总说:“甭理他们,你越在意他们越来劲。”
可结果呢?
轩轩越来越沉默,下课就缩在座位上,体育课分组都没人愿意跟他一组。
后来发展到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生怕说错又被嘲笑,成绩更是一落千丈。
等发现了孩子中度抑郁、厌学,闺蜜后悔得直掉眼泪,说:真没想到几句“玩笑话”能把孩子伤成这样。
我们家长总有个误区:觉得动手打人、抢东西才算霸凌。
其实霸凌早就升级了:起侮辱性外号、故意模仿嘲弄、拉帮结派孤立人……这些都是弥漫在孩子周围的“软刀子”,伤人于无形。
想到这,我赶紧让Coco坐到我身边,问他:“他们叫你外号,你心里是什么感觉?是觉得好玩,在开玩笑?还是很不舒服?很难受?”
Coco怯生生地说:“难受,特别难受,可能是到了初中我学习没那么好了,有几次回答问题也答错了,可能我真的很笨吧!”
我紧紧抱了抱他,看着他的眼睛说:“宝宝,你记住,这是校园霸凌中的社交霸凌。你没有错,你一点儿也不蠢,错的是他们!”
Coco看着我:“是吗?”
我坚定地告诉他:“当然了,他们在用语言攻击你,还记得你有一套《对小学社交霸凌说不》的绘本吗?找出来,咱们学学该怎么办!”
这套绘本我好早就给Coco买了,可能是小学环境比较单纯,Coco没遇到过类似事件,绘本也就没怎么读。
这次好了,他的阅读兴趣高涨,吃完饭,我们就赶紧坐在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Coco在《这不是真朋友》一册中,看到了更加恶劣的社交霸凌手段,他说:“竟然还有这样的同学?这可比起外号更伤人!看来我这还是轻的啊!”
把故事看完Coco就明白了:这不是他的错,他也不是活该被霸凌,他有权反抗并保护自己!
我在《我不喜欢这种玩笑》一册中,帮他找到了:如果朋友的玩笑升级为“社交霸凌”,他可以寻求谁的帮助。
由此,我们制定好了应对之策,Coco很开心地去写作业了。
过了几天,Coco放学回来时两眼放光:“妈!我成功了!”
“今天课间他们又叫我蠢猪,我超大声地说‘我叫Coco!你们给同学起外号,这是社交霸凌!我警告你们,不许再叫了!不然我就告诉老师!’他们都愣住了!后来就没再叫了!耶!”
看着儿子开心的样子,我心里那块石头才算落地。
孩子敢于维护自己的尊严,欺负人的同学才会知道收敛。
但这份“敢”需要孩子对“社交霸凌”有清晰的认知,而不是像Coco之前那样,觉得自己是真的“笨”。
后来每到周末,我俩就会一起脑力风暴,能想出好多应对方法。
孩子心里有数了,上学也就不慌了,遇到啥事都能随机应变,不吃亏!
如果你也担心孩子在学校受委屈,那就一定要让他知道:他有保护自己的权利,要学会如何安全、合理地反击!
千万别等到孩子的心理出问题了,再后悔当初没在意。
欢迎关注+点赞+分享,让更多家长看到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