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乌克兰在心心念念的“去苏联化”道路上又更进一步,只不过背后是俄罗斯帮忙推了一把。当天,乌克兰苏梅州的沃罗日巴定居点附近,乌军部署的S-300V防空系统发射场发生了剧烈爆炸,事后,俄罗斯国防部发布了一个视频,展示了俄军是怎么用“天竺葵-2”无人机帮助乌克兰去掉S-300V这个苏联产的防空系统的。
这回乌克兰傻眼了,此前和欧洲诸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一点用也没有啊,俄罗斯的强大韧性在面对制裁的时候展现的淋漓尽致,而“天竺葵-2”无人机则是继续在战场上大显神功。
潜力无限的“天竺葵-2”无人机
俄罗斯“天竺葵-2”无人机的原型是由伊朗设计的大名鼎鼎的“沙赫德-136”,于2020年投入使用。该无人机长3.5米,宽2.5米,如果不细看感觉和中国最近爆料的六代机结构类似,都是采用了三角翼无尾翼布局。最大起飞重量240公斤,最多携带50公斤的炸药。
动力系统则是采用经典的德制四缸发动机MD550来驱动尾部的双叶螺旋桨,最高时速可达185公里每小时,续航里程可达2500公里,不过由于制裁,该无人机现如今采用的MD550发动机基本都是伊朗或是俄罗斯自行制造的。
“天竺葵-2”无人机的一大优点是价格实惠,单价几万美元,然而其最大优点还要数其改装潜力,在俄罗斯引进“沙赫德-136”后,便立刻着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使其与伊朗型号拉开了差距。
首先便是卫星导航系统方面,伊朗的“沙赫德-136”使用的是美国的“GPS”导航,但美国明显是和以色列一伙的,由于在卫星导航上的不独立性,导致了伊朗在和以色列发生冲突的时候在卫星定位问题上处处掣肘。
在以伊冲突的时候,伊朗为了防止美国GPS给以色列通风报信,主动对GPS进行了干扰和隔绝,然而却导致自己国内的导航乱成一团,出租车司机找不到目的地,外卖员找不到送餐点。
在空中,许多民航客机在途经伊朗附近的时候,丢失了GPS信号,在海上,许多船只在临近伊朗的时候导航失灵,不少船在查看导航地图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船在陆地上“旱地行舟”。然而干扰GPS却对以色列来说毫无影响,伊朗将领和核科学家频繁被以色列空袭斩首,因此,俄罗斯在接手“天竺葵-2”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天竺葵-2”接上俄罗斯自家的导航系统“格洛纳斯系统”,加装了反干扰系统和更加耐用的天线,拆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多余设备。
而拆除设备腾出来的空间,让“天竺葵-2”的载弹重量几乎翻了一倍,从50公斤达到了90公斤,在载弹量得到增加之后,“天竺葵-2”就能够装载更多类型的弹药了,比如温压弹。
虽然重量的增加导致“天竺葵-2”的航程缩短,但是即便航程减半,乌克兰全境也依然处在“天竺葵-2”的打击范围之内,目前乌克兰最西侧距离俄军控制区都不超过600公里。
在经过多次改进之后,俄罗斯的“天竺葵-2”与其原版“沙赫德-136”除了外观和动力系统之外已没有太多共同之处,侧面表明了其极强的改装潜力,而这也证明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那就是西方的制裁完全没有起到作用。
西方和乌克兰的制裁落空
今年6月20日,泽连斯基签署法令制裁研发和生产“天竺葵-2”等无人机的公司,试图减少俄罗斯对“天竺葵-2”的改造和生产,然而却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仿佛是对泽连斯基的嘲笑一般,之后几天里,俄罗斯出动的“天竺葵-2”无人机数量越来越多,目前俄罗斯已经实现了生产流程完全实现本地化,发动机、电子设备、材料等所有部件实现100%俄罗斯企业生产。
俄罗斯的数次“蜂群”战术也印证了俄罗斯无人机产量完全不受西方制裁影响,6月21日记录了约272架无人机,6月22日至23日记录了约350至370架,言外之意就是,随便你怎么制裁,我无人机只会越产越多。
从2024年3月俄罗斯改进了“天竺葵-2”之后,鞑靼斯坦的无人机工厂就开足马力全力生产升级版“天竺葵-2”,无人机的日产量已从2023年的每月300架增加到目前的每天300架,基本上可以实现对乌克兰的“管饱”。
而纵观俄罗斯生产“天竺葵-2”的过程,就会发现,独立自主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有多么重要,如果像伊朗那样,卫星导航无法独立自主,那么就只能在国家间的争斗上,落入下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