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品牌营销笔记——
●曾经狂言“瞧不上”李嘉诚的深圳房产大佬,如今正经历着商业生涯中的至暗时刻。他斥资21亿港元购入的香港山顶豪宅,最终以7.9亿港元惨遭出售,创下香港住宅史上最大亏损纪录。
2016年,陈红天以21亿港元天价从庄士国际手中买下香港山顶歌赋山道15号洋房,创下当时香港楼市每平方米单价最高纪录。
近十年后,这栋豪宅却以62.4%的贬值幅度易主,较买入价账面大幅贬值13.1亿港元。这仅是陈红天百亿商业帝国崩塌的冰山一角。
01 农村起步,抓住机遇
陈红天的创业故事始于1959年,他出生于广东佛山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76年,中学毕业的陈红天响应“上山下乡”号召,到佛山南海区务农。
三年的农村生活虽然艰苦,却磨练了他的意志。1980年,陈红天从乡下回城,凭借自己的体育特长,成为业余体校的乒乓球教练,后来又成了职业中学老师。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陈红天看准机会,毅然辞去稳定工作,跑到了深圳。
02 深圳创业,赚第一桶金
那时候的深圳还是个刚起步的小渔村,到处都是想闯一番事业的人。陈红天从服装贸易起步,经营布料进出口业务。
“港澳同胞穿得花哨,内地人灰头土脸,这就是机会。”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灵活的商业头脑,他在深圳的服装外贸行业逐渐站稳脚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84年,他只身到深圳,被深圳外贸集团丝绸纺织公司聘用。他到市场部的头一年就为公司创利200万元、创汇200万美元。
03 创立祥祺,进军地产
1990年,陈红天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投资移民香港,并在同年成立了祥祺集团,正式进军地产行业。
1995年,祥祺集团在深圳搞了第一个项目祥祺花园和侨洲小区,之后又陆续开发了不少住宅、公寓、酒店,慢慢在深圳地产圈有了名气。
“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赚钱的厂家,关键取决于对市场的把握和决断。”1995年底,当楼市处于低谷时,他投资3亿元人民币到房地产业,不到一年,获得了成功,被称为低潮时房地产业的一匹“黑马”。
04 疯狂扩张,全球购楼
2013年是个关键节点,祥祺集团增持股份,成了华南城主要投资者之一,陈红天的商业版图进一步扩大。
从这时候起,他开启了疯狂“买楼”模式,还说“别人炒楼花,我买整栋楼”。2015-2017年是陈红天资产扩张的高峰期。
他先后将当时武汉第一高楼、333米的民生银行大厦收入囊中,后又相继收购了福田的证券大厦、深圳的金湖文化中心、亚洲商业大厦,上海的亚盛大厦、香港会德丰红磡商厦东座,伦敦的加拿大广场20号、丘吉尔广场5号等。
巅峰时,他手握全球12栋摩天大楼,年收租数十亿,身家突破300亿。
05 同心俱乐部,汇聚大佬
2012年“两会期间”,陈红天牵头成立深圳富豪圈知名的“同心俱乐部”并任主席。俱乐部成立之初,汇聚了马化腾、王卫、陈华、李贤义、王传福等一众在深投资的商界大佬。
要进入这个俱乐部门槛可不低:不仅身价要在10个亿以上,而且是有一定实业基础、标杆型企业、引领行业进步的动力型企业家。
据不完全统计,俱乐部已有149名会员,企业资产总额超过4万亿元,年直接和间接纳税逾1000亿元。
06 狂妄言行,引人注目
在地产圈,陈红天以“狂人”著称,总能在圈内掀起大风大浪。在2015到2016年,“宝万之争”闹得满城风雨之际,陈红天直接下场力挺自己的“同盟”兄弟姚振华。
他专门写了篇文章《谁是野蛮人?》,在文章里把王石批评了一顿,疯狂给姚振华收购万科这事站台。文章一发布,瞬间就上了热搜。
2022年,他在大湾区杰出青年颁奖典礼上还吐槽李嘉诚:“李嘉诚也没多厉害,长和系市值不到2000亿,别捧太高”,又引发一波热议。
07 危机显现,帝国崩塌
盛极必衰。从2018年开始,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陈红天的资产价值开始持续缩水。此前高度依赖银行融资进行的资产扩张,在市场下行时,逐渐成为沉重的负担。
2023年5月底,祥祺集团发布声明称,公司面临“阶段性现金流问题”,主要原因是多笔大额应收账款被临时悔约,以及内地业务办理遇到障碍。
事实上,早在这之前,祥祺集团的财务问题就已初现端倪。其旗下多项物业因按揭贷款违约,被银行盯上。2023年,祥祺集团旗下祥祺中心等三项物业,因按揭贷款轻度违约,被银行派人“接管”。
08 资产清算,惨遭出售
陈红天在香港的物业陆续沦为银主盘。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位于山顶歌赋山道15号洋房豪宅。这个超级洋房豪宅是陈红天在2016年以21亿买下的,当时创下了全香港房屋地价的新高。
2023年这套洋房就沦为银主盘,之后多次被拍卖而无人接手,最终在8月中旬以7.9亿的价格被卖掉。较2016年陈红天买入时跌了13.1亿元,等同于贱卖。
他在香港自住并且持有的山顶司徒拔道53号傲璇的房产在2023年就沦为了银主盘,被以4.18亿卖掉。2025年7月,他的家族持有的中半山嘉富丽苑豪宅也沦为银主盘,被以6455万元出售。
09 连锁反应,全面崩盘
陈红天在2015年开始在香港大举买房置业,涉资达70亿,如今这些房产市值只剩下40亿,还是低于市价出售,大幅度贬值。
除了国内的豪宅沦为银主盘,陈红天在海外的豪宅也未能幸免于难。其集团在伦敦持有的Canary Wharf两栋办公大楼,以及另外两个物业也被银行出售。
屋漏偏逢连夜雨,陈红天投资的华南城也撑不住了。2025年8月,负债高达609亿港元的华南城,被香港法院下令进行清盘,这无疑又给了他一记重击。
10 时代变迁,引人深思
陈红天曾经创立的“同心俱乐部”,虽号称“中国顶级富豪俱乐部”,但在危机面前,也未能给予他实质性的帮助。据传,出事后陈红天曾在同心俱乐部微信群里寻求帮助,却无人回应。
陈红天的崛起与衰落,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产行业狂飙突进到泡沫消退的缩影。他的成功得益于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敏锐判断和敢于冒险的性格,但他的失败也同样源于过度依赖杠杆扩张和对市场趋势的误判。
从佛山乡下走出的创业青年,到坐拥百亿商业帝国的地产大亨,再到如今面临资产大幅缩水、债务缠身的困境。陈红天的商海浮沉,为每一位创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陈红天在香港山顶的豪宅最终以7.9亿港元成交,比九年前的买入价低了13.1亿港元。
他旗下的红磡商厦祥祺中心全栋以26.5亿的价格卖给了香港都会大学。
伦敦两栋办公大楼也被银行出售,商业帝国土崩瓦解。
潮水退去,曾经狂言“瞧不上”李嘉诚的深圳房产大佬,折戟沉沙。他的传奇经历,再次印证了那句老话: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再见都不会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