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全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升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我委组织对药事管理和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进行修订,新制定了核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形成了药事管理等3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5年版,详见附件1、2、3)。现印发给你们,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相关专业质控组织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中使用。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015年3月31日印发的《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和2020年8月4日印发的《药事管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国卫办医函〔2020〕654号)同时废止。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5年8月4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解读
一、指标起草的背景和必要性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以下简称“质控指标体系”)是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质控工作的重要工具。构建科学、规范的质控指标体系对加强科学化、精细化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委陆续制定印发了部分专业质控指标,对促进相关专业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充实完善质控指标体系,我委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业国家质控中心制(修)订了药事管理、临床检验和核医学等3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5年版。
二、指标的主要特点
本次发布的质控指标分为制定和修订两个类别,一方面,根据质控组织体系建设情况,指导核医学专业国家质控中心组织制定了核医学专业质控指标,扩大指标体系覆盖面,填补专业空白。另一方面,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充分汲取既往工作经验,对药事管理、临床检验2个专业的质控指标进行了修订,使之更加符合当前工作需要。同时,在指标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充分考虑指标的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适合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质控组织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应用。
三、指标的应用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质控指标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质控指标的定位和内涵,发挥质控指标的工具性作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利用质控指标开展自我管理,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质控组织要根据质控工作需要,结合辖区内实际情况,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培训和指导,规范指标应用,避免将质控指标异化为对监测对象的约束性要求,促进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智能指标管理,赋能医院质量监测
要真正将药事管理等3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5年版)的要求落到实处,医院应建立健全常态化质量控制指标监测与反馈机制。只有将质量监测融入日常管理,才能有效推动各项制度从“文本层面”转向“执行层面”,真正转化为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效能和落实质量控制责任的“行动引擎”。
这意味着:
不只是要“做”,更要“看得见”;
不只是“整改”,还要“提前发现”;
不只是靠经验,更要靠数据支撑。
而一款好的指标管理工具,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1、能够帮助医院摆脱“找问题、追整改”的烦恼,通过智能分析,提前预警、自动定位风险环节;
2、能够将问题精准定位到具体科室和环节,解决“找不准、改不好”的老大难;
3、能够规范统计口径,实现指标采集标准化、流程化,避免数据混乱,提高一致性;
4、能够支持多口径、多维度的灵活分析,满足医务、护理、运营等不同场景的业务需求;
5、能够建立智能化整改闭环机制,推动从问题识别到改进完成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6、能够实现指标数据的双重分析,从管理层面和临床实践层面双向推动改进;
7、能够一键生成各类分析报告,支撑日常管理与外部评审的双重需求,减轻人工负担;
8、能够减少重复性统计工作,提升统计效率和数据准确率,让管理更聚焦。
基于上述能力要求,科进智能指标管理系统,可以很好地帮助真正让制度落地、数据赋能、管理提效,助力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