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Bika.ai 押注 AI Organizer,切入数千亿美元新赛道,AI 工人需要一个经理人

0
分享至



过去两年,AI 工具真的是多到数不过来。写文案有写作助手,画图有生成工具,写代码也有智能编程伙伴,甚至还能陪你聊天到半夜。看起来好像每个人都配备了一支“AI 工人”团队。

可问题是,工人越来越多,人反而更忙了。要不停写提示词、来回切换平台、修修改改结果,感觉自己不是老板,而是天天在流水线上当“包工头”。

想起一百多年前的工业时代。那时候机器已经很强了,但生产力并没有立刻提升,直到出现了“科学管理”——有人负责分工、协作、监督,工厂才真正跑起来。AI 工具今天的状况很像当年的工厂:机器在轰鸣,却缺少一个指挥者。

Bika.ai 的思路就是补上这一环——它想做的不是新的工人,而是第一个 AI 经理人。换句话说,它要把分散的智能体组织成一个真正能运转的团队,让用户不再疲于奔命,而是像 CEO 一样设定目标,等着团队去执行。

AI 工具太多,人反而更忙

有创业者开玩笑说,AI 给他带来的不是解放,而是升职——从独立工作者变成了“流水线工头”。写作交给一个 Agent,营销交给另一个,销售线索再交给第三个。结果一天下来,他忙的不是产出,而是如何把这些工人拧在一起。

矛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工具太分散。写作助手、绘图工具、自动化平台各管一摊,文档、数据库、沟通系统互不兼容,结果就是信息孤岛一个接一个,用户只能靠手工去搬运。

2)学习和维护成本高。自由职业者或小团队往往要同时订阅好几个服务,还得研究复杂的配置流程。不同平台的逻辑差别很大,连接一断就得重新排查。

3)效率其实没提升多少。AI 虽然能干活,但大多数时候还是要人盯着、改着、重新触发。你以为请了一群数字工人,结果还是自己最累。

这就像一个悖论:AI 工具解决了单点问题,却制造了新的管理负担。工具太多、太碎、太贵,人反而成了系统里最忙的零件。真正缺的不是执行力,而是组织力。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历史上也有类似的情况。蒸汽机和电力的出现,大幅提升了单个机器的产能,但真正带来生产方式变革的,是工厂制度。只有当机器、能源和工人被串联进标准化的流水线时,效率才真正爆发。AI 工具的处境也一样。单点上都很强,但如果没有一个“指挥”去设定目标、分工、监督,整体效率始终释放不出来。就像一支没有指挥的乐队,再好的演奏家也合不成一首乐曲。

所以,一个新的角色开始变得迫切需要——组织者。它不是替代任何一个工具,而是站在更高层次,把这些分散的智能体整合进同一个协作体系。理解目标、分派任务、统一反馈,保证任务能从输入到产出之间顺畅流转。这个角色既是经理人,也是中枢。


这就是 Bika.ai 想解决的问题。团队认为,未来的关键不在于再做多少个助手,而是要让个体创业者、小团队甚至自由职业者,都能拥有类似企业的管理能力。通过一个统一的入口,自动调度不同的工具和流程,让人回到目标和结果的层面,而不是陷在细节优化的泥潭里。

把 AI 组织成一支团队

Bika.ai 的思路很直接——既然工人越来越多,就需要一个“经理人”。它不是做又一个万能助手,而是把 AI 升级成能分工、能调度的组织者。

过去,组建一个基础技能的人类团队(包括支持、设计、文案)往往需要三个月时间,且最低人力成本在每月 15000 美元;而在 Bika.ai 中,用多智能体调度的方式组建一支 Agentic AI 团队,仅需三天即可完成,成本甚至可以低至每月 9.9 美元。


Bika.ai 把这个概念叫做AI Organizer。在 OpenAI 提出的 AGI 五级模型里,Bika.ai 对应的是最高阶的“Organizer”角色。不同于 Genspark、Manus 走“Super Agent”路线,Bika.ai 的切口更高:它要把分散的智能体组织起来。

类比起来,它既像一个专为 AI 打造的企业微信/Teams,又像一个原生的 Zapier + Airtable,让用户能在一个自然的聊天界面里轻松构建和管理 AI 团队。

Bika.ai 的目标用户也很清晰:

  • 个人创业者 / 一人公司,希望用 AI 替代重复流程,节省人力成本,快速试错。

  • 自由职业者和创意服务者,比如财经博主、品牌设计师、营销顾问,需要自动化客户管理和专业化流程。

  • 数字创作者,运营课程、社群或订阅业务的人,希望把创作到销售的链条跑顺,而不是靠体力硬撑。

  • AI 自动化玩家,原本折腾 Zapier、Make.com 的人,希望找到门槛更低、整合度更高的平台。

  • 延展用户还包括远程小团队、无代码构建者、低成本创业者。

商业模式上,Bika.ai 采用订阅制,和 ChatGPT 类似,但更友好的地方在于:它按“人类席位”计费,而不是按 Agent 数量。起步门槛在 19.9 美元/月,还支持灵活扩展的 credit 包。未来的 Agent Store 还会引入开发者分成机制,让生态能自我生长。这种模式简单透明,既适合个人和小团队,也能吸引开发者一起参与。

为了让更多人轻松上手,平台内置了 100+ 行业模板,相当于现成的 SOP,覆盖营销、销售、内容、运营等高频场景。


配合自研的 ToolSDK.ai,Bika.ai 已经打通超过 5000+ MCP 工具,涵盖邮件、支付、CRM、云服务等,这意味着 AI 不止会给你答案,还能真正把流程闭环跑通:


除了多智能体的协作和流程调度,Bika.ai 还提供了一个「模板中心」,覆盖营销、销售、运营等高频场景。对用户来说,不需要从零开始搭建复杂的流程,而是可以直接套用行业最佳实践。

例如,「Sales Contract Automation Management」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合同管理和回款跟踪常常是最头疼的环节:财务需要定期追踪哪些合同快到期、哪些账款还没收回,稍有疏漏就可能影响现金流。过去,这类工作往往靠人工统计表格、写邮件提醒,既耗时又容易出错。

在 Bika.ai 里,这些操作被打包成一个现成模板。系统会在每周一自动汇总 30 天内即将到期的合同,并生成本周的应收账款清单,推送给相关人员;合同详情、客户信息、收款计划、开票数据,都集中在同一个界面里,自动联动更新。财务人员要做的,只是根据实际回款情况更新数据,系统会自动生成最新的账款汇总和提醒邮件。

此外,用户也可以对 Bika.ai 内配置的 AI 工人单独选择模型。以模版库中名为 “Brand Designer”的 Agent 为例,该 Agnet 支持 OpenAI、Claude 以及阿里 Qwen 等模型,也可以根据 Prompt 自动匹配合适的模型:

实际测试中,我们选择了阿里的 Qwen3 Plus 进行测试,要求 Agent 设计一份网球品牌「Violet」的 VI 方案,结果给了非常详细的文字方案:


为了验证这个方案可行性和生图能力,我们要求 Agent 给出具体的方案图:


在没有更多上下文语言约束下,Agent 对于需求理解和设计方案的呈现是很不错了,如果实际场景要投入使用,最好给到 Agent 更加一致和对齐的 Prompt。

从工具到组织的质变

Bika.ai 最想传达的,不是“再做一个好用的工具”,而是要把 AI 的角色从“工人”真正提升为“经理人”,定义出一个全新的品类——AI Organizer。

在这个框架下,个体不必再深陷任务细节,而是可以把 AI 看作一支可被调度、能自我运转的团队。这种定位从一开始就让 Bika.ai 和市场上大多数通用型 Agent 拉开了差距。

团队的基因为这种尝试提供了支撑。Bika.ai 背后的创始团队来自腾讯、阿里、字节、金山等一线科技公司,核心成员曾一起做过 Vika 维格云——国内最早的多维表格产品,在无代码和组织协作工具领域有多年的积累。Vika 阶段,他们服务过百万级用户和上千家企业客户,锻炼出应对复杂场景、保障稳定交付的能力。这段经历虽然只用一两句话就能概括,但它留下的经验极为关键。团队不是第一次创业,而是一群真正懂技术、懂产品、懂国际化的连续创业者。

正是有了这些经验,他们选择让 Bika.ai 从第一天起就面向全球。过去几年,国内 SaaS 市场被巨头把控,钉钉、企业微信等用“全家桶”策略锁定用户,价格战和低价甚至免费的模式,让新产品很难建立壁垒。另一方面,教育成本也高,用户对订阅制的接受度有限。团队在 Vika 时已经感受到这些约束,因此决定不再在国内市场内卷,而是直接出海。

在海外,格局虽然也有 Google、Microsoft、Salesforce 这样的庞然大物,但市场依旧不断诞生 Notion、Airtable、Monday.com 这样的独角兽。这些公司往往只在一个垂直场景里做到极致,就能成长为百亿美金的独立品牌。这说明海外市场的用户更习惯付费,更愿意为体验和效率买单,留给新物种的窗口更清晰、更可持续。对 Bika.ai 而言,国际化不仅是一个选择,更是一次避开内卷、直面增量的必然战略。

从工具到组织的转变,也在用户价值上表现得更为直接。传统工具解决的是某一个环节的问题,比如文档、数据表格或自动化流程,但最终需要人来把这些拼接起来。Bika.ai 的做法是反过来:它先搭建一个组织框架,再把智能体和工具塞进去,让用户只需描述目标,AI 团队就能自动拆解和执行。用户不必再成为“指令搬运工”,而是能真正像老板一样专注于目标与结果。

这种思路与历史上的工厂制度有相似之处。当年蒸汽机已经能大幅提高效率,但真正改变生产方式的是“如何把机器、能源和工人组织成一条流水线”。今天的 AI 工具正在经历同样的节点。单点工具的天花板很快就会显现,而组织力的引入才是下一阶段的关键。

因此,Bika.ai 在认知层面强调自己是“Super Organizer”,而不是另一个 Super Agent。它试图解决的是 AI 工具之间的协作和管理问题,而不仅仅是执行问题。团队在对外表达中一再强调:Bika.ai 不是“维格云 2.0”,而是一个新的出发点。前者定义 AI 时代的组织方式,后者关注数据和流程的结构化。

对于个体创业者和小团队来说,这种差异至关重要。组织力下沉意味着他们第一次能像企业一样运转,而不再依赖堆砌工具或手工拼接流程。对投资人而言,这种逻辑也更有想象空间:它不仅是一个软件,而是可能孕育出新一代平台的雏形。

VC 押注 AI Organizer

Bika.ai 团队已经获得知名投资机构千万美金融资。对投资人来讲,这笔钱更像是一种态度:对一个全新品类的认可——AI Organizer。


市场空间是第一重支撑。低代码市场预计在 2025 年达到 269 亿美元,自动化市场到 2030 年突破 400 亿美元,而 AI Agent 市场则有望在十年间保持 30% 以上的复合增长,从 2023 年的 52 亿美元扩展到 2032 年的 730 亿美元。

更直观的数据来自麦肯锡:全球 60 万亿美元的人类薪资中,有 20%–40% 的工作可能被 AI Agent 替代。再加上预计在 2030 年超过 1600 亿美元的全球协同软件市场,几条增长曲线叠加在一起,意味着 Bika 所处的位置正是低代码 + 自动化 + AI Agent 的交汇点,一个自带杠杆效应的赛道。

Bika.ai 在商业模式则显得足够克制。团队选择订阅制,并且按照“人类席位+用量”计费,而不是按 Agent 数量收费。这种方式对个体创业者和小团队来说更容易接受,既降低了心理门槛,也保持了结构的透明。未来还会开放 Agent Store,引入开发者分成机制,推动生态循环。用户可以通过订阅快速起步,开发者则能在平台找到新的收入通道,平台也随之滚动放大。

市场选择同样耐人寻味。国内 SaaS 长期被巨头封锁,新玩家常常陷入“免费困境”,难以跑通商业逻辑。Bika 的团队踩过这些坑,所以干脆把目光放到海外。虽然海外同样有 Google、Microsoft、Salesforce 这样的对手,但也不断涌现出 Notion、Airtable、Monday.com 这样的新公司。这里的用户更习惯订阅付费,即使只是在一个细分场景找到突破口,也有可能成长为百亿美金公司。

目前,Bika.ai 已经在欧美积累数万用户早期用户给出的反馈集中在两点:稳定,复杂流程能顺畅跑通;省力,原本需要手工衔接的环节,现在系统会自动接力完成。很多用户第一次觉得,AI 真正开始替自己分担,而不是额外制造负担。

接下来,团队还会推出 Supervisor Agent(跨智能体的“总管”)、自动生成和训练 Agent 的能力,以及面向开发者的 Agent Store。那意味着,用户可以像扩展团队一样为 AI 队伍“招人”,开发者则能通过生态获利。对个体创业者和小团队而言,这就是一支可以不断成长的数字团队。Bika.ai 想要定义的,不只是一个更强的 AI 工具,而是一个全新的 AI 协作层——或许会成为第一个真正帮人类管理 AI 的 AI。

精选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2岁女生跳河轻生,生前因未请假离校与辅导员在微信上有争执

22岁女生跳河轻生,生前因未请假离校与辅导员在微信上有争执

红星新闻
2025-11-18 16:58:27
被员工吐槽后,俞敏洪连发数条南极游视频,此前在南极旅游发全员信引争议

被员工吐槽后,俞敏洪连发数条南极游视频,此前在南极旅游发全员信引争议

红星新闻
2025-11-18 12:21:08
女神刘亦菲字迹

女神刘亦菲字迹

微微热评
2025-11-18 15:34:34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

新京报
2025-11-18 16:23:55
九地政府主要领导调整

九地政府主要领导调整

上观新闻
2025-11-18 18:08:07
破防了!狗咬人事件追踪:李律师发近20条作品,为申某良无罪辩护

破防了!狗咬人事件追踪:李律师发近20条作品,为申某良无罪辩护

火山诗话
2025-11-17 12:50:06
长荣货轮入天津港被拒?帮美运坦克入台!损失惨重苦不堪言

长荣货轮入天津港被拒?帮美运坦克入台!损失惨重苦不堪言

云舟史策
2025-11-18 07:30:28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公布体检结果,把汪峰的体面撕个粉碎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公布体检结果,把汪峰的体面撕个粉碎

鋭娱之乐
2025-11-18 12:44:19
假存款单租奔驰,连父母都是演员!湖北小伙被骗婚案一审开庭,被女方一句话“气笑了”

假存款单租奔驰,连父母都是演员!湖北小伙被骗婚案一审开庭,被女方一句话“气笑了”

潇湘晨报
2025-11-18 12:30:17
“内部信”风波后,俞敏洪连发10条南极旅游视频,旅行社:该行程20天人均花费30万元

“内部信”风波后,俞敏洪连发10条南极旅游视频,旅行社:该行程20天人均花费30万元

极目新闻
2025-11-18 14:06:30
全运会乒乓:女团全国冠军2-3出局!王曼昱爆发连赢蒯曼、钱天一

全运会乒乓:女团全国冠军2-3出局!王曼昱爆发连赢蒯曼、钱天一

全言作品
2025-11-18 12:48:28
任泽平:未来10年的财富主线,都写在十五五规划里

任泽平:未来10年的财富主线,都写在十五五规划里

泽平宏观展望
2025-11-18 07:06:21
深挖 | 骑摩托、玩摇滚、猜拳赢了让老公跟自己姓……高市早苗,要多野有多野!

深挖 | 骑摩托、玩摇滚、猜拳赢了让老公跟自己姓……高市早苗,要多野有多野!

新民周刊
2025-11-18 13:07:03
中日关系紧张之下,大量中国游客依然选择赴日!这又是为什么呢?

中日关系紧张之下,大量中国游客依然选择赴日!这又是为什么呢?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18 10:14:27
为啥没人报道伊拉克?变化之大,颠覆你的三观

为啥没人报道伊拉克?变化之大,颠覆你的三观

吃瓜局
2025-11-17 15:44:49
养老金大调整!2026年1月起,养老金差别将如何体现?官方回应!

养老金大调整!2026年1月起,养老金差别将如何体现?官方回应!

李博世财经
2025-11-18 14:14:24
惹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又放话:要收回韩国领土,韩民称中国骂轻了

惹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又放话:要收回韩国领土,韩民称中国骂轻了

古事寻踪记
2025-11-18 07:18:01
多人退订日本环球影城门票,平台:有相关政策,预计退款时间为60个工作日

多人退订日本环球影城门票,平台:有相关政策,预计退款时间为60个工作日

极目新闻
2025-11-18 14:06:30
高市早苗开始认错,若中方发起反制,将对日本经济带来怎样的危机

高市早苗开始认错,若中方发起反制,将对日本经济带来怎样的危机

北向财经
2025-11-18 09:19:32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小徐讲八卦
2025-11-17 07:29:28
2025-11-18 18:27:00
有新Newin incentive-icons
有新Newin
分享前沿科技资讯与商业洞察
497文章数 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刚刚,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山水间筑梦,民宿里藏富!五莲民宿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从百元到大牌,《新闻女王2》的职场穿搭,每种预算都能找到参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