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一篇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联名文章震动了美国政坛。文章作者是拜登政府的两位核心人物——前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和前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华事务主任杜如松。他们在文章中罕见地承认,美国靠自己,已经打不过中国了。
这位被称为“印太沙皇”的坎贝尔,从9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究如何对付中国,整整三十年,他几乎把一生都押在了中美博弈上。这样一位老牌政客,现在却公开“认输”,到底是为什么?又是什么让美国的战略官员变得如此焦虑?
时间回到2025年8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公布:中国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超过美国近30%。不仅如此,中国制造业产值是美国的两倍,造船能力更是美国的230倍。这些数字,不是来自中国媒体,而是国际权威机构。
坎贝尔和杜如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下这篇文章的。他们不是为了赞美中国,而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可以轻视的国家了。
他们列出一连串具体数据: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高科技领域专利申请数量连续四年全球第一,高被引论文总数也首次超过美国。军事实力方面,中国海军现役主战舰艇达到370艘,远超美国的292艘。
这些强劲的对比数据,彻底打破了美国在传统领域的自信。五角大楼也坐不住了,美国国防部在最新的《中国军力报告》中承认,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无人机、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上已实现全球领先。
2025年8月,《自然》杂志也发布了统计报告:中国在人工智能、半导体、通信等多个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不是偶然,而是中国推动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战略成果。
美国国内,却陷入了另一个困境。特朗普政府的单边政策,使美国与盟友之间的关系持续紧张。欧洲、日本、印度等国家对“美优先”政策越来越反感,不少国家反而选择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关系。
德国《明镜周刊》在8月披露,欧盟多国已在能源、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与中国签署新协议。印度也在2025年初与中国达成多项合作,涉及科技、经贸等多个层面。这让美国试图通过“印太版北约”围堵中国的战略计划变得遥不可及。
坎贝尔在文章中直言,美国要想与中国抗衡,必须依靠盟友,光靠自己已经不行了。他批评特朗普奉行的高关税和孤立主义政策,不仅没有削弱中国,反而让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下滑。
2025年8月,美国《防务新闻》刊文指出,中国在亚太海域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和导弹打击能力已超过美军预期。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甚至在公开场合承认,如果中美爆发海上冲突,美军将面临极大挑战。
与此同时,中国继续推进国防现代化。055型万吨级驱逐舰数量增至16艘,新一代隐身战机和远程导弹不断服役,形成覆盖西太平洋的多层次防御体系。这些装备已成为中国维护主权和地区和平的重要支撑。
中国并没有像美国想象的那样要建立一个对抗性的“盟友体系”。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中国发展不是为了取代谁,而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安全、经济增长和民族复兴。
美国国内的焦虑却在加剧。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报告显示,中国制造业产值已达5.2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市场份额超三成,美国则陷入产业空心化的困局。
这也是为什么杜如松和坎贝尔在文章中一改以往的强硬,转而呼吁调整战略、团结盟友。他们清楚,美国再继续“单打独斗”,只会让中国在全球格局中越走越远。
2025年“九三阅兵”期间,中国展示了新型国防科技成果,全球媒体普遍将其解读为中国战略自信的体现。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外展示,更是对内凝聚,是国家安全和国防现代化成果的集中呈现。
美国《经济学人》9月初的封面文章指出,美国已进入“结构性焦虑期”。传统优势逐渐被削弱,中国的崛起已成为全球共识。美国国务院也承认,未来10年将决定中美力量对比的走向。
这就是坎贝尔“认输”的真正含义——不是美国放弃竞争,而是承认美国不能再靠老一套压制中国。他们提出,要在保护国家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选择性脱钩”,同时在非敏感领域与中国保持接触。
但中国并不把这些接触看成是“妥协”或“胜利”。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反对霸权主义,也不愿意被任何国家牵着鼻子走。中国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治理中不可替代的一环,而非另一个“美国”。
美国想要搞清楚中国的真实战略,就必须放下冷战思维和对抗心态。中美之间的竞争,不是非此即彼,合作与博弈并存才是现实。
这场中美之间的角力,已不再是过去你强我弱的时代。从经济到科技,从制造到军力,中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今天,靠的是自主创新和长期积累,而不是通过抢占、掠夺和打压。
坎贝尔的“认输”并不意味着美国彻底失败,而是美国终于意识到,中国不是可以随便打压的对象。这场博弈,才刚刚进入深水区。
中国不会主动挑战谁,但也绝不会退缩。未来的世界,是多极的,是合作的,是共赢的,而不是由某一个国家说了算。
坎贝尔的公开“认输”并不是偶然,而是美国面对现实后的理性表达。中国的崛起,不是为了替代谁,而是为了实现自身发展目标。一个更强大的中国,注定会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中美关系的走向,也将深刻影响世界格局的演变。
信息来源:
[1]坎贝尔不死心:美国头回碰上,单打独斗赢不了中国 观察者网
[2]特朗普还在emo:我们好像把俄印输给了中国 观察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