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CASS)与联合国人居署(UN-Habitat)以及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即2023-2024年度)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全球城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前十名如下:
1.纽约 (美国)2.新加坡 (新加坡)3.伦敦 (英国)4.深圳 (中国)5.旧金山(美国)6.东京 (日本)7.圣何塞 (美国) 8.慕尼黑 (德国)9.巴黎 (法国)10.休斯顿 (美国)
中国深圳表现亮眼,在中国各大城市中脱颖而出,超过北京,广州,香港,甚至超过长三角“龙头老大”上海,是不是不可思议?我们先来看看这TOP10的特点,然后再分析一下原因
1.纽约 - 全球金融与商业的“神经中枢”
核心优势:无可争议的全球金融中心。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所在地,聚集了无数全球顶级银行、对冲基金和投资公司。它也是众多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在商业、法律、咨询、媒体等高端服务业领域拥有绝对统治力。
关键驱动力如下:
资本集聚:拥有全球最深的资本池和最活跃的金融市场。
人才吸引力:汇聚了全球顶尖的金融、科技和创意人才。
创新生态:虽然硅谷在科技上更知名,但纽约在“金融科技”(FinTech)、时尚、数字媒体等领域的创新同样突出。
2. 新加坡 - 全球化的“完美枢纽”
核心优势:战略地理位置、世界一流的商业环境和极高效率的政府治理。它是全球最重要的物流枢纽、贸易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之一。
关键驱动力如下:
稳定与开放:政治稳定、法治健全、税率具有竞争力,是跨国公司设立亚太总部的首选地。
连通性:拥有全球最繁忙的港口和顶尖的机场,是连接东西方的门户。
产业转型:成功从贸易枢纽转型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制造、生物医药和研发中心。
3. 伦敦 - 老牌金融中心的“深厚底蕴”
核心优势:与纽约并驾齐驱的全球金融中心,尤其在外汇交易、国际债券发行和保险领域领先。同时,它也是欧洲最大的科技中心、艺术中心和时尚之都。关键驱动力如下:
时区与语言:处于美洲和亚洲之间的时区,并使用世界通用语言英语,便于全球业务。
人才多样性:拥有高度国际化、技能多元的劳动力和世界顶尖的高等学府。
韧性:尽管面临脱欧带来的挑战,但其深厚的法律、专业服务和创新底蕴使其保持了强大竞争力。
4. 深圳 - “中国硅谷”的创新速度
核心优势:从“世界工厂”成功转型为全球瞩目的“创新工厂”。它是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旗帜,拥有从研发、设计到制造的完整电子信息产业链。关键驱动力如下:
科技巨头引领:是华为、腾讯、大疆、比亚迪等全球科技巨头的总部所在地。
高效的产业化能力:能将创新理念迅速转化为大规模生产,这种“硬件创新”能力独一无二。
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市场导向明确,创业氛围浓厚,政府对创新企业支持力度大。
5. 旧金山(硅谷) - 全球科技创新的“摇篮”
核心优势:全球科技创新的发源地和心脏。这里聚集了世界上最多的科技巨头(如Apple, Google, Meta)和顶尖的风险投资公司。
关键驱动力如下:
风险投资:拥有全球最成熟的风险投资生态,为初创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
顶尖人才与知识溢出:毗邻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级学府,形成了强大的人才库和产学研循环。
创业文化: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是颠覆性技术的诞生地。
6. 东京 - 亚洲的“全能巨人”
全球最大的都市圈,拥有巨大的经济体量和消费市场。它在传统制造业、金融、零售、文化创意等几乎所有领域都保持着强大实力。关键驱动力如下:
关键驱动力如下:规模与稳定:庞大的内需市场为其经济提供了强大的稳定性和韧性。高端制造与研发:在机器人、精密仪器、电子元器件等高端制造领域保持全球领先。
秩序与质量:以其极高的安全性、基础设施质量和公共服务效率著称。
7. 圣何塞 - 硅谷的“核心腹地”
核心优势:通常被视为硅谷的实际首府,是众多顶级科技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如Adobe、Cisco、 eBay)。关键驱动力如下:
深度科技集群:与旧金山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硅谷生态,但在硬件和网络技术方面更为突出。
高人均GDP:得益于顶尖科技公司的高附加值,其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位居全球前列。
8. 慕尼黑- 欧洲的“隐形冠军”之都
核心优势:德国乃至欧洲的高科技和先进制造业中心。经济强劲,失业率极低,拥有强大的中型企业群(“隐形冠军”)。
关键驱动力如下:
高端工业基础:是宝马、西门子等世界级工业巨头的总部,也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中心。•
高品质生活:优美的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和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吸引了全球的高技能人才。•
展会经济:举办世界级的博览会,如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展。
9. 巴黎 - 欧洲大陆的“综合中心”
核心优势:欧洲大陆最大的金融、商业、文化和交通枢纽之一。拥有多元化的产业,在奢侈品、航空、旅游、化工等领域实力雄厚。•
关键驱动力如下:
人才储备:拥有欧洲最密集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实验室,人才数量和质量顶尖。
战略位置:是欧洲的交通中心,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设立欧洲总部。
文化软实力:无与伦比的文化和时尚影响力是其吸引全球人才和游客的重要法宝。
10. 休斯顿 - 能源与医疗的“双引擎”
核心优势:世界能源之都,拥有全球最大的医疗中心(德州医学中心)。
关键驱动力如下:
能源产业:是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全球中心,聚集了众多能源公司巨头和相关服务企业。
生命科学与医疗:德州医学中心在医疗研究、临床治疗和生物科技方面处于世界最前沿,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
成本优势:相对于其他美国一线城市,其商业和生活成本较低,吸引了企业和人口流入。
我们再回头看看,为何上海没有在这份名单,而东京,纽约,伦敦,巴黎这些大都会却都能占据一席之地,深圳倒成了这个“朋友圈”一员,大上海颜面何在?
在《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的“经济竞争力”榜单中,深圳力压北京、上海、香港,成为中国排名最高的城市,这并非偶然,而是由该报告独特的评价指标体系所决定的。
简单来说,这个排名更看重的是城市的增长潜力和经济活力,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总量或综合实力
评选的核心指标更偏向“增量和效率”而非“存量与规模”
该报告的“经济竞争力”重点关注的是 当前的创造价值和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潜力。其核心指标包括:
GDP增长率:深圳作为最年轻的一线城市,过去十年的平均增速远高于北上港。
地均GDP(单位土地面积创造的GDP):深圳土地面积最小(约2000平方公里),但GDP总量极高,其地均GDP遥遥领先于其他中国城市,甚至世界领先。这代表了极高的经济密度和效率。
劳动生产率: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带来了更高的人均产出。
新兴产业竞争力:深圳的产业更为“新锐”。
深圳的独特优势恰好契合评分标准
产业结构的压倒性优势:
深圳:以高科技、金融、现代物流、文化产业为四大支柱。拥有华为、腾讯、大疆、比亚迪等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它的经济是由民营企业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代表了未来的增长方向。
北京 :中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经济总量大,但更多由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和互联网(如百度、京东)驱动。其功能更多元,但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受到非市场因素的更多影响。
上海: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拥有巨大的经济总量和最完备的金融市场(证券交易所等)。但大型国企、外资企业总部和传统金融业占比高,其经济更具“稳定性”而非“爆发性”。
广州:重要的商贸、交通和制造业中心。产业门类齐全,但传统商贸和制造业占比较高,在向高端制造和科技转型的步伐上略慢于深圳。
香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拥有高度发达的服务业和与世界接轨的法治环境,但其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制造业空心化,且近年来经济增长放缓。
人口与创新活力:
深圳是中国人口最年轻的大城市,平均年龄约32岁,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才,创业氛围浓厚,充满了活力。
北京的户籍政策相对严格,上海和香港的生活成本极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入。
营商环境与政府效率: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市场化和法治化程度高,政府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大,行政效率备受赞誉,被誉为“企业家之城”。
不同的赛道,不同的冠军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 好比一场 “百米冲刺” ,比的是爆发力、速度和潜力。在这个赛道上,深圳这个年轻的“运动员”表现最好。
其他综合性的城市排名(如GaWC的世界城市名册)好比一场“十项全能” ,比的是综合实力、全球影响力和成熟度。在这个赛道上,北京、上海、香港通常排名更高,因为它们在经济规模、国际链接、文化影响力、基础设施等“全能项目”上底蕴更深。
因此,深圳在这个特定榜单上排名第一,并不意味着它已经全面超越了北京和上海,而是说明它在衡量“经济竞争力”的特定维度上——特别是经济增长的活力、效率和未来潜力——表现最为突出。它准确地捕捉到了深圳作为中国科技创新引擎的迅猛发展势头。
城市圈公众号的宗旨是“立足长三角,放眼全世界”,我们当然希望中国的城市在全球城市竞争的各个赛道上都能有亮眼表现,凭借实力跻身世界城市之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